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点灯人教育资讯

【第四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散文版块《月光启蒙》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5-09-23 11:15:52

【现场报道】

【课文资料】

月光启蒙

       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们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民谣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我问:“朝哪里猜?”
       母亲说:“朝吃的猜”。
       我歪着头想了一会儿,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执教老师介绍】

       张学青:女,1972年生,热爱文字,醉心读书,热爱小学语文教学,苏州市百节好课教师,吴江市教学能手。

       热心语文教学的探索和改革。语文教学主张“举一反三”、“着力于语言”“吟诵与讨究结合”。语文课以“实”、“新”、“趣”、“情”见长:“实”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 落实语文的基本知识与能力;“新”即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以教师个人的人文视野解读教材,重组教材,精心设计,既以本为本,使课堂“钻了进去”,又不拘泥文本,使课堂“飞了起来”;“趣”就是充分发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引发学生推敲、咀嚼文字里的意思、意蕴、意趣,在对话中,感受文本的张力;“情”就是善于营造一种场的氛围,以教师真挚的情感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点燃学生情感的火把,点亮学生学生智慧的火花。

       坚信“鱼儿养到了大海里,想小也难”,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大量的高品位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语文教得鲜活而扎实。

       边教边思,重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反思,一些思考也散见于各级各类报刊杂志。 

【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部分词句的表达效果。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熟读文中的民歌、童谣,感受其中的诗情和智慧,对民间文学产生一定的兴趣。
       3、借助阅读材料《黑土地》,理解“月光启蒙”的含义,感受母子的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恋与感激。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理解“启蒙”
              1、交流谈话,聊聊民谣。
              2、揭示课题,初步懂得“启蒙”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读准生字、多音字的读音,理解“混沌”“豁然开朗”等词语意思。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引导归纳概括。
              3、自动质疑。
       三、精读评点,享受“美妙”
              板块一: 夏夜之“美妙”
              1、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2、自由读:读这样的文字,你有什么感觉?
              3、投影:用眼睛,用心灵感受这样的月夜。
              板块二:歌谣之“美妙”
              1、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仅仅是因为月光,星星的美么?
              2、出示民歌:
                     ·母亲是怎么为我唱的?
                     ·播放民歌: 说说听后的感受。
                     ·出示句段:
                     为什么说音韵是香的?
                     引导学生把民谣的内容和“我们的日子清苦”连起来想;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作比将无形的声音写得具体生动。
              3、出示童谣:
                     ·自由读,大声读,拍手、跺脚都可以,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
                     ·读这些童谣,你有什么感觉?
                     ·你喜欢哪一首?看谁能最早把它背下来。
                     ·师生对背,配上节奏。
              板块三:母爱之“美妙”、
              1、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母亲给我的启蒙是什么?
              2、猜猜作者干什么。简介孙友田。
              3、出示《黑土地》句段: 将第一段与文中的“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对照读,将《大山欢笑》与文中的童谣对照读,体会母亲的启蒙,并进一步理解“月光启蒙”:母亲与月光之间有什么联系?
              4、呈现原文《月光母亲》片段,诵读:
              重播民谣:《月亮出来亮堂堂》,体会作者的怀恋与感激。
       四、拓展延伸,亲近民间文学。

【课堂实录】

月光里的歌谣 
——《月光启蒙》课堂实录

(注:课堂实录资料来源于网络 )

