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点灯人教育资讯

幸运的七月,我成了十分之一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6-08-12 15:58:32

  人生的每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在这样一个七月,与你不经意地相遇,有一种久违的感觉弥漫心头,熟悉的感觉,熟悉的你,我愿意沉溺于你的世界。

  一、回忆过往,对得起每一个明天

  第一次到南京是2015年11月27日,参加儿童母语教育论坛暨亲近母语“十二五”结题鉴定会和首届传统文化论坛。那一次短暂的相聚、离开,便以为再也不能到现场享受全国各地师者们对儿童阅读那种百家争鸣的浓郁氛围。思绪万千,只能带着满满的收获、留恋和奢侈的盼望,踏上了驶回大山的列车。

  与其期待未知的明天,不如活好当下的今天。从南京回来,我着重于每天的《日有所诵》,每周至少一次绘本故事教学,偶尔尝试《全阅读》中的主题阅读,详细记录总结自己每月的失与得,发微视频给公益讲师孔晓艳让她指导,在QQ群里默默关注动态等等。偶尔觉得繁忙的教学任务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但想想自己悲催的小时候天天抓着课文背,真是糟糕!

  阅读的过程虽漫长,但也有花开的那一天。终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7月9日,我作为种子教师再次来到了南京。我抑制不了内心的激动和感动,当我到达仙林小学外时,已经是晚上9:40,胡晚晴老师说:“你拖那么大个箱子,还穿着高跟鞋,怎么走那么快呢!” 我也不清楚,就好像有一股甜滋滋清凉凉的风,掠过我的心头,走路都快些了。再次踏进仙林小学校门,蓦然回首,发现自己对得起每一个明天。

  二、把握现在,不能错过每一处风景

  7月10日,我和同行的四位老师早早来到久违的会场,正式参加由亲近母语研究院主办的第十期儿童阅读种子教师研习营。7点半左右,这里已经坐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位热爱儿童阅读的老师、家长,一部分是自费学习,一部分是慈善基金会资助学习,我们属于后者。我佩服大家不远千里坐车十几、二十几个小时,只为了这一聚,便是一眼万年。

  (一)我为什么会来这里

  8点30分,只见徐冬梅老师拿着话筒,开始了她的演讲《儿童阅读看母语教师的角色》。演讲伊始,徐老师问了一个意味深长的问题:“你为什么来这里?”我为什么来这里?我也问自己,脑袋中一片混沌,一下子真回答不上来。不容我想,徐老师已经娓娓道来儿童的语言发展规律了。 她说,儿童的母语老师要了解看见儿童的人格、情感、本能本性和潜能,培养真正知行合一的人。

  “什么是教育?”徐老师很透彻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教育就是通过成年人的鞭策、鼓励、引导的方式,从而实现孩子生命的自我成长。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教孩子学习,应该教孩子学技能,学温习、习技能和实践,而不是将孩子做为"白板",随意涂画!为了让在场的老师家长们真正了解儿童阅读课程的操作方式,徐老师诵读《吧嗒——吧嗒》、 吟诵了诗歌《登鹳雀楼》……精彩的课让我若有所思。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地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我是小学语文老师,我是否真正了解儿童? 我霎时明白自己这次来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有阅读根基的乡村少年!

  (二)、给了多少空间给孩子

  梁晓燕老师通过播放短片四川宜宾市凉水井中学的上课方式及讲述台湾台北市种籽小学的“午间法庭”,为我们带来了激情四射的演讲《从学习方式的改变看教师的角色》。

  凉水井中学的学生,开学第一天就践行做公民,班级的所有都是讨论出来的,如班歌、班徽、班名……连学校是否安排电影课,学生都有参与讨论和决定。刚开始,这所本来就不景气的学校也不信任、不放心学生。到短片中的一幕幕,教室四面墙上挂着一面面小黑板,学生们积极投入的进行合作学习,然后学生代表轻松地在小黑板上演示知识内容,有争议的地方老师点到为止,整个过程老师去哪儿了?另一所台湾台北市种籽小学从一年级就设立的”午间法庭“,由学生组建法庭,通过一套审理程序,多方发言、商讨、判定,解决孩子间的矛盾,一堂审讯下来,老师去哪儿了?还从小培养了孩子公共演讲能力。

  回想在学校,我有多少空间给孩子?曾放手让一年级孩子自己去做一些事,比如打饭打菜,刚开始我在旁边监督,偶尔伸手帮助动手能力弱的孩子,看隔壁班的孩子都打完吃完了饭,我的心里就着急,忍不住叫开动作慢的他们,变成我来打饭菜。虽然时间节约出来了,可把孩子放在了哪里?其实打饭菜是一件简单的事,让孩子自己组织,自己动手打饭菜,还可以锻炼他们自觉排队、动手操作、互相谦让及相互帮助的能力呢。我仅仅只要在旁边看着,掌控大局,偶尔提醒下就行了,多轻松啊!

