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入口
活动介绍 作品展示 获奖名单
avatar
黄豆荚

2524 次浏览

作者:叶玲

上传时间:2017-07-14

当前播放 : 黄豆荚

诵读的幸福时光

叶玲

     我最早接触《日有所诵》是在2010年9月,是我接一年级新班的时间,每次把孩子们带到六年级毕业了,就会接一波新生。教育是有连续性的,杜威说:“孩子必须带六年。”很庆幸我们学校就是这样做的。当时学校语文组正推行《日有所诵》。刚遇上,我和孩子们就爱上了这本书。我们在早自习读着《小老鼠》,在课前读着《黄豆荚》,在游戏中背着《飞飞跳跳》,排路队出校门时诵读着《数字歌》,孩子们的声音像春阳下跳跃的山泉真好听,那是一段幸福的时光。

    孩子是天使,我的诵读课就是简简单单、返璞归真的,眼里只关注这群天使,让孩子的声音于诵读中的浸润中灵动。记得薛瑞平老师有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不重要;诵出来,才重要。”我坚信:儿童诵读课程是慢慢“焖”的过程,所以课堂上扎实做好三件事:第一,让孩子们用声音接收语言文字。开篇先带读,让文字在老师一句句暖暖的带读中有了生命的温度,孩子们就会克服畏惧和陌生,跟着老师清风般的声音轻轻诵读,孩子与文字有了第一次的“相遇”,原来,用声音表达文字是如此的美妙!第二,让孩子与文字产生连接,与诗歌产生共鸣。记得中央电视台有个“朗读者”节目,将自己喜欢的文章读给大众听。朗读的作用便是将文学用声音高低、长短、轻重带大家进入故事里。那《日有所诵》里美的文字必定需要美的声音来表达,声音与文字的交融也许正是孩子们心中的愿望吧,老师会用图片、音乐、视频自然地将孩子们带进了文本之中,此刻孩子们的眼前出现的不仅仅是文字美的情景,不知不觉童稚的声音早已跑进了文字之中,与童谣、诗歌、散文等融为一体,孩子尽情地享受着母语,把自己小小的生命之流汇入到民族文化和人类文化的河流中,第二次的“相遇”就这么不由自主地发生了!第三,让声音与作者交流。诵读几遍后老师提问“此时此刻,读完这篇诗歌,你会有怎样的感觉?”第三次的“相遇”就这么悄然而至了,这一次老师为孩子们营造的是一次匠心独运的“对话”,看似孩子在与老师平实的对话,表现出老师的一份用心,实则孩子是在和作者跨越时空与文本的一次对话之旅,与作者内心的交流,孩子们收获的是真诚感悟。

     朱永新说:“阅读绝对不是个体的事情,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人是食物的产物,读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日有所诵》它以儿童的语言发展和精神成长为目标。要特别注重诵读的方法和时间 ,坚持做到“日有所诵”。我和孩子有了此书就有了诗和远方。

     一年又一年为了把《日有所诵》落到实处,我反复地研究,不断地完善,经常和同行的小伙伴们交流切磋,利用身边的资源,主动寻求创新,终于形成了自己一套经验。

    一、《日有所诵》进入课堂。

    如果诵读完全放在课外是靠不住的。老师应当尽力在课内为孩子提供一些诵读的时间,培养孩子诵读的意识、教给孩子的诵读方法、为孩子搭建交流分享的平台,也让课外诵读有章可循,实现课内、课外诵读相得益彰,延续贯通。

    二、利用“微课堂”诵读 

    “微课堂”就是见缝插针利用各种时间开展诵读。早晨诵读、课前三分钟诵读、集会(如升旗仪式的组织时间)诵读等都是“微课堂”。诵读贵在点滴时间积累。这样做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增量不增负”。

 

    三、亲子诵读。

    1、家长诵读培训

    对于一年级新生家长,我先培训家长:让孩子如何爱上阅读,指导孩子如何养成良好的“日有所诵”习惯。建议家庭中每天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如晚饭后或睡觉前和孩子共诵一首诗,每天至少5——10分钟。

    2、开设“家校共诵”专栏

    我会建立班级QQ群、通过平台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诵读,会设 “推荐书目”、“家长心语”、 “诵读动态”等栏目,家长把孩子诵读的音频、视频发在群里,和班级其他家长、孩子一起共勉。这种家校联系互动的方法有利于树立家长之间争相学习的榜样,让《日有所诵》更常态化、更深入。

    四、建立《日有所诵》的评价体系

    每学期会对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一次评价,先制作《日有所诵》的考级证,邀请优秀家长代表当我们的考官,一起参与考级工作,同时感受孩子在诵读的表现,家长考官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学生抽签篇目,自行选择考查方式:A级----背诵;B级----诵读,两位家长为一组,一人负责抽签,一人负责盖章,根据学生背诵或者诵读的情况两位考官再合议、盖章。

 

    程曦说:“童年时代听到的声音,读过的故事,是一辈子可以带着走的能力与态度。”《日有所诵》积累的是语言,培养的是诗性,也让我找到了工作的热情和职业的幸福感。让我们和家长一起,把《日有所诵》当做必需营养品,陪伴孩子一起长大。相信文字会随着孩子们美妙的声音犹如一颗微小的种子种在心间一样生根、发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