一、交流谈话,蕴伏话题。
       师:第一次见面,咱们聊聊,好么?知道我从哪里来,叫什么名字么?
       生:(看着课件投影的扉页念)江苏省吴江市庙港实验小学张学青
       师:听说过庙港么?
       生:(齐)没有。
       师:那我说庙港就在香港边上,你相信么?
       生:不相信。因为庙港在江苏,香港在中国的地图上是在很南面的。
       师:有道理。那我说庙港比香港还美丽,你信不信?
       生:相信。因为“庙港”这个地名好像是乡下农村的感觉,村庄里都是很美的。
       师:村子的景色,最原始的自然,所以美,对不?……能够根据已知的情况对未知的事物进行合理的推测和想象,这是智力结构中很重要的部分。没听过庙港,那知道苏州么?
       生:知道。苏州是个很有名气的城市。那里桥多,水多,还有苏州园林。
       师:听过苏州话么?
       生:没有。
       师:有个词语叫“吴侬软语”,说的就是苏州话温软,悦耳,想不想听我说几句苏州话?
       生:(好奇)想!
       师:就给你们说个吴地民谣吧。(板书:民谣)什么是民谣呢?
       生:流传在民间的歌谣。
       师:那么,民间是通过什么方式流传的呢?——口耳相传。什么叫“口耳相传”?
       生:就是说给别人听。
       师:(指着俩学生):我说给你听,你再说给他听,这叫——
       生:(齐)口耳相传
       师:上一代人讲给这一代人听,这一代人再讲给下一代人听,这也叫——
       生:(齐)口耳相传
       师:这首童谣,就是我小时候母亲说给我听的。耳朵竖起来,用心听,看谁能听懂。
              (师用苏州方言说,生没有听懂并大笑。师投影出示民谣:鹁鸪鸪,要做窠。早上做,露水多;点心做,热勿过;夜里做,蚊子多;想想还是明朝做。师解释:“点心”是“中午”的意思,“热勿过”是“很热”的意思。)
       师:民谣中的这种叫“鹁鸪鸪”的鸟,后来有没有做成窠呢?
       生:没有。因为到了第二天,它又会觉得早上做露水多,中午做还是热,晚上做蚊子多,就又不想做。
       师:如此,它又会等着下一个明天。叫人想起一句诗:“明日——”
       生:(接答)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师:这不是《明日歌》的民间版?但这首民谣,有没有直接说了这层意思?
       生:没有。
       师:就说了这样一种鸟,至于从它身上你能明白些什么,民谣中没有直接说,这就叫“含蓄”(板书:含蓄),又特别好玩,这就叫“风趣”(板书:风趣)

二、揭示课题,理解“启蒙”
       师:看老师写一个字(板书:蒙),这个字念什么?
       生:méng
              mēng
              měng
       师:“蒙”字什么头?
       生:草字头。
       师:在你们的印象中,草字头的字,多数跟什么有关?
              生:草,或者植物。
       师:对。这个“蒙”,最早的意思,就是一种寄生的藤本植物,缠绕依附在别的植物上,所以,“蒙”字有“覆盖”的意思。注意看,“蒙”字平宝盖下有几横?
       生:(齐)两横。
       师:对。记住了,以后写“蒙”字,里边有两横,它是一层盖在一层上面,所以是——
       生:两横。
       师:(板书:启)“启”是什么意思?
       生:开启
       师:那你想想,“启蒙”连起来是什么意思?
              (生一时语塞)
       师:打开了,那么,原先遮蔽的东西会怎样?
       生:看见了。
       师:对。“启蒙”这个词,从字面上讲就是这个意思:打开,使原先遮盖的东西得以看见。
       师:(板书:月光。月光启蒙,月光能启蒙么?月光又能启蒙什么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生齐读课题。)

