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点灯人教育资讯

【2013儿童母语教育论坛】亲子教育工作坊——现场问答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5-10-12 15:20:50

摘要:郭骅是毛毛虫图书馆的创立人。她是一位文艺心理学的硕士,具有多年的心理咨询的临床经验,在亲子沟通方面也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今天亲近母语邀请她来跟大家谈一谈当下的亲子教育,并探讨亲子沟通和孩子心理成长方面的问题。

  主持人:我一直在注意家长们,今天到的大部分是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少数几位老人家,我们的长辈。我发现郭老师在讲的时候,大家都在非常认真地聆听。亲近母语想给家长做一个学堂,做一些活动的话,应该做什么内容?应该提供什么内容?我只知道一点,家长特别需要的,特别需要听到的是什么。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郭老师有很多内容没能展开。郭骅老师是我少有的几个朋友当中,可以非常直接的对话的人。从来不用考虑背后什么,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我觉得这是非常难得的。其实几年前,她做的是图书和家长的一些培训工作,后来她做图书馆,这一两年,她一直在国外。这是她目前的生活状况,很长时间,可能一年当中有大半年时间,她都在加拿大。然后,我也许不能完全理解,但是我能够感受到她想来做这个亲子教育工作坊的一些想法。我不希望对她进行一些概括,也许我理解只是她的很部分的东西,但是我能够凭我的心感受到她做事情的感觉。我想今天在这个很宝贵的时间里面,家长们听了讲座以后,一定有关于自己孩子的问题,想要和郭老师做交流。我们开放几个提问的机会。有家长愿意和郭老师交流吗?

  家长:我们家女儿跟我反映,班里有个小男孩一直说她是猪。然后她回来问我,她说,妈妈,他为什么一直说我是猪?我就反问她,他为什么说你是猪呢?她说,他觉得我上课回答问题比较慢。我说,那你自己觉不觉得慢啊?她说,我不觉得。我说,那你就不是猪。有一次,那个小男孩被批评了,她回来特别高兴。我说,你是不是很开心?她说,是的,因为他被老师批评了。我就想这样一个小问题,我应该怎么教育她?遇到这样的事情,别的孩子被批评了,她很开心,我们应该怎么引导她?谢谢!

  郭骅: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伤害过她的男生被批评了她很高兴,你就担心她的这种高兴。我先问你,如果一个人伤害了你,别人批评他,你高兴不高兴?尊重人性,不要要求孩子是圣人,没有人是圣人。你就替她高兴,有人教训他挺好。还有一次,有一个妈妈问我说,我们家孩子特别势利,亲戚朋友谁给她送的礼物贵重,她就跟谁亲。我说,你有没有这种情况?她说,我也有。还有妈妈说,我女儿特别臭美。我说,你是小姑娘的时候喜不喜欢漂亮?她说她也是。我在欧洲时,发现他们的表达,该争辩的时候就争辩,但是不妨碍我和你好朋友的关系,我有诉求的时候我就说,我痛快的时候我就说,情绪是流动的,整个人是真实的。你要求一个孩子,在那个欺负她的人被批评时,还说“我好为他难过”吗?这太不真实了。

  家长:我们都在纠结这个问题,昨天她跟我讲,那个同学说我是猪,过两天他还是会说我。 

  郭骅:这种事情,我们人生当中都会遇上。有人不喜欢你,有人欺负你,有许多种可能,让她按照自己的方式应对。你不用给她出头,你也不用给她办法。因为你的办法也许并不适合她,但是告诉她,时间长了可以反击。这是一个让孩子有力量的表示。没有一个人可以无缘无故欺负她,你可以告诉她,你可以反击。她不是纠结,因为她遇上的就是一个麻烦,有人不断地在欺负她。好,其他的家长还有什么问题吗?

  家长: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我家的小孩,现在上一年级,以前教他的老师都说他是个比较大气的孩子。他跟他的好朋友在班上非常不受欢迎。他和小朋友相处的时候,每次集体游戏时,他总是扮演坏人的角色。有几次被我看到了,我觉得作为母亲我很心疼自己的孩子。因为坏人,所有的孩子都会来拳打脚踢地攻击他。小孩子很容易沉迷于游戏当中,他会觉得你是坏人,我们就要这样。我作为母亲,在旁边看了非常心疼。因为儿子个子高大,他被其他的孩子打,也不还手。我告诉过他,你不能打其他孩子。他力气很大,我怕他打伤了别人。这个时候,我就觉得很心疼。回家的时候,我就会跟他讲,下次你不允许这个样子了,如果要扮演一个坏人的角色,要大家轮流来扮演。

