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点灯人教育资讯

读《朗读手册》有感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7-09-01 13:33:07

  这个学期的一开学,亲近母语课题组就带领我们学习《朗读手册》这本书。因为学校书到的较晚,所以刚开始只是囫囵吞枣,但听到吉忠兰老师的分析讲解之后,我才真正地走进这本书,重读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读完《朗读手册》,我也开始在思考带领孩子们读书的方法的对错,开始在思考怎样进行读书改革。书中提到阅读的习惯越早养成越好,应该大声地读书给孩子听,哪怕他们已经可以自己阅读。于是我开始挤出时间给孩子读书,中午午休,上课前的10分钟,抑或是早读的15分钟。孩子们没有书本,用耳、用脑、用心去感受作者,感受文本,感受世界。这样的画面真好。

  《朗读手册》还为我们推荐了很多的好书,我也为孩子们推荐更多更好的书籍供他们阅读,让他们尽情地畅游在书海之中,让书籍成为他们生活的必需。梅子涵老师曾经讲过:“一个渴望优秀的人是应该亲近文学的,文学是抚摸所以人的灵魂的,我们渴望我们的孩子在文学的滋养下,能带着不平庸的眼睛,优雅的心情,与世俗不一样的气息行走在人生道路上。我也希望我的学生成为那样的一种人。于是,我的班上有了书架,也有了很多的好书。

  读书的意义不在于阅读的整个过程,而在于读完之后的交流,这也是我在《朗读手册》中学到的。重新思考书中的人物,这是生活中珍贵又充实的时刻,也是重新审视自己的时刻。所以我不只是让孩子们读书,还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让孩子们进行交流。一开始,孩子们读图画书,除了老师上课要讲的会认真思考,其他的都是走马观花,所以我想办法让他们交流,我在每一本书里都夹了一张大纸,让他们读完写上自己的两句话感受,可以是提问,可以仅仅是喜欢或解答别人提出的问题,或长或短,或深或浅。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沉静思考,碰撞火花,孩子们都想知道别人怎么解答自己的提问,甚至争的面红耳赤,却乐在其中。

  大部分的孩子能在老师的带领下捧起书本,认真读书,可总有一些孩子是不愿意读书的,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的“特别”帮助。首先我会鼓励那些不愿读书的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的书,其中也包括漫画书,还有我会“规定”那些孩子读书,使孩子在读书中得到乐趣。这也是从《朗读手册》中学到的。

  我觉得这里的"规定"一词用得比较人性化。作者认为让孩子阅读也可以像我们规定孩子每天早睡早起一样,时间长了,习惯了,孩子就会坚持下来。当然,这个规定的最初制订也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书中作者举了不少让规定变得美好而吸引人的方法,让"规定"变得美好而吸引人,使它成为一种乐趣--这时阅读便发生作用了。

  还有,我对"老师一定要做好榜样"颇有感触。没有加入亲近母语课题组之前,讲坛上的我几乎天天对学生唠叨多看书的好处,可是我自己呢?平时总是觉得工作繁忙,心情浮躁,很少有拿起书本的时候,想来真的是颇为惭愧的。身为"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如果真的远离书本或者看的书不够,对于自己的专业成长而言,都是毫无裨益的。为师者,应该终生学习,终生与书为伴。现在,我改变了,我会和学生一起读书,推荐他们看的书,我都会看,中午我也会和他们一起读书交流。正像《朗读手册》中说的“你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

  《朗读手册》真是一本好书,它会指引我读懂学生,读懂教学,读懂人生。

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第一小学 江晓霞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