三、整体感知,自由质疑。
       (师要求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生读,师巡视)
       师:到了高年级,读课文应该不成问题了,但这篇文章中的有些字,不大好读,容易读错,我请同学来读读看。(出示:“篱笆”、“时辰”、“混沌”、“筛大米”、“莲花落”。生读“篱笆”、“时辰”。)
       师:你的朗读和生字表中的注音有什么不同?
       生:生字表中,这两个字都有声调。
       师:对。这两个字,单个念的时候都有声调。但在“篱笆”“时辰”的词语里,要念轻音。
              (生齐读。)
       师:听过莲花落么?知道莲花落是什么玩意儿么?(生摇头。)
       师:读读课文中的句子,至少可以知道什么?
       生:莲花落是可以唱的,像歌曲一样的。
       生:莲花落是一种民间曲艺。
       师:说得好。“莲花落”又叫“数来宝”,早在宋代的时候就开始流传了。语言通俗易懂,在民间流传,以前叫花子要饭的时候常唱,后来发展成了一种民间曲艺。
              (指名朗读课文,在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主要写母亲在“我”童年时代为“我”吟唱民歌童谣,给“我”讲故事、说谜语,为“我”带来了童年夏夜的美妙。师相机板书:吟唱民歌、童谣,讲故事、说谜语。)
       师:再读课文,这次要求大家静静地读,边读边想:有哪些字词不懂,哪些句子你感到理解起来有困难?在文中做上记号,一会儿我们交流。
              (生默读,边读边做记号,师巡视,并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问题是好事。”)
       生:什么叫混沌?
       师:你把它放在句子里读出来。
       生:“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师:知道“豁然开朗”是什么意思么?
       生:就是一下子明白过来。
       师:那你推想一下,“混沌”大概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不明白。
       师:糊里糊涂,不明白的样子就叫混沌。在没有字典的情况下,联系上下文推想也是理解新词的一种方法。从混沌到豁然开朗的过程,就叫——(师指课题板书)
       生:启蒙。
       生:我不知道“黄河的故道”中“故道”是什么意思。
       师:知道故友的意思么?
       生:故友就是老朋友。
       师:对,原来的朋友,旧的朋友。故道就是原来的道路。黄河常常泛滥决堤,常常改道。黄河故道,就是黄河原来走的道路。
       生:“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这句话中的“长歌谣”的“长”是什么意思?“歌谣”怎么能“长”呢?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出示句子):这个句子中有两个“长”,第一个“长”是什么意思?
       生:生长。
       师:对。这个“长”是说他的家乡黄河故道边,土地贫瘠,各种作物难以生长。那么第二个“长”是什么意思呢?
       生:出现、发明
       师:歌谣,一般地我们不说“发明”,与哪个词搭配更合适?
       生:流传。
       师:好。产生、流传。这句话是说,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人,歌声不断。那么就干脆把这个句子直接说成: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流传歌谣。好不好?
       生:不好。好像读着不顺。
       生:我觉得用“流传”,感觉浮在表面,应该要有点深意,有点内涵的。
       生:我觉得用“长”字有一种韵味。
       师:这韵味,又在哪里呢?(生欲言而不得,语塞)“长”让人联想到“根”,你想想,这歌谣的“根”是什么?
       生:就是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人。
       师:棒极了。那根,就是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的人。再来想这个“长”字,我们说,这个人“长大了”、“长高了”、“长结实了”,“长”给你什么感觉?
       生:越来越大的感觉,好像很有生机和活力。
       师:对。这就是“长”字的韵味。“歌谣”与“长”字搭配,是一种陌生的搭配,写出了那个地方歌谣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也让这个句子带着一种诗性的美。
              (生齐读句子。)
       生:“小院里立即飘满了芳香的音韵”,怎么说是芳香的音韵?
       师:是啊,声音可以是轻的,响的,甜美的,温柔的,怎么会是香的呢?一个有价值的好问题。还有么?
       生:母亲不识字,怎么可能有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呢?
       师:不识字不读书,哪来的智慧呢?呵呵,我也在想。
       生:明明是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为什么题目是“月光启蒙”呢?
       师: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相当有意思,相信随着课文的深入学习,你们对这些问题会有自己的发现和理解。