  梁老师的两个案例可见,所谓公共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学校老师把控,放空间给学生。而学校是进行公民教育的有效场所,而我们作为点灯人,不仅点亮孩子知识的灯,更多的是营造健康、正常、积极参与的公共生活,让孩子自主学习,从而为点亮孩子向往未来世界新公民的心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绘本知多少

  虽然每周至少上一节绘本课,但每次都是孩子看图,我讲述故事,怕提问太多,扰了孩子们的兴趣。至于引导读图和猜测故事发展,我本身不是很擅长,又怎么敢带着孩子们做大胆的尝试呢?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刘颖老师的讲座《一起来看图画书》和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的王永燕老师执教的图画书课《大卫,不可以》给了我启示。

  1、抓住细节是关键

  王老师用屏幕投出图画书的封面,通过封面讲故事(王老师放大了鱼缸里鱼的眼睛,让孩子观察,猜测鱼的心理活动。);展示扉页密密麻麻的“no”,让孩子大胆猜测大卫因为什么事惹妈妈生气,还模仿妈妈说“大卫不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扉页在我的教学中,我一般都不太理会的。她讲画面故事,大卫洗澡、扮超人、练棒球......引导孩子观察人物表情,体会人物情感,带着孩子们读图说图,猜测发生何事,适当时机才提问题。整堂课王老师采用读前交流——读中交流——读后交流的结构,引导孩子走进故事,走近大卫和妈妈,再走入我们的现实生活。一切都顺理成章,引得全场喝彩。

  2、童心读童书是根本

  刘颖老师在讲座《一起来看图画书》中,具体讲述了“什么是图画书、图画书的语言、图画书包含童年的元素、儿童为什么要读图画书、如何选择图画书、图画书课程的目标”六大板块的内容,她用一个个绘本故事,让我们在童话故事中畅游。特别是美国乔恩.克拉森的《这不是我的帽子》中那条“偷帽子的小鱼”,可爱的让我们跟着它提心吊胆,那只出尔反尔的螃蟹更是让人抓耳挠腮。刘老师说,并非所有的图画书都适合孩子,我们要具备一颗童心,用儿童的眼睛来看图画书,才能更好地体现图画书的价值所在。

  (四)诗情画意来诵读

  1、童谣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带着低年级小朋友,当看着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杨元娣老师执教的诵读研讨课《开城门》时,特别有亲切感。当时周边几位老师就发表言论了:“还是低年级的诵读课有趣些,可以拍手读、跺步读、分组读等等,如此有节奏,最后还可以穿插游戏到其中,课堂氛围就是活跃,孩子们肯定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无尽的快乐。”当看着杨老师一步一步带着孩子们从无节奏到有节奏时,当看到她亲切耐心地纠正孩子们的节奏时,我惭愧了。所以,在童谣教学时要注意:A、节奏;B、故事性;C、变奏或加衬字(哦、啊、呀......)D、空拍、拉长首字音。

  2、童诗

  记得自己上《公鸡下蛋》时,分上下段出示公鸡“下蛋”的过程,最后出示谜底,公鸡下的是什么蛋。臧明艳老师带来谢尔大叔的《作业机》也分上下两段出示,让孩子们先对作业机产生期待,然后面对作业机的不完美而失望,让孩子产生喜悲交加的感受,然后多次朗读,读出自己的节奏和情感。这正是邱凤莲老师在《儿童诵读教学通识讲座》中提到的“儿童诵读课程是以儿童为本位,以经典的诗性文本(指富含诗意、具有内在节奏美的诗文)为主要内容,以儿童的诵读体验为核心,通过日不间断的诵读促进儿童语言发展和精神成长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最后臧老师进行拓展,推荐给孩子们关于谢尔的诗《阁楼上的光》。邱老师总结童诗的教学应注意:A、注意诗情的把握,语断意不断(a.以读为主、读好;b.提1-2个问题即可);B、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古诗

  记忆中接触了儿童阅读,才知道古诗词是可以用来吟唱的,原以为贺连邦老师带来的《易水送别》也会带着大家一起吟唱,事实并非如此。她采用了最普通、最常规的教学方法——诵读。她简要讲述燕子丹和荆轲送别的故事后,让孩子们大胆猜测这首古诗会写什么内容,然后通过范读、自由读、指名读、划节奏读,男女生读、齐读,老师在整个过程中没有逐字逐句去分析,孩子们也能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应证了邱老师在讲座中的那句话:“通过诵读,实现师生在诗性文本中的诗意共振,促进师生共同成长节律的形成。”看来古诗词不管念、诵,还是吟、唱,只要熟读成诵,缓坡而上,不求甚解,自然而然就能会意得言。”

