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点灯人教育资讯

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第十二期南京研习营回顾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8-07-16 14:28:03

摘要:2018年7月9日,第十二期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种子教师研习营南京班,在南京市金陵小学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四百多名小学语文教师、儿童阅读推广人、阅读公益人士、家长在儿童阅读和母语教育专家的带领下,围绕儿童阅读理论、儿童诵读教学、整本书教学、统编教材教学、主题阅读教学、图画书教学、专题性阅读等主题进行了为期五天的研习。

我们来了

  四百多名点灯人从四面八方而来,赴一场关于阅读的盛会。

  7月9日,上午八点半,在两位优秀点灯人的分享中,我们的研习营之旅,正式拉开帷幕。

  亲近母语“飞翔计划”儿童阅读导师白霞玲老师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

  2009年,我听到周益民老师的《颠倒歌》,便有了尝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欲望,

  2010年,我在书店里偶遇《日有所诵》,

  2014年,我自己边走边学,边学边走,

  2015年,我开始走出校门,用自己的实践影响身边的人,

  一路点灯,一路成长,带着《安的种子》,怀着《犟龟》的信念,开始《上读书课啦》,《其实,我是一条鱼》,我无限相信文学的力量 ,无限相信诵读的力量,而我也愿意做你的船,让我们共同踏着儿童阅读的红地毯,向着明亮那方……

  2016年度亲近母语优秀种子教师、九江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徐莉莉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点灯之旅——

  做儿童阅读课程以前,我一直以为语文教育就是教语文课本,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是优化教学设计,直到我遇见了周益民老师和薛瑞萍老师。

  我第一次听周益民老师的课《这里有个颠倒的世界》,你读,我读,拍手读,敲桌子读,周老师好像在带着孩子们玩。我很惊讶,课文课竟然可以这样上?我第一次听薛瑞萍老师的讲座《阅读从哪里开始》,发现童诗童谣、图画书竟然可以那样神奇。

  我开始改变自己,从《把世界带进教室》《班级读书会ABC》等书籍中汲取营养,来到亲近母语论坛、研习营、工作坊现场学习,在班级中给孩子们讲绘本,读童诗,开书单……不管怎么做,先开始再说。

  事实证明,用声音去抵达是最近的路,我和孩子们就是这样,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的。

  阅读路上,同行者甚多。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亲近母语总课题组核心成员刘颖老师,是一位拥有十几年儿童阅读课程实践经验的资深点灯人。为了让各位参会老师更清楚点灯人的素养和成长路径,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老师还对刘颖、白霞玲、徐莉莉三位老师进行了现场访谈。

  做儿童阅读之前,你是怎么教孩子语文的?
  你最早读到的绘本或儿童文学作品是哪一本?
  在儿童阅读课程中,让你印象最深的事情是哪一件?

  针对徐冬梅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三位老师分别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白霞玲老师的进取,徐莉莉老师的坚定,刘颖老师的风趣幽默,均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徐冬梅老师总结道:要成为一名闪闪发亮的点灯人,不仅要自我学习,还要和家长、校长、同事各方进行沟通,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紧接着,徐冬梅老师又发表演讲《亲近母语教育理念和课内外母语课程整合》。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孕育着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接受母语的浸润,并在母语言语实践中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言语和生命智慧。

  “母语教育应从儿童出发,必须和儿童的天性合作。”“儿童是和文学天然亲近的。”

  “阅读就是核心”,“我们要让儿童亲近母语,亲近文学,亲近经典,体验文化,学会生活。”徐老师抛出的一个个观点,掷地有声,发人深省。

主题:儿童诵读

“诵读是晨风中最美的声音,愿你与我一路同行!”

  “通过诵读,通过《日有所诵》,引领孩子感受诗性文本的音韵、节奏、趣味、内涵,争取熟读成诵,不断丰富、积累语言,涵养美好的心性,促进其语言发展和精神成长。”这是诵读课程的目标和意义。

  亲近母语总课题组核心成员、2015“阅读改变中国”年度点灯人、亲近母语总培训师,点灯人读书会总会长孔晓艳老师在做诵读课程阐述时,还将诵读课的基本课型分为熟读成诵课、品读感悟课和吟诵教学课,其教法就是每周通讲一次,每天齐读十五分钟。“不要把诵读课和语文课混为一谈,不要求多、求深、求快,重在积累、浸润。”孔老师如此说道。