四、享受美妙,体会“启蒙”
       板块一:夏夜之美妙
       师:课文开头第一句就写“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怎样的美妙呢?(出示句子: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
              (生自由读)
       师:读这段文字,你有怎样的感觉?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很美。
       师:美在哪里?
       生:很宁静,我感觉眼前出现了月光照着大地的情景。
       师:梦幻一样的,很诗意。那么就用我们的眼睛,用心灵来感受这夏夜的美妙。(配乐画面,师诵读后)把这画面映在我们的脑海里,通过我们的朗读把这夏夜的美妙传达。
              (生齐读,静美优柔地读。)
       师:课文中说,“这是孩子眼中最美的时辰”,仅仅是因为景色的美么?
       生:还因为在夏夜里,母亲为我讲故事,吟唱歌谣。
       师:母亲给我吟唱的又是什么呢?
       板块二:民歌童谣之美妙
       出示民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们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生自由念读)
       师:(指名读,读得响亮、铿锵)你来看,母亲是怎么为我吟唱这些歌谣的?
       生:用很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
       师:“三月的和风”什么感觉?
       生:轻柔的,吹在身上很舒服的。
       师:吹面不寒杨柳风,很柔,很温暖的感觉。小溪的流水呢?
       生:叮叮咚咚,很恬静。
       师:那么怎样来表达这种感觉呢?你试着读得轻一些,慢一些。
              (师领读一句,给予一定的节奏和速度。生跟读,有进步。)
       师:对,生活中的民歌,歌者就是编者,是边想边唱,边唱边想的。读时,要轻要慢,要柔柔的,有一种悠长飘逸、舒缓自由的感觉。
              (生齐读,有韵味。)
       师:读得已经不错了。你们想不想做童年夏夜里的那个孩子,听母亲来唱一唱?
       生:(热烈地)想!
       师:那就闭上眼睛。
              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母亲的歌声也飘出来了……
              (纯粹的无伴奏的甜润歌声响起来了。轻轻的,缓缓的,像月光移过篱笆与屋檐。孩子们闭上了眼睛,沉浸在月夜下的歌声里。此时,不光是学生,整个会场,就连听课老师恐怕也有那么一小会儿的恍惚。歌声戛然而止,学生却还闭着眼睛,似乎在回味。)
       师:什么感觉?
       生:很亲切。
       生:美。
       师:美就一个字。就像课文中说的那样——
       生:(齐读)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师: 刚才有同学提出来,声音怎么可能是香的?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因为母亲的声音是温柔的,好听的,所以就香了。
       师:既然如此,那就干脆说她声音温柔啊。
              (生静默思索。)
       师:这个问题有点难。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想——文中有个句子说,“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那就意味着什么?
       生:那个地方长不出东西,很苦。
       师:意味着在那个地方生活,需要比别处付出更多的汗水。艰辛的付出,换来的还只是“清苦的日子”。母亲忙完一天的活计,可想而知很劳累。劳累之后干什么?(引生齐读——
       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师:没有怨言,没有愁苦。洗去劳累,换上一天的好心情唱歌谣。再来看,她唱的是什么?(引生齐读—— “月儿弯弯像小船……再盖南楼遮太阳。”)
       师:守着一方贫瘠的土地,不能去远方,不要紧,谁带我们去呢?
       生: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可以带我们去。
       师:多么奇特的想象啊。日子清苦,住不上瓦屋新楼,不要紧,谁给我们盖啊?
       生:凤凰。
       师:传说中的凤凰是一种怎样的鸟?
       生:吉祥、太平,一种喜庆的鸟。凤凰到,吉祥到。
       师:是啊,喜庆的凤凰帮我们盖了那么多楼——
       生:(齐读)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师: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生:勤劳的母亲,任劳任怨。
       生:以苦为乐。
       生:对生活充满了热情,觉得日子会越过越好。
       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师:在苦难的日子里,能对未来始终抱着热情,怀着美好的向往,这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的精神底子啊!所以,这样的芳香的音韵,不仅香在院子里,也香在我的心里。
       我们知道,声音是无形的。作者是怎么来写出母亲声音的美妙呢?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芳香的音韵,什么器官可以感觉到?
       生:皮肤可以感觉和风,耳朵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鼻子可以闻到芳香。
       师:是啊,不同的器官不同的角度,写出了同样的感觉——母亲声音的美妙。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生再读句子。)
       师:童年的夏夜,有这芳香的音韵相伴,怎不美妙呢?所以,课文开头就说——
       生:(齐)“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师:美妙的还不仅在那些民歌。你再来读读这些夏夜里的童谣:
       出示: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师:三首童谣,自由念,可以拍手,可以跺脚,可以拍桌子,甚至可以叫着喊着读。觉得怎么读畅快你就怎么读。
              (生自由读,跺脚的,拍手的,边读边做老鼠啃锅沿动作的,不一而足,气氛活跃。)
       师:这些童谣,念着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有旋律。
