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点灯人教育资讯

【第六届阅读论坛】一水护田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5-09-29 11:28:19

这次论坛,重见老朋友,尊敬的师长,还有新朋友,很充实的三天……
也写一些自己的所见所感,留下些痕迹……

一、关于讲述

       开幕式后,是讲述大赛,这次我有幸成为教师评委,与选手的距离近了。
       讲述,在我看来是将故事完整呈现,用老师的神采和心,用语言和非语言演绎,让孩子亲近故事,想象故事,享受故事。
       第一个老师讲《小狐狸买手套》。也曾经给三、四年级孩子讲,他们听时表情不断变化,我的心也随之起伏。当小狐狸伸出了自己原来的手,甚至有孩子惊呼起来。此时的停顿是可以的,孩子们可能在心里有各种猜测,又是不忍又是担心。
       梅老师说:当小狐狸将真实的一面呈现时,却也得到店主人的真实。
       我想,这是无意中对世界的信任,而人回馈的也是善意。孩子们对人可怕的担心变成了释然后的轻松,而后在矛盾中获得对真的理解,对善的阐释,美好的高潮,就在传递中得到。
       本是绝佳的文本,可惜老师戛然而止,换做了其他故事的引入。就我作为聆听者而言,心里暗恨,老师又在留悬念,又在吊胃口……虽然导读任务完成,可是故事残缺,总是让人遗恨。
       第二个老师是《全都有名字》。老师在介绍主人公小乌鸦时,开始就给他贴性格标签。她讲的是桥梁书,可能也占了模糊概念的便宜,里面其实还是插图多多。既然规定是文字书,其实更希望老师能用文字和情节的展现,来表现故事的魅力。否则,图画依旧是桥梁,想象空间依旧固着在画面上。       
       当然,这位老师的演绎水平很高,绘声绘色,人配上图,是听故事者的福音。
       梅老师点评时,倒是又有些双关,不要急着给孩子起名字。
       我想,名字其实也是一个象征,融入一个团体,感受和表现自己真实的存在。这次讲述传递的是形象化在故事中的重要,而与孩子的生活相连,说的是孩子的语言,也是这个故事吸引人之处吧。
       第三位是《小狐狸阿权》,吓了一跳,居然与第一位选手一样。老师一开始,就是一段很哲理的话,大意是每个人都渴望爱与被爱,需要温暖的友情。然后是新美南吉的介绍,之后告诉孩子们,这是一个凄美的童话故事。
       故事这才开始讲述,孩子们会不会有点焦躁?当然,老师的讲述很入情,她的语言和肢体语言都在全方位提供信息,而且音乐一段段非常精心搭配。
       故事的确是好故事,连梅老师也说被感动了。只是我却隐隐有些担心,要是一直是这样的基调,孩子对安静和悲伤的理解会不会淡化。情节的推进很快,老师几乎没有什么停顿,对孩子们内心的冲击会过大吗?
       文学在心里究竟怎样才能入味?讲述时,也要关注孩子的表情和承受,我更希望看到老师本真的深情舒缓的讲述,甚至眼光中还泛着泪。讲述也是有情绪的,有时这也是孩子们进入文本的途径。
       梅老师点评时说到了文学的象征,他说不要匆忙地、慌忙地、草率地扣动扳机。这也是现在慌乱、没有智慧的大人阻碍了孩子的成长。(自此,扣动扳机成了本次论坛流行语。)
       第四位选手讲《马提与祖父》,这是知道情节但没有全部读的书。讲述者衣着素净,处理方式也是如此。我喜欢她干净地介绍人物:马提,7岁小男孩……最爱的祖父。然后开始情节展开,她真实、自然的讲述,并摘录了其中爷爷的几句话,意味深长。
当马提把爷爷吸进鼻孔,我眼眶微微有些湿润。打动我的,不仅仅是生死离别,祖孙之情,而是面对死亡的态度和纪念亲人的方式。每次看到关于死亡的书,很多都是告诉我们如何看待和对待死亡,经过一些自然的处理,让当事人有种仪式真正与去世的人告别,重新生活,这是非常重要的。
       梅老师点评时讲到了整本书中重点选择的问题,比如穿过向日葵林子、一起看日落的重要性,定下温暖、明亮的基调,而后看爷爷慢慢变小。人啊,讲述的时候被讲述。
       第五位,我们笑称是最像老师的老师。随着她慢慢讲述桥梁书《一百只海龟》,我发觉她选了不错的文本,也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阐述,很符合讲述的要求,而且我们也陶醉在她的嗓音和从容不迫里。
       “只要有生命的存在,下一个故事就全开始。”
       最后一个老师是《海的女儿》,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文本,很经典,也很凄美。老师的表演相当到位,不论是腔调嗓音还是面部语言肢体动作。各方面素质都很出类拔萃,最后成了特等奖。
       梅老师说,讲述的人要有文学的心,童话的心,了解、理解了文学,再选择叙述重点,那些地方就可以尽情表现。
我想,讲述人不仅要通透书,更要了解讲述对象,并适当控制也要适当表现,才能让一个故事进入孩子的心。钦佩这些选手们的勇气,在吹毛求疵的时候,还是敬佩他们的基本功和表现。今后,基调的变化、对书中重点的把握、演绎的方式,或许可以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

