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点灯人教育资讯

【2012儿童母语教育论坛】一次心灵的际遇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5-10-14 13:32:59

盛泽实验小学 谢忠华

       10月15日——17日,我有幸参加了2010儿童母语教育论坛暨亲近母语“十一五”课题结题会,本届大会主题是“小学语文教学和中华传统文化”,亲眼见到了著名学者叶嘉莹先生,聆听了徐建顺、陈琴等人的吟诵,观摩了岳乃红、郭初阳等人的现场教学,于我,如精神饱食大餐,内心如秋水涟漪久久不能平息。

一、亲近母语 呵护童年

母语是妈妈说的话
是奶奶吟的歌谣
是儿童温暖的精神的怀抱
我们曾经无数次的探寻和追问
儿童是怎样学习母语的
理想的语文课程应该是什么模样
怎样让儿童近亲母语
让我们相约古城扬州
回到儿童
回到母语
共同探讨儿童本位的母语教育

       该结题会高朋满座,专家肯定了课题研究组一行人的探索与研究,十年来,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亲近母语”如一盏指明灯,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点灯人在行动,沉睡中的城市在闪耀光芒。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亲近母语”有多种含义:(1)亲近本名族的语言;(2)一个项目;(3)课程代名词;(4)公共词汇;(5)教育理念,儿童本位的阅读课程。“亲近母语”以儿童为本位,以阅读为核心,以儿童阅读作品为重点,以建构小学语文学术独立价值为基础,从广义上来说可以理解成一个核心概念,一个文化符号,她的特质主要表现在人与教育的关系。以徐冬梅女士为首的研究者们有一种草根精神、草根力量,他们认为越是艰难越要坚持,他们勇于确立新的教材观、课程观(从8课时到5课时),他们努力发现儿童,发现阅读,进一步建构了小学语文阅读课程。我相信他们会继续走下去,行走在改革语文课程的道路上,不会放弃,反而会发出最强的声音,草根精神绵延不绝。

二、咿呀学语 吟诵教学

       很早就接触过经典诵读,认为诗歌是要朗诵的。然而接触了“亲近母语”后,一种新的思想在我脑中油然而生——古典诗歌是该吟诵的。徐建顺老师首先介绍了吟诵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唱、吟、诵、念的区别(唱:有歌曲,固定,目的在曲;吟:有歌曲,即兴,目的在词;诵:无歌曲,艺术化,分为朗诵、诵读;念:口语),比如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王菲将它唱得家喻户晓,其实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是词本身,所以要用吟诵的方法。徐老师幽默地要我们把一个音练习3秒、5秒,练习毕,结语,人感到很吃力,其实古人是将诗歌吟诵出来的,因为诗歌是非常精炼的语言,其中暗含了很多未尽之意,如果我们泛泛将其读过,可能不能体会诗中之意,而拖长调子读出来又缺乏意味,唯有慢慢吟诵,透过长调将其表现出来。可惜的是中国在这方面已接近失传,日本和越南却保留诗歌吟诵的传统,并且变成游戏,寓教于乐。我想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通过吟诵我们可以真正理解诗歌的内涵。相信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大家都很熟悉吧。“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五言绝句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后两句更是千古名句,解释了一个人生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做其他的事情也是这样,只有不断努力、进取,人生才会有更大收获。可是深入了解,才发现我们完全曲解了诗人的意思。该诗押的是“iou”韵,这个韵的字有忧、愁、羞、幽、游、囚等,是一个比较有缘忧郁的韵,且文中有多处入声字,如 “白、日、入、欲、目、一 ”,首句连用了两个入声字更是奠定了整首诗顿挫的基调。但是诗中又用了很多发音开口度较大的字,使得诗的格调又有开阔一面。综上,诗的涵义是感慨时光流逝,太阳落山,黄河不返,希望挽留美好人生,因此登楼以眺望,而鹳雀楼只有三层,时间毕竟挽留不住,与作者的壮志雄心形成鲜明对比。

三、回归传统 超越传统

       这一次,专家们把关注的焦点投注在了小学语文教材上。七个关心思考小学语文教育的人聚集在一起,组成了七人谈,共同探讨,如:小学语文教材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语文教育是语言教育还是文学教育?选文和选文的背后是什么?智慧之火光芒四射,思想交汇处闪现火花。围绕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该如何教这个问题,以《开天辟地》为例分成两派——蒋军晶老师和张学清老师。《开天辟地》,这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神话传说。讲了一个名叫盘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的故事,赞颂了盘古无私的献身精神。蒋军晶老师现场执教,通过他的教学我们领略到了名家风采,他反复强调孩子们应该营造轻松、愉悦、自由的学习氛围,反对一本正经地端坐,在上课环节中注重学生复述故事内容、自己编造故事等,真正突显了神话这一故事性的特点,他说神话的本质是故事,句段篇不应该是最值得关注的内容,同时通过一系列神话故事的比较(女娲补天、后羿射日、普罗米修斯盗火)明确要懂得提炼神话故事的相似之处,人类遭遇困难,英雄出现拯救人类,最后牺牲了。。。。四年级的学生创造欲望强烈,要挖掘神话文本中的空白点,使其有发挥想象的空间。教师要懂得调起认知冲突,对周遭的事物始终充满好奇心,从而激发读书的兴趣。并且大胆设想,如果给一年级的孩子来上这篇课文会是怎样的呢?现场大家回忆了张老师2008年上的课,她认为该文本的句式有其特点,有排比句等,从字词句着手。不同之处比较后我们相信还是应该回归传统,既要关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又要关注语言本身。最后总结本次七人谈时,一位专家呼吁大家应当回眸渐行渐远的传统时,我陷入了沉思。。。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我该如何走好这条路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断给自己提问:为什么要读书?该读怎样的书?教师该怎样教书育人?文学课?语言课?既然与亲近母语结缘了,我想我会以此为目标,让每个学生真正爱上阅读,沐浴在书香中快乐成长。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