       师:我知道你是说这些童谣读起来有一种内在的节奏,我们可以合着一定的节拍读。
       生:我觉得很有趣,很幽默。
       师:有趣在哪儿?我们来看“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老鼠最怕什么呢?
       生:猫。
       师:让它别急,可抱个狸猫来不是让它更急么?特别好玩。
       生:读起来琅琅上口。
       师:你知道为什么上口么?
       生:因为三首童谣都是押韵的。
       师:对。你来看,“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山”“蓝”押韵,“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台”“来”押韵,“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哭”“屋”押韵,“笑”“轿”也押韵。
              喜欢么?喜欢就把它们背下来。
              (生自由练背,兴味盎然。指名背。)
       师:这些童谣有一定的节奏,你喜欢让这节奏慢点还是快点?
       生:快点。
       师:对,童谣与民歌不一样。童谣是活泼而明快的,节奏明快些更好。
              (师生打起节拍齐背童谣,其乐融融。)
       师:这童年的夏夜,有这节奏明快,幽默风趣的童谣相伴,怎不美妙呢,所以,课文开头就说——
       生:(齐)“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板块三:母爱之美妙
       师:作者说,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给我的启蒙是什么?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读完这一段,请你猜猜,作者是干什么的?
       生:诗人,因为他说,“母亲让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了诗歌的王国”。
       师:这篇文章的作者叫孙友田(板书:孙友田)可是,我要告诉你们,孙友田是个煤矿工人。(生惊讶不已)在你印象中,煤矿的工作是怎样的活儿?
       生:在地下挖煤,非常辛苦,很脏,我看到电视中的煤矿工人脸都黑漆漆的。
              生:还很危险,因为煤矿中经常有事故发生。
       师:说得不错。孙友田怎么会从一个煤矿工人成长为一个诗人的呢?我们来看看他的散文《黑土地》。
              (出示《黑土地》片断:
              白天跟师傅下井劳动,头顶一盏矿灯,像黑色的鹰衔着一粒光芒,在丛林一样的支柱间飞翔。晚上,就把井下的感受变成诗行。
              ……
              我写《大山欢笑》:“万年煤层打个滚,/一山乌金往外冒。/黑宝石,往外跑,/满山满谷金光照。/一路大声喊:/我是煤,我要燃烧!”
              ——孙友田《黑土地》)
              (生自由读。)
       师:这是节选自《黑土地》的两段文字。读第一段文字,再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你发现了什么?
       生:母亲的工作很辛苦,儿子的工作也很辛苦。但他充满了生活的热情,说自己“像黑色的鹰衔着光芒”,很有豪情。
       师:说得好。我是煤,我要燃烧,这是一种怎样的热情啊!
       生:我觉得作者特别像他的母亲: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给我唱歌;我白天下井工作,晚上,就把井下的感受变成诗行。
       师:真好。你在《黑土地》里看到了母亲的身影。我的生活热情必定是受了母亲的影响。
              第二段文字是一首诗《大山欢笑》,是孙友田的代表作,读读它,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自由读。)
       生:很顺口,押韵的。
       师:像什么?
       生:像母亲给“我”念的那些童谣,琅琅上口,明快,流畅。
       师:是的,《大山欢笑》里有童谣的影子。所以说,月光启蒙,实际上是说母亲在“我”童年时代,不知不觉中,给“我”播了一颗爱的种子,一颗诗的种子。这《黑土地》,就是那些种子开出的花朵。
       师:刚才有同学说了,明明是母亲的启蒙,课题为什么叫“月光启蒙”呢?你觉得,母亲与月光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生:月光是柔和的,母亲也是很温柔的。
       师:月有光。我喜欢看月夜,看月色不分贫富贵贱,分摊给每家每户,照亮了大地。母爱有光么?
       生:母爱也有光。母亲在清苦的日子里为我吟唱的那些民歌童谣,让我知道了面对艰难困苦,也要充满热情地生活,永远有追求。
       师:说得真好。母爱有光,母亲为“我”点了一盏心灯,照亮了“我”以后道路。
       师:月光无声。母爱呢?
       生:母爱也无声。母亲用唱民歌童谣的方式给“我”教育。
       师:还有她自己,那份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就如唐诗中说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谁说不识字的人就不智慧呢?童年的夏夜,有这如水似光的母爱相伴,怎不美妙呢?所以,课文开头就说——
       生:(齐)“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师:这篇文章原先的题目就叫《月光母亲》。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母亲年纪大了,患了老年痴呆症。他在《月光母亲》里是这样写的:
              (师伴乐诵读,母亲苍老的形象与年轻时为“我”唱歌谣的画面同现:
              我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慈祥,和蔼,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道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在《母亲》的音乐中,全场宁静。有晶莹的东西,在一些同学和老师的眼里滑淌。)
       师:岁月如尘。多少往事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然而,母亲在月夜里为“我”吟唱的民歌童谣,却依然鲜活在“我”的记忆里,一声声啊一句句……
              (歌声再度响起。师轻轻吟唱,全场师生跟着轻和……)
       师:在岁月的流里,有些东西会消失,比如母亲会老去,“我”也会老去。但有些东西,在岁月里沉淀,比如,像母亲这样的歌声。