  学习重在参与,只有实践才能成就最好的成长。在大家对儿童诵读课程的实施意义、总体目标、分年段目标、教学模式等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我们就进入了“分组讨论、现场设计教学”环节。

  四百多位老师现场分组,分别针对小学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的诵读文本,进行现场教学设计。老师们学习热情高涨,快速进入热烈的讨论中,就连课间休息,也很少有人走动。三十分钟之后,孔老师手里有了一摞厚厚的教学设计作业。由于时间关系,仅选取了三位学员代表其小组分享设计思路。孔老师与大家一起分析了三份教学设计的优缺点,老师们都收获颇丰。

  一一点评之后,孔老师发表演讲《积学修心 还至本处》,她指出:《日有所诵》的编排以儿童为本位,服从儿童发展,尊重、满足儿童对“形象”、“韵律“的需要,从童谣、童诗开始,六年一贯,日不间断,缓坡上行,积学修心。

  “低年级段的孩子,要在童谣、童诗中体验节奏的快乐,中年级段的孩子,要在哲理诗中学会思辨,高年级段的孩子,就是要在感悟中逐渐成长。”

  “不要认为孩子不懂哲理诗,不懂散文,那是你觉得孩子读不懂,千万不要小看孩子。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好的文本带给孩子,孩子会读懂的。”

  孔老师在讲座中播放了孩子们的诵读视频,他们眼中的光芒,脸上的快乐,隔着冰凉的电子屏幕,都能散发到每一个人的心底。孔老师还现场吟诵《渔家傲 ·秋思》《行行重行行》《盘古开天地》等多个篇目,声落之时,掌声如雷动。

  学员诵读的表现也得到了导师的赞扬,“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谁说不是呢?

主题:整本书阅读

“通过‘拆书’,走向学术链的顶端。”

  “大家好,我是老付,会拆书的老付!”2018“阅读改变中国”年度点灯人付雪莲老师先声夺人,7月10日一天的整本书阅读研讨由她担任导师,实可期待。

  以共读汪国真的《选择》一诗开始,大家颇有共鸣。

  也许你的点灯之路,已经走了很长很长,可还是看不到风光,看不到风光,你的心很苦很彷徨。但是,重要的是选择,大家今天来此,就是出自对整本书的热爱,就是选择了阅读。

  进入《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读书会,付雪莲老师和三位自愿报名的老师台上聊书。三人中有对此作品实在不感兴趣的负责班级阅读的数学老师,“一百年前的作品,如今看来有点平淡”。也有因此书勾起自己童年记忆,沉浸在童年幻想中的男老师。最后一位女老师认为此书很新奇,她梳理线索,聚焦五个各具特色的人物,注重书中环境的描写等,读得有滋有味。

  付老师认为,三位老师恰好代表了三种班级学生阅读的状态。那么,提升第一类学生的读书兴趣,引领第二类学生走向阅读的深处,激发第三类学生进一步去分享,去创编,帮助他们成为优秀的阅读者,是我们需要去做的。

  付雪莲老师和南京市金陵小学的孩子们带来整本书导读课《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让学生通过拆书皮,看看书的封面、封底、勒口等处,寻找老师想推荐此书的理由。学生拿过书仔细寻找,以作者和译者非常有名气,梅子涵的评价很高等为依据,推测推荐的理由。

  付老师提醒学生关注版权页上显示的字数148千字,并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本书148千字,除以小学生一分钟三百字的目标,大概8小时才能阅读完,此举意在指导学生的阅读速度,并在随后的阅读中监测和提醒学生,注意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记不住名字怎么办?别担心,外国人名难记,付老师有拆书小工具,包括大声快速读,人名大表格,家庭名字树等10多种,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阅读难点。

  出示文中插图,让学生自主阅读,从文中找出每个人的姓名、外号、外貌、口头禅和事件等关键信息,并分角色朗读文中精彩片段,感受人物特点和故事情节。最后引入情节波,学习梳理人物和情节,并推荐沙精三部曲中的其它两本,拓展阅读。

  拿到一本书,怎样通过“拆书”,走向学术链的顶端?专业素养超群,又十分幽默风趣的付雪莲老师带来讲座:拆了这本书+阅读学习单设计。

  拆书皮、拆书芯,拆完干货,还要会“合”,合的目的是统编、应用和提升。其中,拆书芯包括情节、人物、主题和表达四个方面,付老师对此着重强调,并详解。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要达到什么样的拆书水平呢,付老师详解了小学生“拆书皮”基本学力要求(实验版1.0),以供大家对照学习。

