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首页资讯

做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

首届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论坛在南京开幕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5-12-03 13:22:53

(图为首届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论坛在南京开幕)

      11月29日,由亲近母语研究院、南京市栖霞区委宣传部主办,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支持的首届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论坛在南京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做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所教授、中央大学哲学所暨中文系兼任教授林安梧先生,台湾道禾教育基金会、北京培德书院创办人、执行长、曾国俊先生,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先生,北京南山华德福学校创始人、立品图书出版人、黄明雨先生,南京市栖霞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峰先生,资深教育人梁晓燕女士,亲近母语创始人、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徐冬梅女士,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李博艺先生和马泓恋女士,北京市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范东醒先生,南开大学中国古典文学博士、叶嘉莹先生高徒、江南大学中文系黄晓丹教授、受邀出席本届论坛。各位大家从海峡两岸儿童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的理念和经验出发,畅谈今天的孩子该如何学习传统文化、什么是最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的儿童观与现代化等话题。 

传统文化教育分享:
实践者、成就者的精彩呈现

      29日上午,童声诵读《鹿鸣》的背景乐缓缓响起,引着众人向着那遥远的诗经年代漫溯,而与此情此景契合的是——首届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论坛拉开了帷幕。 

(图为担任上午议程的主持人梁晓燕女士)

       禾邻社创始人、艺术总监、银杏伙伴卢璐女士以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身体剧场专业硕士的出身,回到国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及乡土文化。卢璐女士认为“传统文化首先是一种审美,是以和为美,以和为好,这些东西是超越理念,超越文字的“。她呼吁我们的老师们唤起对自己生活的兴趣,从生活中发现他们需要学习的内容,然后将这些乡土文化传递给学生。她希望老师们能够带领学生一起成为自己身边传统文化的发现者和保护者。

(图为卢璐老师分享了禾邻社的传统文化教育)

      余耀老师是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同时也主持扬州正谊书院的课程研发和教学工作,作为亲近母语课题组核心成员,余耀老师经过1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渐渐认识到儿童是整个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一个归结点,他说:“文字是固态的,能扣击人的心扉,文字是业态,能滋润心田,文化是气态,让我们在里面呼吸,三者是无法割裂的。只有在这样的理念以后,我们所有的一些课程设计也好,活动的开展也好,我们才有一个立足之地。”转身渐入佳境,低头别有洞天。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要昂首阔步向前走,有的时候我们要转转身,要低低头,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

(图为余耀老师做正谊书院的教育展示)

       第三位分享的是一位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高级茶艺师李娜女士,李娜女士现为书院中国茶文化导师、从事茶相关教学工作逾十年。开创茶系列专修课程、青沐止语茶会、亲子无我茶会等经典课程,以茶搭桥梁,通过茶道品茗,体现“中华符号”,搭建国际化交流的平台。

(图为李娜老师在分享茶教育在儿童传统文化教育中的意义)

       他们三位或将传统文化和乡土教育相结合,或创建理想中的书院,或钟情于儿童茶道之教育。为了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克服种种困难,将传统文化融于现代儿童教育之中,理想照进现实,让参会代表们有了可循之法。

       华德福教育是鲁道夫·史代纳根据人智学理论创建的教育理论,简单来说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身体和心灵整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全人教育,主张按照人的意识发展规律,针对意识的成长阶段来设置教学内容,以便于人的身体、生命体、灵魂体和精神体都得到恰如其分地发展。北京南山华德福学校创始人、立品图书出版人黄明雨先生多年来致力于以心灵读物和新教育实践,为躁动的社会寻找精神的方向。在论坛上,黄先生分享了他的教育实践与思考,华德福教育一直很重视教育的艺术性他们尝试探索中国的乐教体系,用古代礼乐让孩子感受音乐,让三千年前莲花的种子重新发芽,而音乐里面能够真正显现出华德福教育的信仰。

 

