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踏上整本书阅读之路

作者:亲近母语  发表时间:2017-10-26 08:44:05

成都天府新区太平小学:蔡秀华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在这里分享对整本书的理解和班级实践,真是十分诚惶诚恐!因为,我对整年本书的理解还很肤浅,研究也不够深入.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一、整本书课程的理解:

       1、可以丰富孩子们的阅读方式。

             语文教材是一篇篇的课文,课上,我们的阅读方式大多是精读。而整本书较之单篇的课文无论是在长度、宽度、深度、厚度容量都很大,不能精读,只能略读,甚至是浏览。所以,从阅读方式上来看,整本书的阅读丰富了孩子们的阅读方式。

       2、培养孩子宏阔复杂的思维方式,提升思维品质.

             曹文轩老师说,短篇作品培养孩子精巧单纯的思维方式,而长篇的阅读才能培养孩子宏阔复杂的思维方式。学生分享交流自己阅读整本书的感受想法时,往往会关注多个孤立的事物,这样一来孩子提取信息、推断解释、整体感知和评价鉴赏的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3利于儿童的精神、语言的发展。

             孩子在大量优质的整本书中,走进主人公,走进故事,走进作者,与他们对话,自然就会储备大量的语言材料,拥有比较丰富的情感。孩子阅读的过程就是孩子精神的成长过程。

       4、尊重孩子生命个性。

             语文教材的解读往往是唯一的,比较封闭。而整本书因其容量大,孩子解读的时候,往往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等进行多元的解读,孩子的生命个性得以充分展示。

       5、整本书阅读活动的认识。

             A、导读课。

             导读课,是从“精彩片段”、“人物形象”“作者经历”、“文中插图”、“相关影视作品”等方式入手,引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为交流课做铺垫等。

             B、交流课

             交流课上,我们引导孩子利用表格、绘画、思维导图等方式概括把握书的内容,引导孩子研究情节发展,围绕话题进行关键人物、情节梳理、感悟形象,品味语言,欣赏作家作品风格等。在交流课时还可以适当加一些辅助,如设置不同的学习单。学习单可以为孩子们提供阅读交流的平台,在文本、作者、孩子三者之间架起桥梁。推进孩子的深入理解,为孩子的深入阅读提供阶梯。

             C、拓展活动。

             交流课后,我们可以顺势抓住时机,巧妙的给同学们做一些读后延伸,进一步丰富学生们的读后生活,可以拓展阅读作家的其他作品,观看电影;可以画书中人、事等;可以排演书本剧;可以进行延伸的写作等。

             总之,整本书阅读课程能让孩子们过上一种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活!

二、班级实践:

       (推荐书单——写摘录笔记——阅读记录卡——大声朗读)

       2013年,我感觉到班上孩子两极分化越来越大。于是,我开始重视起阅读来。我开始在网上给孩子搜集一些好书,并给孩子推荐书单。家长会上,也给家长推荐,讲阅读的重要性。可是,爱阅读的,读的书越来越多。不爱阅读的,有的只是家长买了书,孩子不读;有的孩子,家长反映没有读多久就说读完了,根本没有认真读!怎么办?我又让孩子写摘录笔记。摘录作业一交上来,不爱阅读的,就随便抄写个句子敷衍完事。我真是郁闷呀!我开始设计阅读记录单。我在班上努力创设阅读氛围。一周操行表现好,可以得到图书特别通行证。孩子可以除规定时间外的时间自由到图书室挑选自己喜爱的书。我们举行整本书测试比赛等。我受薛瑞萍老师的《班级日志》中的“精彩处、下划线、读三遍、说和演”影响,我们班举行朗诵会,排演“书本剧”活动,举行画“书中人”等读绘活动。但是,经过两年的努力,没有足够强能力阅读的孩子,最终仍然没有走上阅读之路!我心有不甘!但,又不知路在何方?

       2016年3月,我有缘认识了徐冬梅老师、岳乃红老师,我似乎看见了阅读之路的曙光!2016年9月,我开始在亲近母语研究院提供的不同平台疯狂学习,小步读书公益讲座,点灯人年级学习群,cctalk开学季。我学到了很多,但照搬套用到我班是不行的。一是:才从四年级接手的这个班阅读能力太弱。二是:自己阅读的儿童书籍也太少了,不能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于是,我就照岳乃红老师说的那样,给孩子们大声朗读。每周阅读课时,我给孩子们读,孩子们听。我读累了,就让朗读能力强的孩子们在小组内接着读。下来,孩子们就自由阅读。本学期,我为了增加大声朗读整本书的时间,我还特别增设了每日一读活动,每天10分钟左右。

       对于整本书的实践之路,我才刚刚开始。我对于整本书的导读课的设计、交流课中人物赏析、话题确定等都还有很多困惑!我期待着大家多多指导!谢谢大家!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