  拆书体系和工具方法,干货大放送,让人应接不暇。“最好的干货ppt上不可能展示全,我讲给大家听。”现场的学员努力汲取着源源不断的新知。

  “拆书属于临界知识,拆书、拆课、拆文章、拆目标均可用,而且很好用。”

  十八般武艺如何精通,实战中磨炼最合适不过了。

  大家将所学融会贯通,积极投入到整本书分组设计中,半小时间内纷纷拿出教学设计,并派代表上台进行展示,最后,付老师一一点评,并现场选出了下午上课的老师——她就是河南省栾川县优仕树人学校的张妞妞老师。迎接她的是一次挑战,也是极好的锻炼机会。

  经过一个中午紧张的团队合作,备课,张妞妞老师现场执教整本书导读课《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她精彩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优秀点灯人的学习能力,教学能力和儿童阅读素养,也看到了她背后学校、校长和阅读教学研究团队的优秀。

  下午,付雪莲老师的整本书阅读讲座又加一场:让阅读可视化!情节梳理时记住故事比懂得道理更重要。情节可视化工具包括:情节绳、情节梯、情节波、情节环和情节格。“运用可视化工具,最终是要教给孩子自我梳理,自我阅读的意识和技能。”付老师再次叮嘱大家。

  童书教学案例分享环节。北京市昌平区第二实验小学韩林言老师,带来《教堂老鼠的大冒险》导读课案例,师生展开奇趣之旅,学生的阅读成果背后体现出孩子们的思考,以及对文本的深度挖掘、寻找与再寻找。河南省新密市三小梁伟丽老师分享了对群文教学的见解,她对阅读教学的热爱打动着我们。福建省福州市鼓山新区小学张莉老师,跳出书本看世界,分享《八十天环游地球》创意阅读设计,交通工具大搜罗、旅行须知一二三和民俗放大镜等活动设计创意十足。

(左:韩林言老师,中:梁伟丽老师,右:张莉老师)

主题:统编教材教学、主题阅读与教学

“精简课时,统整教学,一课一得”

  7月11日,甘肃省特级教师徐世赟老师带来主题为精简课时与有效统整教学的讲座。

  他首先强调,“这里的精简不等于精减,不能减掉语文教学中应该教的内容。”对于阅读的意义、简单且不成熟的纸笔考试对于孩子阅读能力的测试程度以及语文教学、儿童的文学教育等方面深入思考后,我们能看到精减课时实在必行。

  对于老师们普遍的疑问“拿出两节课,语文课时够吗?”的疑问,徐老师结合统编教材的相关单元,给出了精简的两个方面和三大路径,推荐以《新编语文全阅读》为语文教学的配套读本,并建议老师们做好语文与儿童阅读教学计划表。

  经过导师选拔,湖北省孝感市玉泉小学殷晶洁、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中心小学杜金凤老师脱颖而出,就如何教好课内教材,延伸课外阅读进行经验分享。

左:殷晶洁老师,右:杜金凤老师

  无论是初探,还是学校研究课题,两位的瘦身计划都很有效,教学更加灵活、丰富,孩子的状态更加活跃,变化也很明显。

  此版块的分组任务是:对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进行课内教学统整设计。对于《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小蜗牛》三篇课文,分组设计的重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写出教学目标和教学课时划分;第二做板块化的设计,即每个版块教什么以及教学时间。学员分组,导师点评,互动后,大家对课时分配和内容安排方面有了更好的布局和思考。

  亲近母语总课题核心成员邵龙霞老师带领大家研读《新编语文全阅读》。这书套由亲近母语研究院研发,是一套旨在配合国家统编教材的实施,帮助学生拓展阅读,学习阅读策略,更好地提高母语素养的读本。

  根据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和逻辑,安排选文和设计助学系统,其主题阅读单元含有与教材配套的单元和自主构建的单元。

  每个单元的助学系统,由导语、选文、阅读思考和单元助学系统四个部分组成。力求帮助学生拓展阅读,学习阅读的策略和更好地说话、写作,成为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的好帮手。

  主题阅读教学讲座中,邵老师讲解了主题阅读课程的课程性质、总目标和低中高年段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特点和基本课型。

