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点灯人教育资讯

林安梧领读《论语》| 学者觉也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7-07-28 11:08:17

  最喜欢的是《论语》的“交谈”。“交谈”是“有来有往”,“来者”有所“觉”,“往者”有所“会”。在此“觉会”下,让自家的生命可以有一个从容的天地,有一个悠游而可吞吐的湖泊。

——林安梧

  草长莺飞的三月,林安梧先生带着《论语》四季之春季课程踏入点灯人教育点灯人教育,与喜爱传统文化的学员们分享了自己对于《论语·学而》篇的理解。林先生精通儒释道三家,学贯中西,讲学经验丰富,他从不做空洞乏味的教条,而是用渊博的知识、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感情去带领听者进入一个哲学的世界。《论语》四季的首次直播课也是在林先生的妙语连珠中开始的。

  学经典,要宜多宜精

  开课前,点灯人教育点灯人教育老师在直播间里做了一个小调查,结果显示,在听课的学员中,所有人都听过《论语》,但通篇读过的却很少,进行过深入研究的几乎没有。“很多朋友之前不敢去深入学习《论语》,其实有这样的顾虑,是出于对经典的敬畏之心,担心自己不能充分理解。”林先生一语道破。那么,应该怎样学习经典呢?林先生是这样建议的:

  “我的教学比较反对花很多时间去分析,比如老师教诗歌,不要花很多时间分析,而是要多读,读了几十首诗以后再回过头去看那一首诗,就会有自己的体会,读论语也是这样。我们读论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唤醒我们的内心,参与到生活世界,最重要的是存在和觉醒……读书,是宜多不宜少,宜精不宜粗。这话听起来有点矛盾,多必然粗嘛,曾国藩有个说法:‘我们读书的时候,刚开始要大开大合,要快一些。’所以,我的课一般节奏会快一些,但不会泛泛而谈,而是挑出一些精华细细讲解,如此反复循环、一步一步深入。”

  读论语,探寻人性本源

  林先生认为没有读过《论语》,就不能真正理解儒家精神,“中国的经典参与到宇宙造化之源,追溯的是人的本源,《学而》篇是就尤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对人的本性的理解。

  让我们来欣赏一段林先生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讲解。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林先生这样讲解,“孝,是对生命根源的追溯和崇敬,悌,是顺着生命根源的横面打开。儒家强调人伦,‘孝悌’的意思就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在家庭基础上建立起人伦,如果能够这一点,那么他就不会在社会上‘作乱’,这里的‘君子’就是能够做到遵循人伦、能够不断地自我完善,所以儒家确立人伦共同体,以实现人意的根本。”

  悟儒学,做君子公民

  作为当代儒学大家,林先生也毫不吝啬地和学员们分享了自己的儒学理念。

  “儒者,柔也”林先生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儒家崇尚君子的人格,所以儒家的学说也在指导人们回到自己,点燃自己的生命,一步一步地完善自己。‘儒’这个字是教养的意思,‘儒’就是教我们怎么去调整生命、去追求内在的自然生长。儒家文化讲求培养君子,这里的君子不是指地位高的人,而是人格品级高的人。《论语》中记录的孔子的言行,其实也反映了孔子完善自己的过程,展现了一条君子之道。”

  林先生近几年一直在强调“公民儒学”的概念,探讨儒学新的发展可能,主张当代人通过学习经典文化,培养自己的德行,成为当代社会的公民。他对《论语》的解读也契合了“公民儒学”的概念。

  学者,觉也

  《论语》的哲学原理,对于我们的现代生活究竟又怎样的指导意义?

  “现在主导的西方文明,看起来积极进取,实际上是有侵略性的、是消损的。而我们中国的文明是循环往复的,人不是以个人为核心,而是以家作为起点,从家这个最小的政治共同体来参与到社会活动。家庭人伦、政治职场、真情感通,事事如实,‘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就此为学,学是‘生命真正的唤醒’,是人格的觉醒。学者,觉也。”

  林先生指出了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最大的差别,同时对儒家的核心概念做了解释。

  “儒家是具体学习,是性情之教,重在感动。其心性修养,有天地人三维度,天代表文化传统,地代表社会总体,人代表政治关经理和家庭伦常;简言之,天是理想维度,地是现实维度,人就是实践,《论语》的哲学是指导人通过家庭伦常、现实政治来实现循环往复。”千百年来,儒家学说也是这样知道我们生活的。

  课后,一位学员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可见儒家经典并不是难以进入的,只要有林先生这样的良师引导,儒学离我们每个人都不太远。林先生的《论语》课程一共四季,用一年的时间带领大家通达孔子,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反思当代教育,思考生命学问大义。

  现在加入课程,聆听大师阐述人生哲学。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