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点灯人教育资讯

母语的声音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5-08-04 17:11:14

      第四天的研习营活动开始了。今天的研习活动前三天内容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因为今天上午参加上课的教师不再是特聘的专家,而是参与培训的教师,她们是来自扬州的臧琴和来自长沙的蔡瓒,她们执教的分别是民间童谣《拉大锯》,儿童诗《巴喳巴喳》。

      她们是从众多的参会老师中层层选拔出来的。昨天下午,参会教师分为为五组,每组十人左右,每组都由在诵读方面有特长的导师进行参与式的指导。首先是交流讨论参会老师的备课方案,通过交流,每组确定一名说课人参与最终的选拔。再从初选的五人中确定两人参加第二天的汇报课。随后,这五位教师分别说一说自己的课堂设计思路。导师根据说课情况进行点评,确定参加最终上课的人选。

      诵读是一个值得深入研讨的话题,为了让参会老师得到切身地体会,让他们的诵读思想和诵读能力得到提升,研习营活动安排了诵读嘉年华的环节。参会老师们用自己的声音,表达他们对母语的理解。老师们用诵读方式体验着生命的呼吸,体现着诵读之美。

      710日上午830分,蔡赞老师开始了她的民间童谣课《拉大锯》。蔡老师用晨圈的方式开启来这节课。华德福的理念深深地进入了她的课堂。她拉起孩子们的手,和孩子们唱相互问候的歌曲——《早安》,这样的方式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随着气氛的调动,孩子们渐渐地熟悉了《拉大锯》。用方言的方式,用嗨歌的方式,用自己想用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体会到民谣的魅力。

      臧琴老师用一曲《森林狂想曲》,让孩子们猜测林子里的声音,从而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上,臧老师时而引导学生朗读,时而引导学生猜测巴喳巴喳是谁?朴实的课堂充满了另一种睿智。“巴喳巴喳可能是游客。”“巴喳巴喳可能是猎人。” …… 孩子们猜测着,体会着童诗的意味……

      多么有趣的声音,无论是儿童诗歌,还是民间童谣,无不充满中母语声音的魅力。长沙市首席名师朱爱朝老师的讲座《母语的声音》也把与会老师带到来一种母语温润柔和的境界中。朱老师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自己对古诗词大研究,讲述着母语的声音艺术。她柔和的声音,温和的叙述,温情的吟诵,给所有的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