 五、拓展延伸,亲近民间文学
       师:母亲不识字,却有智慧和才华。母亲的魅力,来自民间文学的魅力。民歌童谣是民间文学中一颗璀璨明珠。上课开始时我给大家说的是一个吴地的民谣,那么,在张家口的土地上,一定也有这样的民歌童谣。课后搜集一些,与同学们交流。请班长将同学们搜集到的制成小报,寄给我一份。我相信,张家口的土地上,既长莜麦与口蘑,也长智慧和才华。我期待和你们一起来分享。下课。

【回音壁】

版主 柠檬的心 记录整理
3月21日

柠檬的心

       一路的焦急,公车上的晃荡,都不及心里的期盼。错过了商老感人的讲话,错过了几位选手决赛时的风采,却不想错过小青的课。到了会场,看见兔兔在打电话,忙不迭在她面前乱晃,可她的眼神却直直越过了我,投向远方,估计是忙得紧了。
       小青——从这到月亮那里
       进场后,就见小青在台上与学生交谈。早在苏州学习时,就深深为其睿智和沉静所折服,后至运城,第一次见台上她,灯光下,讲着支教,讲着那个团体……
       这次开头是口耳相传的吴地民谣,我能听懂些,却不确定,上海学生居然不能用方言读民谣,小青倒也不急。字词的溯源,母亲的歌声,现实生活与想象生活的交织,作者煤矿工人与诗人身份的差距,还有那令人佩服的问与解,如此不露痕迹。资料的拓展,让孩子对文本有了更好的理解,而这都源于教师的分析把握,更难得的是,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似乎就是那么柔和的月光,浅浅氤氲,把作者对童年的回忆和对母亲的感情糅合在一句句民歌童谣中。尽管还觉得文后对母亲现状的阐述与整体的气氛不协调,带了一份残酷和遗憾,但孩子毕竟以后对美对文的体会该有了另外的角度。这样的课给孩子足够的广度和深度,让想象驰骋,让好奇心深掘,这样的文本已经不再是油墨已干的画,而是一条注入了声色的浩荡河流,彼此有激荡有冲撞,有新的体验注入,有新的想法迸发。
       真实的课堂,也是我所期待。朋友不时发信询问,生怕带病坚持的她有何差错,可是这些又怎会难倒她?最后一天,见面点头,有时欣赏就是一种美丽。

【评课互动记录】

王荣生的点评:
       从课的流程看,简案看不出名堂,现在听明白了。这里分两大部分:第一是初步理解课文,从民谣入手,字形——启蒙意思。而后是字、词、学生读文,初步概括。第二部分是体验。
       第一部分是了解课文,老师讲学生读,问题到解答。
       第二部分是体验,从背景介入,童谣……联系。
       一步步看,每步都有东西。这里的很多点,要注意点与点的关联。每个环节都充分打开。建议从关联性的角度看。
       第二块是体验。两个细部值得老师进一步来研习。学生问问题,问了六个。老师有的查理了,尤其是长……长……。没有处理的是芳香的音韵,月光启蒙。了解是体验前的环节,是启动的环节。从后面的体验看,了解是对文字的内容掌握。体验是读者(学生)的感受。这里利用了很多外加资源。老师可以做研习的包括歌声,运用学生资源,让他们拍手跺脚,在音乐声中读,老师的唱。对课文的体验往往要运用外部资源。
另外,感到印象深刻的就是体验和理解。很多人理解为学生自己读读,简单等同于朗读的感受。这里学生活动、情境、体验达到了自己反复读不可达到的深度、厚度。老师在过程中有必要的阐述式的解释。起点是芳香。围绕问题阐述。体验和理解深入,情感与认识是交互的,统一在一起。
       第二,老师对作者的介绍也值得注意。很多老师为了介绍作者而介绍,这是介绍时机与侧重点,与理解文章的感受关联。阅读即使一种体验,提供看课的思路。

       台下老师问:散文在教材中比例大,甚至是散文的天下,怎么教?
       小青:我也不知道怎么做,这文章是两年前研究的,我反复读,这里的民歌和童谣打动了我。我重点处理民歌、童谣部分。教字从启蒙开始教,识字教学中能对汉字文化了解。汉字对孩子们来说不是冷冰冰的一笔一划。而是有翅膀地飞到心中。关注汉字文化。

       朱自强在点评下午的课时,也说到了她:
       张学青抓散文也非常巧。儿童文学与语文不同的是,自己要喜爱文学,进入到文学世界中,掌握理论。听张老师课时,“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如果从诗的语文来说,从抒情散文来看。歌谣不长五谷,却长歌谣,有价值,能生长。五谷杂粮对人珍贵,歌谣也是,同样位置上的特点。
       为什么是芳香的音韵?老师也抓住了有些陌生化的修辞,其实是比较典型的诗歌修辞,孩子们很敏锐,为什么是芳香的?花丛的芬芳会飘过来,这样讲为什么在形容歌谣时。通感的修辞。把人的听觉转化为嗅觉的感觉。文学的修养在语文教学中,在中学,都会让我们看到很多,如果不了解会看不到。