二、关于阅读课堂

       郭初阳的现代诗教学我很期待。读过他的《言说抵抗沉默》,对他的课堂风格有所了解,在我看来,虽然他是初中老师,虽然还记得他当年不认可小学老师教学,却不得不佩服他。很希望教师中多这样一些书痴,不仅突破自己,而且带给孩子思辨、警醒。
       昨晚已经听沉砂说过大致思路,自己也在课堂上跟着老师的问题在思考。现代诗的确比古典诗歌少了很多意象的局限、格律的规定,也因为诗人的视野宽广和思想的多元,让诗有了各种可能性。
       老师让学生的读与背,不仅仅是一遍遍重复,是每个人心中理解的反馈。他的朗读指导与学生的朗读特色结合,不着痕迹地推进话题。
       从用图形来探究文中的关系,清晰描写对象和主体,是模糊到明晰的过程。这里是直面分析,知道三角关系,而后是分小组取名。
       小组建设和课堂轮流答,一直是我所欣赏的。孩子们在安全但是又有挑战性的环境中进行讨论,而不是一对几个的问答,每个人都有分工或者说是机会,这样也就随时在待命和聆听,这是主动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好形式。
       结果很多,但在前面要求尽量推陈出新不与其他组重复的前提下,距离还是有好几个。随后就是分小组来讲述自己组的观点,通过阐述,果然比干瘪简洁的题目多了些厚实的思考。物理、心理距离的呈现有些麻烦,但是仅停在距离的话,是还不够。
       在郭老师后来的讲座中,才明白小学的孩子多数关注距离,而中学的孩子更注重关系。这也是童年期孩子和青春期孩子的区别吧。
       当然,在郭老师的备课中,还有对云的意象的阐发,对初恋的回味,对分行变化的意义,甚至到了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他人冻结了我的可能性。
       随后他讲了自己现代诗的教学。一课分为两部分,老师讲,学生也讲,老师的内容固定,学生可以任选题材。这是一个很in的教师,也是一种充满思想的老师,很喜欢这样的课堂:学生在思,教师不是在问,而是在引导、在质问、在等待、在激发……所以,学生对诗歌的亲近,就在不断咀嚼中,得到到了诗意的心情与批判的眼光。当课堂不再是老师主导,而是引导着孩子们都参与思考,懂得在略有压力的课堂中去阐述、去聆听、去比较,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只是提问时间太少,否则真想问他:你如何选择这些诗?你讲诗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我们到这不就是来学习吗?因为这是一个读书太多太狠的老师,只能是特例,几乎是易于模仿一节课,却无法复制他背后的支持与努力……
       蒋军晶,可以说是我们浙江教师的骄傲。第一次听他的课,是月光曲,而后是几次读书会,而后是去年到北仑来上过的《趵突泉》。他是我很感兴趣的教师,总是会在他的课堂上找到整体的把握、细节的突破,老师的设计并不华丽,却总是让人感受到学生的进步。
       只是这次,我竟没有在他的课堂上再次感受到以往的惊喜。
       可以理解以前重读对孩子阅读的意义和帮助,能看到前一次并未注意的地方,越读越深入。
却不能理解在把印象中狐狸与书中狐狸进行对比后,再分组讨论几个动物,再找出相同处的意义所在。
       其中值得一提的,还是老师亲近学生,让他们充分讨论,并在分组上力求同一对象互相碰撞,再对不同对象互相介绍,这对孩子读书的要求有一定作用。
       幸而,我虽然不能从课中得到教益,却从他与老师的对话中,依旧感受到这位老师的热情与智慧。
       他在乎孩子们的感受与想法,尽管学生小组讨论费时多,又不具有舞台效果,听孩子们的想法,这是读书会最有魅力的起点吧,也是蒋老师的动力所在。
       他力求给孩子们课堂上的安全感,也激发孩子们表达的欲望,但是是在静静思考后,认真读书后。
       老师诱导孩子爱读书,老师引导孩子会读书,这也是两位智慧的,不断探索的教师给我的启发。
       梅老师对蒋老师的点评算不上犀利,道出了现在老师喜欢提问——表扬的状态,他很希望孩子们对文学的问题、人生的问题等,能有郑重的态度,认真讲话,思考后讲话。而老师们则要看清楚、理解好,再把文学带给孩子们。他们可以接触感受文学,更重要的是讨论、批判文学。
       变化,我一直在期待变化,不仅是内容与形式上的变化,更有老师教学观的变化,就如演员总在用角色做突破;观察,我也尽力在观察,执教的老师是否建立了文本与学生内心、生活的关系,给孩子们选择、反思、交流、调整的机会,并在其中注意孩子们的理解程度、思维状况,并给予积极、全面的反馈。
       在我看来,这样的课才是真正在为孩子们上,真正和孩子们在一起的表现。