  后来他跟我说,别人都不愿意当坏蛋,大家都要当好人,都要当英雄。我就觉得这样好像不太公平,我其实非常担心他养成这样一个习惯,就是觉得我在和朋友相处的时候,别人不愿意做的,那就永远是我来做。虽然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品质,可是如果他养成这样的习惯了,作为母亲还是非常的心疼,尤其当很多孩子欺负他的时候。于是我就经常向他灌输这个概念,你不能永远做这样的角色。结果有一次他回来,就像邀功一样说,妈妈,今天扮演角色的时候,我没有当坏人。我说,结果呢?他说,我们谁都不愿意当坏人,然后就不玩游戏都回家了。他说完了以后,以为我会表扬他。我其实并不是很高兴,我不知道我的教育到底给孩子带来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这样的教育,不知道是不是失败的?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就是我的问题。这只是其中的一个,还有很多类似于这样的。当你的孩子有比较高尚的品质,在这样的环境下,你没有办法,可能你在国外,那个环境会相对比较好,这种品格,别人会觉得是一种教养,是一种忍让。但是,在中国这个社会,有的时候你不得不说,如果大家都处于比较激烈的状态,你的孩子总是保持忍让,作为母亲,我还是会觉得非常的难过。

  郭骅:我大概知道你的意思,你们家男孩女孩?几岁?

  家长:男孩,7岁。

  郭骅:如果不介意的话,现场的互动,通常我喜欢这样,你的描述是一回事,我的发问是另一回事,我们就事论事。你刚才描述的过程中,你有一些担心。我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的这种做好人的倾向,或者说兜底的倾向,他在生活中有没有原型?生活中有没有人是这样的人?你不用具体回答,因为这个东西完全不必太当真。但是你可以思考一下,你要想在你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原型。刚才我们讲过你的情结,每个人都有情结,我们把孩子推向的是你最害怕的方向。那么,你要问问你的情结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担心这个。如果他是一个高高大大的男孩,他为什么会处在那样一个位置?你的描述中有几个地方我们来看一下。你说孩子的忍让可能是种好的品质。我从心理学角度和教育学角度出发,可能有不一样的看法。最直接的交往方式是以牙还牙,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教会他?这个东西听上去好像有一点情绪色彩,其实它是在告诉孩子边界。如果这个东西突破了我的边界,伤害到我了,我不干。这个东西有没有人告诉他?不要上升到品德,这是一种习得,在生活中学会了这种本领没有?这是一个方向。

  还有一个方向,你刚才说的,你背后的这些担心,你有一些描述,但是你也有很多判断。你要把你刚才的判断去掉,你的判断里有焦虑,害怕自己孩子受苦的恐惧。当你害怕孩子受苦的时候,孩子肯定会受苦。因为你的镜子传达出来的就是一个受苦的孩子,孩子从镜子里看到一个受苦的自己。所以看你怎么解读,有时候大人解读本身决定了事情的性质。事情的性质是无限开放的,所以一定要注意你的解读。你不用回答我的问题,但是这些东西你要在脑子里想。

  家长:听了您的讲座,我非常受启发,而且我觉得今天我也受教育了。向您请教一个问题,一个是关于孩子的,一个是关于夫妻之间怎么样教育孩子,能够有共同的方向的一致性。举个例子来讲,有一次,孩子放学了,在幼儿园打架,是被打了。我看到了之后,肯定要问他怎么回事。他跟我说,没事,我不疼,我不想说。但我说,没关系,打架就打架了,妈妈不批评你。他会说在体育课上,他的好朋友被别人打了,他打抱不平,也去帮着打,结果打成了群架,另外一个班上的孩子把他一起打了。那天回教室去晚了,老师让他罚站,站了5分钟。回家之后,就这个问题,我跟他爸爸在吃完饭之后,我们三个人开了家庭会议。我跟我爱人处理方法完全不一样,我不知道哪个对。我爱人问他,他抓你的脸,是吧?儿子说,他揪着我的头发抓着脸。我爱人教他,你也打他,拿头顶他的肚子,拿脚踢他。我当时很生气,你怎么能教孩子打架呢?我说,你碰到打架的时候躲远点,老师罚站的时候,你可以跟老师解释一下是什么原因。儿子说,老师也没问我脸上怎么回事,还很生气。这个事情,现在我跟爱人的意见都没达成一致,他说,为什么要在儿子外面吃亏,打就打,无所谓。我就会跟他讲,我说,你不要打。

  郭骅:你的问题是怎么形成统一?

  家长:我不知道怎么才是对的,很难讲哪个对哪个错。

  郭骅:这东西没对错,我听你刚开始描述你儿子回来的表现,我觉得像个小男子汉。他自己做了事情,自己承担,也没有抱怨,他接受这个结果。然后是你要把这个东西揭开看看这个是什么。他是个男孩,对于一个小男孩的成长过程来说,不打几次架难以想象。我觉得你老公说的对,你老公从他的角度说,你打我,我就打你,男孩子之间不就是这样互动的吗?让你们家儿子“你打我,我躲开”吗?

