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点灯人教育资讯

【第一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 中国教育报:让孩子学会轻轻地呼吸 “亲近母语”随想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5-10-08 14:39:30

摘要:作者:赖配根

  “一个希望优秀的人,是应该亲近文学的。”一个作家说。

  “一种好的语文教育,是应该有谬斯心性的。”我说。

  但是,多少年来,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育,不是与文学亲近而是与文学为敌。一提起语文课,我们就会想起“文以载道”,想到标准的“中心思想”,想到刻板的说教。趣味、想象、愉悦等与文学相关的东西,统统被赶出语文课堂。美国诗人惠特曼在他的《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中写道:“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与文学为敌的语文教育留下的将是缺乏想象力和没有趣味的一代。

  语文,应该让学生的精神浸在“文学的蜜罐子”里。但奇怪的是,许多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者,明确提出课本不能多选美文,而把所谓的思想健康等标准摆在第一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许多教材或学生课外读物都要选唐代张俞的《蚕妇》(昨日入城市),因为它“揭露了封建社会劳动人民惨遭剥削的悲苦命运”(然而,细究起来,其中透露出的主要还是对城市的仇视心理,这在今天是否值得宣扬是需要斟酌的),尽管在艺术上不过是平庸之作。每个学科都存在德育的问题,但语文课毕竟不是思想政治课。今年9月,在扬州召开的首届中国儿童阅读教育论坛上,“亲近母语”课题主持人徐冬梅说,语文课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总喜欢“贴标签,说教”,既没有多少感染力量,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实际上,语文课的人文功能和教化功能,主要应是通过对美文的阅读、欣赏来完成的。“我们编的《亲近母语》自读课本,文学性作品占了79%以上。比如关于美德教育,就说乐于助人吧,我们不是选那些说教的文字,而是精心选了前苏联作家叶·佩尔米亚尼写的《皮巧根桥》。这是一篇童话,用鲜活的笔调叙述了小男孩皮巧根为便利同学上学去搭桥的故事。学生读了就很感动,并自觉效仿——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又比如说,像‘运动’这样的主题单元,与文学不怎么沾边,但是,我们还是注重选了文学性强的文字,如杨澜在申奥会上的致辞和关于运动的诗歌。文学,是以形象来感动人,以典型来感染人,以故事来打动人。你什么也不用讲,只要把这些文字呈现给学生,他们的精神自然就会受到熏陶。”

  然而,需要警惕的是,过于关注润物无声的教化功能将把语文教育拉回“文以载道”的老路上去。说到底,语文就是语文,它与缪斯心性相通,而不是教化的奴仆。《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就说:“人们确实能从文学中得到一些东西,但可能只是开怀大笑,而并非每次都像打你一个耳光一样让你吸取教训。阅读《哈利·波特》肯定能学到一些东西,但我害怕看到这样的情形——孩子们看了两三章就掩卷沉思:‘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东西呀!’”可是,去看看我们的课堂,学习每篇课文,老师几乎都要把学生引向对做人道理、思想教育的讨论上,而这种讨论又往往以牺牲阅读的快乐为代价。

  语文教育要向文学回归,首先要对语文教育的目标有清醒的认识。徐冬梅说,语文教育有三个层面:一是语言文字,主要是语言的实践和运用;二是语言文学,这是比较高的形态,关注学生的精神、态度;三是语言文化,是让学生对世界要有独特的认识。这三个层面是互相关联的,都无法离开文学因素的支撑,也都指向一个核心目标——让学生对世界、生活多一种文学的把握方式,而不仅仅是功利、实用。那么,什么是文学的方式呢?我们不妨听听美学家朱光潜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对于一棵松树,植物学家关心的是它的生活习性和植物特性——这是科学的态度;商人算计的是把它砍回家后有什么用途——这是实用的态度;而美学家看到的则是松树的完整形象,并被其吸引,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这是审美的态度。在我们这个日渐浮躁、物欲横流的时代,语文教育是不是可以教给学生欣赏生活、体验人生的一种审美态度呢?“孩子本身就是要亲近文学的,他们喜欢故事、童话,热爱诗歌。我们作为语文老师,就是要通过文学,让学生对世界的把握多一种诗意,对生活的把握多一种温情,对生活的态度多一种优雅。”在徐冬梅看来,只有逐渐培育起学生的这种不同于流俗的“审美态度”,语文教育才能够真正做到像“亲近母语”提出的“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

  语文教育要找回谬斯心性,需要教师用文学的方式把握自己的教学行为,尤其是在低幼年级。在某个版本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有《春天》这首诗:“春天对冰雪说了什么,冰雪那么听话,都化了。/春天对小草说了什么,小草那么听话,都绿了。/春天对花儿说了什么,花儿那么听话,都开了。”这是一首涌动着生命的春意、想象奇特、文字清新的诗歌,教师应该带领和启发学生去感受诗中流淌着的生命的快乐。可是,某个“著名教师”的教案却是这么设计:向学生提问“春天到了,是真的有春姑娘在对冰雪说话吗?”“冰雪为什么会融化?”以便让学生“理解到,春天到了,天气暖了,所以冰雪融化了,而不是真的有什么春姑娘在对冰雪说话”。一首诗就这样被无情的理性逻辑分析给破坏了。在这样的课堂上成长起来的学生,怎么会对生活、世界怀抱美丽的想象呢?徐冬梅说,我们不但要用文学的眼光去审视教材,而且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也要采取文学的态度。在“亲近母语”的实验学校,曾经有一个三年级的学生,自幼患上自闭症,语言发育不良,作文写得不好。一次作文,不知情的老师看了之后,就说:“你怎么这么差,连一年级的孩子都不如。”孩子回家跟父母说了,家长就找过来,质问老师。“这给我们一个触动:怎样去把握孩子的内心世界?他们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文学是最关注生命的。如果我们用文学的眼光来打量每个孩子,就会从内心深处生发出尊重、理解,而不是歧视、苛责。”

  当没有读到王维的大漠孤烟,你可能想象不出旷野的粗犷;当没有沉浸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你可能难以体验天地之美的永恒和人生短暂之间的反差;当没有咀嚼过“美人鱼”眼泪的滋味,你可能永远品尝不到感情的美丽。那些在尽力促使孩子们亲近文学的人们,那些在让孩子们学会轻轻呼吸的人们,请相信你们是幸福的,你们在做一项影响深远的事业。

  “请你跟我们一道享受你的生活吧!”太阳光说。

  “请你在自由中享受你新鲜的青春吧!”空气说。

  “请你尽情地阅读属于你的年龄的文学书吧!”我说。

  我愿把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的这三句话送给所有的语文老师。

  《中国教育报》2004年11月4日第5版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