三、走辛苦路的人

       我觉得自己还是
       选择走辛苦路的人
       至少我走了辛苦路
       都是我自己要的
       走完了之后
       觉得自己有收获
       挺好的
                     ——张艾嘉 

       一个月前,在两个活动中左右为难,最后还是选择了有我熟悉眼神的常州。
       当时虽说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更多想的是,此次与一年多没见的朋友相见,多有诱惑力的。朋友短信飞来飞去,巴望着见面的时间。
       上午终于把班级和课安顿好,匆匆奔往宁波坐车,一路颠簸,还错过了两点的车,待到龙城常州,已经八点左右。

       路上遇到了扬州一大学老师,说是带小学语文教师的,这次来亲近母语学习。而她问我,为什么会这么远单身赶来,而且不止一次?

       我淡淡地说:是徐老师对母语这份情意和责任感,是专家们的信念和学识,是参与者的朴实和热情,总让我能感受到温暖的力量。

       到了宫苑宾馆,沉砂已经帮着拿了房卡。我们的房间,也渐渐热闹起来,那一张张或清瘦,或憔悴,或红光满面的脸,都是那熟悉的笑容。

       那一夜夜一日日,与晓语抢着看台版龙应台小说,与他争辩阅读的目的与方式;与沉砂聊工作,为起起落落慨叹;与河北的胡老师聊幼儿教育,看年纪轻轻的他,如何做中外童话的比较;听安徽的朱校长说铜陵的均衡教育,听他对教育的热爱;听吴江的小青说教师专业发展,为芷眉获得学校无条件的支持和保护而羡慕;听远来访友的佛衣谈佛论教,跟着一起走天宁寺;听雨露与鱼儿说儿子的教育,争论艺术教育与个性发展,还有诗意智慧、能让人安静的季祥珍,那一个个热心的家长……

       回想起来,我那么急切地见到他们,不仅仅想念这群热爱儿童文学、关注孩子的朋友,他们跟我一样不拘泥于教材,想探寻一条阅读之路……眼望同一个目标,殊途同归。每年一次聚会,成了生命中的盛宴。论坛短短几天,俨然成了我们的相互取暖的时刻。
       更因为几年的坚定后,我们有时会在低处荒废着生命,在周遭人并不热衷的路上寂寞行走,甚至有时自己也会怀疑和失落,但是又不愿让自己也沉沦世俗。因为在乎孩子,所以着急,因为在乎课堂,所以学习,因为在乎教育,所以痛苦。
       我们身上不止是傲气吧,更有对文学的敬仰,对课堂的重视,对梦想的热望,才让我们依旧能认出彼此,能在一次次言说中轻易就找到共鸣。

       周日中午,听完保冬妮的原创书报告,我的眼睛有些湿润。记得第一次上海见她时,接过《超级宝宝》杂志,那时有点对原创书排斥,觉得粗制乱造,也没仔细读;第二次在扬州见她,觉得她开朗得有些过分;这次知道她原来是六十年代的女子,却兢兢业业在创作,在用自己的心写中国人本土的故事,不管是对死亡的轻轻触碰,还是对那些穷苦孩子的怜惜,都是那么的真挚,真是有美丽表情的女子啊!不禁为自己的草率判断而愧疚,喜欢我们一直在努力……

       岳乃红老师也是在北仑第一次见到,她上《夏洛的网》,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徐老师和岳老师,从此对“亲近母语”充满了尊敬。她的静悄悄的成长,不正是一次真正从泥土开始的旅程,看着携手的几人,能想象三年来一本本书,一张张阅读单,一次次活动的心血,这是坚持的力量,也是成长的过程!

       很幸运,蹭中饭的时候蹭到了徐老师的桌上。那一个个在台上镇定自若的人,何其的亲切。想起几次见她,总是匆匆。这次在桌上,她还是如几年前的咖啡店一样,讲着自己的愿,说着自己的信,而我们需要的,就是行动吧。

       喜欢中国的文字,却不曾钻研;喜欢中国的诗词,却不曾深入;喜欢儿童文学,却不曾持久。

       我只是行走,不曾驻足,挖出一口甘泉。
       散席后,与沉砂和月落再见,看着她们走远。

       闲步走在常州热闹的街头,走到瞿秋白的故居,本想趁半小时的空来瞻仰一下,却见铁锁把门,只得匆匆离去。

       一个人坐在车站,拿着书却很笃定。
       这次没有热切的拥抱,没有温暖的牵手,更没有依依不舍的离别,我悄悄地离去,带走了一份坚定。

       也许我们都长大了,也许感情了然于心,潇洒挥手后就淡淡分离,报声平安,更多的,是并不依赖对方的清亮目光。
       我们都是走辛苦路的人,只有在风尘仆仆后再等待,等待相逢,继续默默相伴。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