(图为南山华德福学校黄明雨先生分享中国的华德福教育对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

       黄明雨先生认为,在这个时代,学习中国的文化是一种生命信仰的重建,找到所有的基于生命基础教育的共通性,建立一个多元一体的生命观。真正的教育是从自我的教育开始,教育者需要重新调整对生命的看法,再去尝试着去松动孩子智慧、思想和灵魂的成长土壤,让孩子去享受生命的活泼。

     论坛现场还邀请到了著名的音乐指挥家刘森先生,亲自带领大家朗诵由黄明雨先生亲自撰写的《大人颂》:

《大人颂》

人者,天地之仁也。有天地,然后有人。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者,天地之性最贵者也。人之大者,莫过于孔子也。 

大者,与天地一也。大哉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业,断天下之疑,拨乱世,反诸正,后世之楷模也。

辛者,万物新生也。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载物之厚,故有春发夏长,秋收冬藏,终而复始,源远流长。夫子参天地之化育,明明德于天下,一生辛劳,万古流芳。天下学子,当师夫子之心,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则夫子于九天之上,笑声朗朗矣。

庄者,壮盛精严也。感恩天地,缅怀夫子,南山师生,辛庄家人,借三光而成熟,存一气而壮大。吾辈小子,承夫子之志,乐天知命,道济天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赞曰:

大鹏起兮振八方,岱宗立兮云飞扬。

汶水逝兮浩荡荡,仲尼忆兮述陶唐。

春秋著兮道沧桑,孝悌行兮定伦常。

世风正兮倚学堂,四海平兮民安康。

        这种还原本土,追溯历史的独特大气的音乐体验,令人如痴如醉。

(图为南山华德福学校的张哲老师现场教学来自西安古乐的古谱)

       正在回味中,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古谱,南山华德福学校的音乐教师张哲老师以身体为乐器,带领现场代表进入华德福学校的音乐课堂。“工五六、尺工尺上四合四……”,“工尺谱”是中国古代民间传统记谱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张老师现场将古谱翻译成工尺谱,在刘森先生的钢琴伴奏中,教现场代表进行唱诵,而之后刘森先生再次带领的《诗经·周颂·维清》唱诵带给现场从未有过的音乐感受。

       如何办根深于华人自己文化,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教育?台湾道禾书院创办人、执行长曾国俊先生分享了他以一个艺术家的身份投身教育的探索历程。二十年来,曾先生在台湾创立了从幼儿园直到高中的根植于华人文化又有世界视野的教育体系。论坛上,曾国俊先生分享了他对华人教育的思考和躬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心路历程,他坦言,最幸福的是有一群愿意支持我们,有意志力一起去做去探索的伙伴。回顾往昔,他曾见过很多国家的教育模式,但是最想做得依然是这块土地教给他、父母教他,能储存在他的身体里的教育,所以道禾教育强调按照二十四节气生活。而培德书院更多的是提倡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养,孩子在这里有机会通过亲手做木工、活字印刷、烧窑理解中国文化之美,并学习其中蕴含的各种知识和道理。和台湾创办的道禾书院一样,北京培德书院一脉相承其核心的“儒、释、道”哲学思想。设置这些课程,是希望孩子能够学会知止、学会专注、学会守住当下。

 (图为曾国俊先生分享投身教育的探索历程)

       曾先生说他的孩子在国外用英语给西方人介绍中国的古琴、茶道和书法。曾先生坦言,用别人的语言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才是真正的国际化,他愿意相信几千年的文化足以支撑起我们自己的教育,而中国课程本身就是国际的、世界的。

关于《弟子规》和经典诵读的思想碰撞

(图为关于《弟子规》和经典诵读的对话)