  4、现代诗

  不见其人,先闻其声,徐世赟老师富有磁性声音的诵读《恶邮差》,陶醉了在场的所有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课堂始终书声琅琅,在读的过程中推测文中的孩子有多大,从而让学生走进文本的孩子,体会其角色;在遇到难理解的地方,适当给学生台阶,如徐老师句子后面加上了妈妈的话,再现情景,让学生看到画面,浸入式的熏陶和滋润,更能让学生走进文本。这类的现代诗的教学要注意:A、题目入手;B、读文本,把握整体;C、介绍作品背景,体会情感;D、再读文本,升华情感。

  (五)主题阅读找主题

  一直理不清主题阅读是什么?如何实施主题阅读课?岳乃红老师在《主题阅读教学通识》讲座中系统地阐述的什么是主题阅读,分别是以作家作品、作品体裁、人文话题、表达特点、阅读策略、主题架构为组织单元的;从教学过程的角度来看,主要分为四种课型:A、单讲一篇,其余由学生自学;B、重点讲一篇,其他略讲;C、要以主题贯穿教学,进行比较阅读;D、以一点突破教学,打通文章关联。现场种子教师完美地呈现了主题阅读研讨课。

  蒋辉老师执教《鲍尔吉·原野散文四章》。他先让学生从作者的名字入手,感受作者是个怎样的人。其次把握四篇作品的整体,分别写了什么(月光、雨滴、云、小虫、火),有什么共同点(大自然的产物)。然后蒋老师让孩子找出文本中特别的段落、句子或词语,围绕文本中经典动人的词句,读一读,说一说感受。整个过程蒋老师带着孩子们融入大自然的微妙和人世间的温情之中,那种对生活的细腻,让我深深感受到,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美丽的黄文峰老师带来的主题阅读研讨课《做大狗好还是小狗好》和《最最奇妙的蛋》。因为是以绘本的形式呈现,面对的孩子年龄不大,所以黄老师讲故事时非常具有亲和力,孩子们目不转睛的盯着大屏幕,仿佛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主人翁。整堂课都是朴素的教学,朴素的朗读,却有着不朴素的意义。后来在说课互动中,现场的老师各抒己见,对语文教材和自己的语文教学有了更多思考,我享受这百家争鸣的氛围。

  那么,主题阅读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该怎么实施呢?A、低年级:以教师的大声朗读和学生之间的简单讨论为主;B、中高年级:以同伴之间的分享、讨论为主,教师设计1-2个整合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

  (六)整本书阅读的导读

  曾给自己做了一个试验,除了正常的教学任务外,看整本儿童文学作品《长袜子皮皮》,看了整整一个月,看完和学生交流又是无头绪了。岳乃红老师和余惠斌老师的《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整本书教学让我们叹为观止。岳老师的导读课直接从颠倒游戏,到诵读《东西街》颠倒歌,再到导入书中的颠倒故事环节,加上绘声绘色的故事讲述,真的让人陷入其中,令人神往。后来还有几个小朋友向岳老师借书要看呢!

  在《整本书教学通识》讲座中,岳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提及如何进行整本书导读?

  1、导读是必须的吗?导读不是必须的;新接班级需要导读;难度大、挑战阅读能力的书需要导读。

  2、导读导什么? 导方法;导内容。

  3、怎么进行导读?方式有:选择片段进行大声朗读或者讲述;片段阅读指导。导读流程一般为:导入—阅读片段—分享思考—目录激趣—预测剧情(剧透不能过多)。导读中需注意:找寻进入整本书的起点;选择分享交流的重要片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适当分享阅读初体验。

  余老师的交流课也是精彩绝伦,她开门见山地和学生交流玛丽阿姨的形象,孩子们妙语连珠,一个会飞,爱时髦,性格古怪的玛丽阿印入我们的脑海;余老师再出示经典、精彩章节、段落,穿插玛丽阿姨电影片段,和孩子们交流现实和童话的区别,那种氛围是轻松不失活跃的。

  三、展望未来,十分之一的持续

  2007-2016年,十年的每一年夏天,一批批的种子教师已经在研习营的这片营养肥沃的土地上茁壮成长成了参天大树。十年中的2016年,我作为种子教师中的沧海一粟,来到了这片令人向往的研习营,让我在阅读这条路上的步伐更加坚定,因为一个人走得很快,而一群人走得更远。

  夏霜说,有时候她似乎就是很“凶残”地让我们读书,反思和记录,是因为她知道如果老师视野或内力不够,就很难有愿力有想法去做有力的成长。如果不是因为桂馨,不是因为夏霜,2016年我还是那个天天抱着语文课本教死书的教书匠吧,怎么能看到除语文教学以外,阅读教学的独特风景呢?看到台上已经成长起来的种子教师,我羡慕的目光背后,更是钦佩他们一直走在儿童阅读的道路上,品味着阅读的酸甜苦辣,不曾言弃。

  幸运的我成为研习营走过的十分之一,未来的日子也希望自己能在我的天空里开辟一条阅读风景线。

  湖南省龙山县召市镇大兴小学 向思燕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