【名家看点】

沿着语言的河道我们可以走多远 
徐冬梅

       和小青见过几面,几乎没有说过话,印象中的她是沉静而矜持的。后来不断地在网上、刊物上读到她的课堂和其他一些无关教育的文字,还有随性的一些跟贴,觉得她其实内心是坚定和炽热的。我特别认可看云的一个看法,一个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教好书,写好教育文字,就应该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多读一些高品质的闲文,拿起笔来写一点给自己看的闲文。小青就是一个这样的为数不多的小学语文教师。从我读过的她的不多的文字看,她的阅读有一个比较丰厚的“底座”,她一直坚持独立思考和自由言说,她有一些视野开阔、诚挚深刻的朋友。更重要的,她有一颗清静而又精进的心,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奋进的同时,她努力探索带领学生进行大量的高品位的课外阅读,她关注儿童阅读的进展,她为孩子们找寻选编用于晨诵的童诗,她带领孩子们共读一本本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

       因为教学和研究的关系,我反复研读了她近年来的几个课例,从04年的《隔窗看雀》到05年的《爱如茉莉》到06年的《月光启蒙》、《夏洛的网》到07年的《开天辟地》《鲁滨逊漂流记》、《灰椋鸟》,我有强烈的喜悦和欣赏,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师。

一、回到“本文”——从语言出发,流在语言的河道里

       新课改以来,针对以前的语文课往往上成单纯的语言训练课,课堂信息量小,忽视儿童的生命体验的状况,很多教师开始尝试把更多的课程资源引入课堂。同时,由于近年来,儿童阅读推广渐渐得到承认,形成声势,儿童阅读丰富的课程形态逐渐也影响了小学语文的阅读课堂。阅读课堂变得越来越丰富甚至繁杂,信息量越来越大。因此去年引发了我们是要“繁而杂”的课堂还是“简而实”的课堂的讨论。

       其实课程是课程,课堂是课堂。我们在关注和研究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经典的阅读,建设我们的儿童阅读指导课程的同时,仍然应该关注阅读课堂,在这里,这个课堂指的是传统意义上的精读课,一个精读文本怎样教学,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儿童语言和精神的成长。

       仔细考察现在的精读课堂,突出的问题往往是教师还没有引导儿童读好“本文”,就急急忙忙引入过多的课程资源,拓展发散了。小青的课是干净的。她的课往往从语言出发,整节课不枝不蔓,她总是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复现文本的情境,让学生在母语的怀抱,浸润在母语的芬芳中,感受到母语的流动。

       她每节课的课前谈话和导入都非常有意思,看上去简单有趣,其实匠心独运,暗藏机关。她往往从“本文”中非常重要或者有特点的语言现象出发,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例如《隔窗看雀》,她从写“雀”字导入,既提醒了学生写这个字应该注意的问题,上面的“小”不应该有钩,同时又教了学生“隹”这个偏旁,又自然地引入了课文。真是“一石三鸟”。

       《开天辟地》的课前谈话,是玩对对子,学生玩得开心,又是语词的积累,还是这篇课文中最重要的语言现象——对偶学习的一个预热。导入新课部分,她设计的是“认识对偶”,她通过两个句子让学生认识和掌握对偶这种语言现象的基本规律,同时她认识到被学生理解的理性的语言知识的能产性,不避向学生讲解语言概念和名词。

       《月光启蒙》的交流谈话似乎是随意而谈,然后她用苏州话给孩子们念一个吴地民谣。这个谈话蕴伏着本文的核心话题——民谣,通过简单的随性的谈话,把民谣的流传方式、基本特点传达给了孩子。

       这样的入口,既新鲜又有趣,这样的导入让学生直接沿着语言的河道进入了文本,是积极有效的。

二、回到“本文”,回到童心——让语言的河流着床

       一节阅读课生动有致,怎样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体会文本的美妙是关键。而要把儿童带入文本,也就是要在课堂为儿童设置一个强大的磁场,这个磁场要求教师找到文本的节律,复现文本的情境,并通过各种方法让这种语言的河流,文本的节律流淌在、奏响在儿童的心灵之床。