      《弟子规》是有清以来的一部蒙学经典,其纳《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扩展,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进行论述,阐释了“弟子”在家、在外、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等方面应具备的礼仪与规范。今日,各类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并起,流派纷呈,有百家争鸣之势。各家对《弟子规》的褒贬不一,然而《弟子规》一书其思想立意是否适合当今的儿童,叶嘉莹先生的高足、江南大学黄晓丹教授、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女士和现场的两位《弟子规》实践者等就此问题进行对话,各人旁征博引间,令人不得不重新审视《弟子规》在今天诵经中的必要性。

       《弟子规》为中国传统教育经典中的一部代表,由此话题延伸至经典诵读在儿童传统文化教育中的意义。中国的古代典籍浩如烟海,然其中是否所有都适合拿来给儿童诵读,真正适合儿童的又是哪些,而这里评定的标准又是什么。此话题一出,台上台下群起讨论,众说纷纭。期间,老师们也针对一些伤害儿童的做法提出了意见,呼吁教育界人士、家长们亲近真正的传统文化经典,让经典润泽孩子的童年。不可否认,当前面向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而只有正视问题,才能找到现实可行的方法与路径,从而实现教育理想。

海峡两岸学者坐而论道

      本届论坛为首届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论坛,论坛的议题开放而具有针对性,亲近母语致力于为海内外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同时,也探讨国内儿童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问题,并提供精神导向。为此,论坛邀请到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杨东平院长和当代大儒牟宗三先生高足、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所教授林安梧先生做主题发言。

 

(杨东平院长探讨当前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现象和问题)

       杨东平院长探讨的是当前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现象和问题。他诊断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的弊病,对急功近利反儿童性的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大加批判,强调传统文化教育要尊重儿童的独立、自主和完整,向着人文化、多元化和创新化方向发展,为生活,为儿童重塑教育。杨院长强调“文化自觉“,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不主张回归传统,也不能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我们需要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从而在多元文化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己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从而能够和各种文化和平共处。同时,杨院长提出本届论坛提出”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概念,超越了意识形态上的争论,确立儿童本位的价值观,在教育哲学历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图为林安梧先生就公民儒学问题做主题演讲)

      林安梧先生则提出21世纪是一个人类文明应该重新彻底的反思的世纪。中国人作为世界公民的一部分,参与到人类文明必然要担负起它应该有的角色。公民社会时代,儒学可以更为坦然、明白,更为平易、自然,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与当代的世界相衔接。 

亲近母语,做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

       80年代以来,传统文化教育逐渐复兴,在社会需求、政府倡导、各方推动下,传统文化教育更是一派繁荣。如何真正承继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构建适合儿童的,适应当代,面向世界的传统文化教育,却是这个时代需要面对的真实命题。

       亲近母语,自成立之日起即探索实践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而是应该丰富当下儿童的生命体验,让他们小小的生命之流,逐渐汇入民族之源,将来更好地融入族群,增强文化认同和家国情怀。并打下扎实的中国根基,未来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血脉,为人类更好的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创造和可能性。经过15年的研究和广泛的教育实践,亲近母语的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理念逐渐成熟,提出了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要遵循的“三大原则”,即“儿童性”、“当代性”、“世界性”。传统文化教育要与儿童的生活相连接,用符合儿童的心性和特点的方式,采用艺术的手段和体验的模式实施。实践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不是为了否定今天的时代,而是为了让今天的儿童拥有幸福的童年,因此教育应建立与儿童生活的联系。同时,做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必须让儿童拥有广阔的视野,世界的眼光,以使他们能更好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备与世界对话的能力。

       为此,亲近母语以诵读开启儿童的天赋之门,用诗歌让儿童感受音韵之美。用蕴含中国哲理的老故事启发儿童对中国智慧的思考,用中国文化类的夏令营,让儿童感受中国文化的环境与氛围,通过体验传统艺术,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行走活动,让儿童感受历史的变迁、文化的传承和生命的生生不息。

       做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这条道路幸福而漫长,亦如中国传统文化走过的旅程。但说到底,这才是中国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要走的路。亲近母语,会一直努力前行!

 相关链接:首届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论坛专题页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