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入口
活动介绍 作品展示 获奖名单
avatar
着急的锅子

2528 次浏览

作者:许丽雯

上传时间:2017-08-07

当前播放 : 着急的锅子

回到儿童、回到母语、回到教育本身——《日有所诵》使用手记

许丽雯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诵就是口、耳、心、眼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诵读(反复朗读或背诵)是深入阅读。人是用耳朵学习语言,而不是眼睛。那些入神地阅读的人其实是在倾听;那些奋笔疾书的人,其实是在口若悬河。最好的文字不是诉诸眼睛和头脑的,而是诉诸耳朵与心灵的。随着音的波动而颠倒沉醉的时刻,是学习母语的最佳境界。

2007年我考入中文系的研究生,课余时间兼职在一家小学作文培训机构。一拿到培训讲义,我就在想,我应该怎么来教孩子们写作文呢?他们还那么小,生活的阅历并不丰富,刚刚接触作文,怎样又能够使得他们感兴趣,从而能更好地把自己所想的来表达出来呢?培训机构的讲义,都是写条条框框来告诉孩子们怎么去写,这样真的适合他们么?对于一开始的教课,我真的有些迷惘了。

于是,我去请教我的大姑,一位有着多年教龄的小学语文老师。一见面,我便急于向她请教,究竟该怎样教孩子们写作文。但是大姑并没有马上告诉我,而是首先祝贺我考上了中文系的研究生,然后问我,你觉得你能考上能最大原因是什么?

我一愣,但立马回来:“是多年的兴趣和扎实的阅读。”大姑,笑了笑,那就对了,你自己就是最好的证明,孩子们需要的也是兴趣和阅读。

对!兴趣和阅读,有这两样,孩子们的作文肯定能上来。

解决了怎么办的问题,接下来,我得考虑该怎么去做的问题。于是,从大姑家出来后,我去了趟新华书店,寻找给孩子们诵读的好材料。

在那里,我很幸运,看到了当年出版发行的《日有所诵》教材,通过翻看,我认为这套教材是基于儿童诵读的课程的内容建设,为儿童精心编选的诵读教材,是亲近母语总课题组历经十年研究而得的倾心之作。《日有所诵》这套书编选了适合儿童的,有节奏、有意韵、具有文学之美和自然之美的诗性文本,能让儿童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激发语言潜能,提升语言素养和母语能力。

好!就选这套教材作为我的上作文课的必备材料。

我给孩子们上的第一堂课上板书的第一句话,就是“日有所诵、手不释卷”。我告诉孩子们,这是老师的生活写照,也是我希望在他们那里能够得以复制的学习之路。我还要求孩子们每次来上课时带好《日有所诵》这套书,我们上课的第一件事就是诵读。

首先,我会示范读,尔后大家一起读,再然后选同学来读。

《日有所诵》选择的都是和儿童生活、儿童趣味密切相关的文章。被选入的作品都是符合儿童心性的、经典的、诗性文体,文本体裁丰富多样,有儿歌、童谣、古诗词曲等。

通过对有节奏、有意韵、具有文学之美和自然之美的诗性文本的反复阅读,用诵读品味着语言的韵律,感受世界的美丽,用语言构筑着精神的家园。

我每次上课都引导孩子们朗读“日有所诵”,而且告诉他们每天睡前或起床后都应翻一翻《日有所诵》,读一读《日有所诵》,因为只有持之以恒,才能习惯成自然。但并一定要求每天诵读新的篇章,可以复习以前的,也可以读自己非常喜欢读的,动员家长们也做适当指导,这样有助于提升孩子“日有所诵”的兴趣和效果。

以每天10多分钟的诵读,让孩子用耳朵吸纳、用嘴巴呼出;以富有音乐性的诗性文本让孩子在语言里游戏,在声音里舞蹈。

我班成绩较差的同学也很喜欢读。记得我在抽背《夕阳》时,王子星同学马上就把小手举得高高地,并且非常深情地背诵出来“红红的夕阳,照在淡水河上。小船哪!你轻轻地摇荡,是在网鱼,还是在网那金黄的波浪?”

随着诵读,孩子们认识的汉字越来越多,阅读速度越来越快,语言越来越好,阅读的兴趣也越来越大,因此,写起作文来也是信手拈来,水到渠成的事情。

今年,《日有所诵》出版了十周年,而我的孩子也已经快上二年级,他每天诵读《日有所诵》早已成为了很自然的习惯,而每天陪伴他诵读的时刻,也是我和孩子亲子的美好时光。

童年,是记忆深处的一颗火种,是人生初始的一段阳光,是生命中一个独立而重要的阶段。一个安全、美好对未来影响深远成长环境,是给儿童健康、幸福一生的最好礼物。

母语给于儿童的,不仅是语言的滋养,也是精神的成长。

当犹如天籁的诵读声噙着母语的芳香在一个个屋檐下响起时,我们呼唤的不仅是对“诵读”这种传统教育形式的回归,还有对童年的呵护,对生命成长的尊重。

《日有所诵》之于孩童就是一份文学启蒙、语感启迪的宝贵读物,是我们能带给孩子的一份美好礼物,是引导孩子热爱母语、热爱文学、热爱阅读的不二法门。

 

笔者信息:

姓名:许丽雯

单位:江西省艺术研究院

电话:15979001831

职称:助理研究员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江大南路132号  江西省艺术研究院

邮编:3300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