  家长:我的意思是说别人打架不要参与。

  郭骅:但是是朋友啊,我的意思不是让孩子去打架,在那个当口,他作出了那个选择,不因此而抱怨,不因此而害怕,就OK了。

  家长:但是我会觉得老师罚站时,你可以跟老师解释一下。

  郭骅:这个性质和打架是不一样的,你家小男子汉说,我不愿意解释,我就站着。

  家长:现在老师还跟我说,你家儿子那天打架了。我也没解释什么。

  郭骅:我现在想起一个初中男孩同学来,他以前初中的时候很能打,但是现在很有出息。他敢承担,他敢站出来承担责任,他能够接受结果。至于你和你老公之间的,我会觉得,这就是生态多样化。大自然有生态多样化,家庭也有生态多样化。对孩子来说,有这样一个心疼他的妈妈,和这样为他出头的爸爸,挺好的。就是这样,妈妈心疼我,不愿意让我受苦,然后从爸爸这儿知道了“我可以以男子汉的角度反击”。有的时候可以沟通沟通,沟通别憋着,我说了我的想法,因为这个东西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

  家长:谢谢郭老师。

  家长:前面都是妈妈在提问,我代表爸爸来提问一下。刚才听老师讲批评孩子,我感触很深。因为我也有一个担忧,老批评孩子这个不好那个不好,长期以后真的会不好。我们家女儿7岁,学小提琴,前面学了1年学得很好。老师也觉得有点天赋,就让她去考级,三级一考就考过了。后面老师就把难度加大了,学成专业了,她妈妈觉得她没以前进度快了,就批评她说,你这个小提琴拉的没以前好,拉的这个也不到位,老师表扬的也少了。妈妈发现这个孩子现在还真的对小提琴很反感,以前中午是不睡午觉的,现在一拉小提琴的时候就说要去睡觉。不拉小提琴就出去玩,也不睡午觉了。我也经常鼓励她,还有一个担心,怕鼓励的太多了,只听好话不听批评的话,所以我就想请教一下,怎么把握这个度?

  郭骅:孩子给了你们惊喜,你们就把要求提高了。

  家长:他们老师觉得可以的。

  郭骅:老师给了一个期望。

  家长:不光是小提琴,比如说数学,学习也是这样的。

  郭骅:我觉得我们的家长特别容易在这个上面上钩,无论是我自己还是别人。我女儿才学钢琴的时候,老师说没想到她可以弹这么快,那个阶段我就格外希望她能够进步的更多。这是正常的人性,你的期望值被调动起来了,你就希望让她跟上,但是这个东西超出了她原来的限度。对孩子来说,你让她不断跳高去得到,原来得到的荣誉现在成了负担,所以她中午想睡觉。妈妈没有搞明白这中间的东西,然后妈妈就觉得把这个东西当真了。所谓的平常心是什么呢?老师挺好,我们继续享受弹琴,继续享受荣誉带来的对自己的肯定。但是它依然是原来的那个百分比,千万别放大它,这是老师应该明白的。我觉得鼓励分真实的鼓励和别有用心的鼓励。别有用心的鼓励是让他好好实现你的期望值,孩子会准确地知道,你这不是为了我好,我烦你,你这不是鼓励。真实的鼓励是什么?没有目的性的,就是他真的做好的时候,你说,我没想到你弹了40分钟。这种东西不是鼓励完以后还有一个东西等着你,还有下一个。我不知道你的鼓励是什么,你要问你自己。

  家长:郭老师你好,我想问一个问题,我是一年级男孩的家长。这学期学校开了游泳课,孩子说,教练今天把我丢进水里面了,教练让我蹬水的时候我没蹬。我说,你怕不怕?他说不怕,他说这样我就学会潜水了。我就把这个事情放过去了,后来发现他洗澡的时候,不要洗木桶,放了一盆水在里面潜水,他说我学会闷水了,但是隔了两个星期,班主任给我发了一条短信,说孩子上游泳课非常害怕,让我好好鼓励鼓励。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说“你这样蛮好的”,他不想让我失望,现在还跟我讲,他说开舞会的时候,他跑去社团看什么东西,老师就罚站了,有同学哭。我说,你哭了没有?他说,我没哭。我怀疑他是想哭但没有哭,我不知道这个事情怎么面对?

  郭骅:你的觉察挺好的,你能想到孩子能挺过去,也许只是为了取悦你,才说自己坚强,所以老师的反馈来了。我能想象国内的教练,我们教练都是这种方式,对成人是这样,对孩子也是这样,一下子丢下去,还有一个惩罚色彩。我刚才还想,如果他真能挺过去了,这个小孩的心理和头脑太强大了。他毕竟才7岁,就是没过去,还需要一段时间消化,。所以,别希望尽快看到他过去,他需要这一段时间,他这样说是为了让你高兴。至于他告诉你的第二件事情,别人罚站了,别人哭了他没哭,你希望他坚强,你对他有这种诉求,我觉得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为什么呢?他给你反馈,你总是这个意思,你允许他不坚强,他就不用在你面前这样了。

  主持人:刚才交流的现场特别真实,也特别的宝贵难得,大家在亲近母语的活动当中也是这样的。大家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然后真实地探讨孩子亲子教育当中的问题。我们特地在这个活动当中设计了郭骅老师的这次讲座,40分钟的讲座和30分钟的互动,现在有一个征询意见的表格,在座的家长如果感兴趣,可以填一填。我希望了解家长们的真实想法,家长们需要什么,对这次活动,对这次郭老师的演讲,或者是她的交流有什么样的看法都可以,这样我们好往前推进。我们用掌声谢谢郭老师!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