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公益资讯

亲近母语,感恩有你

——“星星点灯”实践小结

作者:亲近母语公益  发表时间:2017-01-20 16:12:43

摘要:作者:黄香明,福建省福鼎市硖门中心小学

一、出发——一个美好的结果

6月的最后一天,惊喜从天而降。我居然通过了,通过了“星星点灯”公益项目的申请。内心的喜悦、激动,难以言表。

事情得从头说起。2016年3月底,看到“星星点灯”招募计划,我有一点动心,但总觉得自己没戏。没有专业学习,只是带着孩子孩子诵读,共读活动刚刚开始。另外,看到这些词,“乡村教师”、“公益计划”。想到,我们这儿,虽然是农村,但毕竟地处沿海,与中西部相比,经济上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亲近母语”能将机会给予我们东部沿海的乡村小学吗?申请书要怎么写?材料准备麻烦吗?

思量、犹豫、纠结了半个月,最后,心一横告诉自己:想到的事情一定要去做。不管结果如何,迈出自己的步伐,就当是对自己的一次梳理,对世界的一次宣告。

说干就干。4月18日,提交相关材料。很快,负责人左婷婷老师联系我,说希望将我的自述材料分享到“亲近母语公益”微信平台。

4月24日,在南京参加论坛的我看到了微信公众平台我的分享。心里的激动难以言表。但岳老师直截了当对我地说:“你肯定不会过的”。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岳老师搞错了,以为我在城区学校工作。

不敢奢望却心存一线希望,两个多月的等待,一个美好的结果,加入亲近母语,开始点灯之旅。

二、学习——点亮心灯

7月份,开启“星星点灯”暑期网络培训,四大课程的学习,让我如饮甘霖,深深沉醉。第一次这样系统地进行专业学习。一个多月,两本厚厚的笔记本,记录着收获与成长的喜悦。

很快,新学期到来了,有一点期待,有一点兴奋,但也有一点担忧。原来只是带着孩子简单诵读,也尝试共读,但只是尝试而已。一下子四大课程全部上,将儿童阅读课程化,教学时间从哪里来?之前都是带高年级,今年带中年级,新接班,该如何引导他们爱上阅读呢?

三、实践——找到自己的节奏

九月,开学了。书还没有到,我们先从诵读和听读开始。

考虑到有半数孩子没有接触过《日有所诵》。早读课上,我将一二年级诵读教材中的一些经典篇目抄写在黑板上,带着孩子用各种方式诵读,朗朗上口,幽默风趣的童谣,同时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我们拍手读、跺脚读,师生、男女生、小组对读,变换节奏读,加衬字读,看着孩子们亮亮的眼睛,明媚的笑容,投入的表情,我心里特别高兴。

9月8日上午,在沉砂老师的建议下,我开始大声朗读《小猪唏哩呼噜》。我用结合讲述的方式,再加上略带夸张的表情、语气、动作,读得神采飞扬,孩子们完全被吸引住了,不时发出阵阵笑声。我第一次尝到了给孩子大声朗读的乐趣和幸福感。接着,小朋友们争相找书、买书。有一位上课永远都在摇椅子的小男生,居然在上音乐课时偷看“小猪”。我们的第一次写作,写的就是小猪,从孩子们的言语中,我感受到他们不仅听懂了故事,更是爱上了小猪。

9月19日,还是用抄写的方式,我们进行了《全阅读》第一单元“绕口令”的学习。

9月20日,我们收到了公益用书《日有所诵》和《全阅读》,小朋友们兴奋极了。

如果说9月份只是开始尝试,而10月份这一个月,我们慢慢摸索,渐渐形成了固定的节奏。

首先,是“日有所诵”。考虑到时间安排,以及孩子的实际接受能力等问题,我逐步调整。从第一、二单元的固定时间通讲到整单元再读,到先老师范读、带读,正确通读的基础上通讲整单元。而现在,则是将五首诗分散到两个早读时间,以通读为主,简单讲解,朦胧感知即可,不蔓不枝。

“我在哪里?”——文本解读是关键,是第一位的。

“孩子在哪?”——考虑学情是中心,孩子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

“我们在哪里?以怎样的方式相遇?”——教学方式是重点,为孩子搭一座桥,帮助他们理解。

现在,我们已找到属于自己的诵读节奏。这是认真备课、反思的结果,边听课堂录音边写记录,听着写着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然后思考,不断地调整方向。

每周五下午第二节,是我们的《全阅读》课程。主要以老师朗读孩子倾听,再加上简单的讨论为主。在有些单元,我们也加入了各种形式的诵读。总之,让孩子浸润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潜移默化,慢慢熏陶积累。

大声朗读,是孩子们和我最为享受的了。随着《小猪唏哩呼噜》的结束,第二本书的选择和朗读时间的安排成了摆在我眼前的问题。读“小猪”时, 并没有形成固定的朗读节奏,而是根据课堂教学随意进行。想过课前朗读、课后朗读,又考虑时间不好把握,影响教材教学等诸多问题,一度彷徨纠结。

大声朗读,该怎么继续更好地进行呢?

与石云交流,她各种建议,我各种困难,她急了:“你这是找借口!”石云说的对呀,我总是各种担心、纠结,想太多。

想起9月初,首次网络教研时,岳老师说的话:“课程内容永远大于教学方法!”又想起之前因为教材教学问题向岳老师请教时,她给我的建议:“ 不要囿于教材,也不要花过多的功夫在上面,贫瘠的土地开不出美丽的花朵。 ”

是啊,最长情的告白是陪伴,是花时间。儿童阅读的重要性,体现在课程化,常态化,其实就是不断去尝试,实践中不断修正,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步伐。

跟着《全阅读》第四单元“笨狼的故事”的节奏,加上小添同学的强烈推荐与要求,开始我们的“笨狼”故事会。从上一周开始,每节课前,我们读一个笨狼的小故事。

上周四,我们读《都准备好了》。我说完故事名字,陈玮接话:“什么准备好了?去野餐吗?”其他小朋友也纷纷各种猜测回应。读到笨狼去买咖啡杯时,王莹嘀咕“想太多了!” 孩子们对于故事的喜爱与热情让我欣喜。认真专注地倾听,主动积极地表达,这是平时的课堂教学所看不到的。这就是课堂内容永远大于教学方法啊!

出发,学习,实践,思考,总结,再重新出发……

加入亲近母语“星星点灯”的队伍,只短短四个月,实践也才两个月,但我们每天在课堂实践,每天在群里交流,我们学习着收获着温暖着,幸福满满!

我还是我,但我已不是原来的我!

亲近母语,感恩有你!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