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主题阅读课程获奖案例:“爱心树”教学设计(周婧闻)

作者:亲近母语  发表时间:2017-10-24 09:40:07

亲近母语儿童阅读课程优秀案例评选表

课程类型

儿童主题阅读课程

课程用书

《全阅读》

设计者姓名

周婧闻

所在单位

四川成都天府新区万安小学

联系电话

15881004687

邮  

509494562@qq.com

《爱心树》(六年级上卷第三单元)

授课学生

6年级

案例内容

教学目标

1、阅读单元内容,让学生懂得在接受爱、索取爱的同时学会付出、学会爱,引起学生对自我的思考,改变学生的行为。

2、重点指导阅读故事《爱心树》,让学生感受“爱心树”对男孩心甘情愿无私付出、一心一意无怨无悔的爱。

3、略读故事《永远爱你》,感受浓浓的母爱,在体会母子二人“爱”与“被爱”的温暖。

4、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阅读习惯。

 

教学设计

简要说明主要
教学环节的设计
意图)

重点引导读《爱心树》

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棵爱心树。(板书)读到这三个字,你想知道什么?

顺势而导:是呀,为什么说这是一棵爱心树?爱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

轻声讲述故事一至七段(或播放录音)大树为什么而快乐呢?自己读一读故事吧。

二、自读课文,感悟体会。【自读课文,重点学习“大树很快乐。”这句话,让学生感受大树为小男孩心甘情愿地付出而快乐,同时激发同学们思考:我们在接受别人的付出时,也应当学会回报。

  1. 学生自读课文,并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2. 文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了五次,而且独立成段,是哪句话?是的,“大树很快乐。”大树每一次都因为什么而快乐?请同学们再次细读课文,勾出这五句话,并结合上下文思考大树每一次都因为什么而快乐。
  3. 点名汇报,相机出示五次的内容,提炼板书
  4. 过渡:大树一直很快乐。但就在这样的快乐中,大树和男孩也在发生着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但什么却没变?点名汇报。
  5. 结合板书,思考:大树已经一无所有,为什么依然很快乐?
  6. 文中有一处却这样写到:“大树很快乐……但是心坎里却有些……”,大树心里究竟有些什么?
  7. 小结:此时,看到这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墩的大树,谁能说一说,爱究竟是什么?
  8. 结合板书,小结:爱是付出,不求回报。大树为了男孩,付出了自己的所有。在生活中,谁又是你的爱心树呢?为什么?
  9. 故事结束了,画面定格在了这儿。男孩已经是白发苍苍,一身疲惫;他就坐在这棵原本挺拔的老树墩上。此时,你又想对文中的男孩说些什么?
  10. 教师小结:是的,在我们得到的同时,也要学会付出,爱是相互的关心与帮助。

略读《永远爱你》

三、衔接上文,导入新文:【妈妈也是我们的爱心树,学习妈妈的歌伴随孩子的成长,通过体会妈妈每次唱歌时不同的心态,感受母爱的永恒,爱让我们感到温暖。从而思考:生活中我们该具体做些什么来回报生命中的爱心树呢?

爱还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永远爱你》

  1. 教师范读。
  2.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加拿大罗伯特.门茨的《永远爱你》边读边思考“我永远爱你,我永远疼你……”这首歌陪伴着儿子经历了哪些人生阶段?每次妈妈哼唱这首歌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分小组学习:小组选一个阶段,先小组内读一读相应的故事,再说妈妈心里的想法,再齐读妈妈唱的那句话)
  3. 点名汇报,相机出示五部分内容,引导体会。
  4. 教师小结,引导朗读:
  5. 导读“我永远爱你,我永远疼你…”: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妈妈渐渐老去,但妈妈永远哼唱着同一首歌——(生读)但是她只唱了这两句,就虚弱得无法唱下去了。……轻轻唱着——(生读)
  6. 从儿子的举动与哼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觉得这样的结尾怎么样?(温馨、温暖)儿子用歌声回报了对妈妈的爱。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对待我们生命中的爱心树,回报他们的爱呢?

学生回答,提炼板书,

  1. 文学回归,总结写法。【学习“反复”的写法和作用】
  2. 大树对男孩的爱是无私的,妈妈对儿子的爱是永恒的。两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8. 师生合作,结合板书,感情诵读。两位不同的作者,都用了反复的形式,突出、强调、深化着同一个主题,那就是——爱。

  1. 推荐阅读。

 

                     板书设计

                       爱心树

   陪   苹树树树           一杯热茶     一声叮

   伴   果枝杆墩           一次问候      一顿饭菜……

     爱是默默地付出           爱是温情的回报

               爱让我们温暖而幸福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