       小青的课堂从不枝蔓。她的课堂往往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其实也是文本的主旋律或者说是主题来展开教学。例如《隔窗看雀》,她引导学生体会麻雀的“忙碌”和“普通”,理解麻雀的“不羞愧”“不自卑”;《开天辟地》她让学生自己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在教学中重点导读“开天辟地”,感受“盘古的神力”,导读“化身万物”,体会深化丰富的想象力。《月光启蒙》则是重点引导学生享受体会夏夜、民歌童谣、母爱的美妙。这些教学的主题,既是对文本的内容的概括,又充分考虑了这些文本的体裁特点。《开天辟地》是一篇值得从体裁教学上认真研究的案例,她教出了神话的神韵,《隔窗看雀》在散文文体的教学上也很有特点,从文本意趣的领略到文本结构的揣摩到语言的体会,都见功力。

       如果说找到主题不是很困难,很多老师还可以达到的话,复现文本的情境是真正体现教师文学功底、人文底蕴和语言表现力甚至更多综合能力的地方。正如赖配根、干国祥等老师所说,小青有“唤醒”文本的魔法。她带领学生根据不同的文本
采用不同的复现方式,让学生走进文本的境界。《月光启蒙》的情境构建是最见功力的,民歌的吟唱、童谣的诵读、作者相关资源的引入都是在帮助学生进入语言的河流,体会文本的情境和作者的情感。更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小青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景最重要的手段完全不是外在于文本的,她采用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还是对语言情境的复现,她通常带领学生通过朗读、细读、想象、迁移等等方式一步步踏进文本的河流。

一个不成熟的老师在设计教学时,往往容易重视文本的内容和结构,而忽视儿童的感受和体会。其实阅读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体验的过程,真正被学生感受、体验到的才是有效的文本内容。而学生初读文本以后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可以到达什么样的层面,怎样才能将儿童的阅读引向深入,让语言的河流引导到更远的地方,是教学设计重点要考虑的问题,是一个教师真正显示功力的地方。

       小青非常重视学生在阅读之中的感受,她往往在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之前,首先让学生谈谈初读课文以后的情况。例如在《隔窗看雀》中,请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想法或者疑问,并且说,初读的感受是原生态的,是非常宝贵的,学生交流了不少自己的想法,特别提出对课文的不理解,作者为什么把麻雀写那么好呢?《月光启蒙》中教师在深入学习文本前,也让学生质疑,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了解了学生阅读后的状态,为后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准备和铺垫。
抓住文脉,复现文本的情境,尊重儿童的阅读体验,让语言的河流在儿童的精神之床上流淌,语言在天然的河道里,这是阅读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小青做到了。

三、拓展延伸——把儿童生命的河流引入滂湃的江海

       萨丕尔说,语言是一个民族最深刻的思想和感情的形式外衣。也有语言学家说,语言不是外衣,也不是工具,它就是本体性的存在,它就是我们自己。但无论如何,语言不单纯是工具,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我们的母语。

       母语教育是儿童精神实体化的最重要的途径,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通过语言学习把儿童的精神之流引进文化的洪流,把儿童生命的河流引进澎湃的江海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我看得出小青的努力。几乎每节课的设计,它都有一个重要的学习,在基本完成文本的深入阅读后,都会有拓展延伸部分,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走进文化,走进生活,实际上是对文本的一次更深的学习。《隔窗看雀》中,她用精巧的设计,让学生认识到可以做大鹏,也可以做麻雀,但无论是做大鹏,还是做麻雀,应该都能以理解、欣赏的目光去看周围的事物。《开天辟地》中,她设计的拓展延伸既让学生体会了开天辟地的文化精神,又通过“盘古羊绒”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当代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的很多细节更是体现了小青对于化育新人的期待和真诚。在《开天辟地》的拓展延伸环节中,她让学生回答,为什么盘古的故事能够流传这么广泛,除了他的神力,还可以看到什么,一个学生说:我在盘古的身上看到了盘古为人类无私奉献而捐献自己的身体,舍己为人.其实这样的话从学生口中说出来并不稀奇,我们的教学中,我们的生活中,太多的假话、空话、套话,我们容忍了,小青却不能容忍,她说:“他有自我牺牲精神,但是请你注意,他化生万物时还没有人类呢。请你把舍己为人这样的词,收回去吧。”

       有这样真诚的老师,沿着语言的河道,孩子们走到多远的地方都可以。

       不煽情,不做作,有真诚、自觉的思考,热爱母语,热爱儿童,我相信小青也可以走得很远,祝福她,祝福所有走在探索之路上的小学语文教师,也祝福我们的母语,祝福我们自己。 

2008年3月1日于北京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