  在教师的阅读与欣赏方面,邵老师说:“教师要真诚地与文本对话,找到打动自己的地方,学习相关资料,从理性的角度研读文本,找到儿童进入文本的法门。”主题阅读教学倡导板块式的教学结构,采用整体性、对比性、探究性的教学策略。

  深圳平湖中心小学许利平老师执教主题阅读研讨课:《我爱我家》,许老师带着学生诵读、背诵童谣《门开了》、《小板凳》,并尝试仿写童谣,让学生体会童谣的乐趣,感受家庭中珍贵的幸福和感情。

  又到分组设计环节啦!经过前几次的实战磨炼,大家更加得心应手。经过导师选拔,两位老师上台分享,两位设计各有特色,共同点都有重点讲《乌鸦和水罐》与《乌鸦喝水》,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并从乌鸦喝到水的动作、过程感受乌鸦的形象,学习表达与写作。

  实战后,再来讲座中提升一下吧。邵龙霞老师结合统编教材和《新编语文全阅读》,讲授了课内外整合的策略和基本课型,并提醒大家在精简课时,要避免枯燥训练,让孩子学得有滋有味。避免繁琐提问,抓住主要问题。避免贪多求全,力求一课一得。避免空谈空讲,注重言语实践。

主题:图画书阅读

“图画书阅读与教学,也许并不简单”

  亲近母语总课题组核心成员刘颖老师简要阐述了亲近母语理念下的图画书阅读课程与实施。图画书重要特点是具备童年的元素,被称为童年的第一本书。每个年段致力于培养不同的阅读能力。并对不同年段的选书提供了内容指导。

  刘老师在阅读指导中谈到,故事从封面讲起,发现环衬的秘密,关注角色的表情及小物件的意思,版面设计中也暗藏玄机。

  山西省稷山县蔡村中心校来鹏俊校长执教图画书研讨课《爷爷变成了幽灵》。黑夜笼罩的封面上,“幽灵”爷爷穿墙而过,小男孩“艾斯本”雀跃奔跑。一明一暗的对比,极具冲击力。为什么小男孩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地方呢?观察过封面的孩子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进故事。

  来老师声情并茂讲述着故事的内容,读到关键处,请学生揣测人物的话语、情感,并自然而然地锻炼学生的理解力和复述能力。

  学员分组实操,就《安娜的新大衣》设计读后交流话题。巧妙、优秀的话题设计,离不开文本本身。

  图画书阅读与教学,也许并不简单。刘颖老师重点讲述了《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故事,并带领老师观察图画中角色的表情、色彩、线条、翻页的设计,思考文字的内容和节奏,去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喜感的来源,从中找到教学点和话题设计。

专题性阅读和项目式学习

  踏着二十四节气的节奏,四位老师诵读《时节之美》中优美、自然的片段,带我们回到来处,获得更多来自自然的力量。

  长沙市首席名师朱爱朝老师分享二十四节气和自然笔记。朱老师说:“当时代的列车越开越快,孩子们没法站稳脚跟时,我们要做一些努力,让孩子根基扎入脚下的土地,以开放的胸襟与当下、未来连接。”

  《时节之美》尝试用二十四节气和自然笔记课程,给孩子完整的滋养。“这个课程不是突然萌生的,而是在五六年时间内,在教室,在自然中,师生不断成长起来的课程。”

  朱老师分享了她所在的长沙市育才学校的全人课程,带领现场老师吟诵,并就二十四节气在地化实施等问题互动交流。学员实操环节,大家饶有兴致地设计、分享。

  “迈迈时运,穆穆良朝。”愿我们在二十四节气的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中,拥有更饱满对的喜悦,和美安然。

  7月13号上午,四川省广元天立国际学校小学教师舒凯老师,带领我们进入指向未来的研究性学习。

  一物不知深以为耻,学习阅读就是学习思考 ,“只有当学生学会在阅读中深入思考后,阅读对他们而言才开始变得真正重要。”出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在试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技巧和能力,这也是他们应对未来挑战的保障。

  在《项目式学习设计》分享环节,舒凯老师先是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蜀道课程、博物馆课程、史记课程探究和实施的过程。

  诵读、主题书目阅读、实地观光、参观博物馆、不断升级的演讲、一万多字的论文写作、打造博物馆教室、疯狂挖石头……我们见识到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也见识到了小学生那些令人惊叹的课程成果。

  学员分组设计,“穿越到唐朝”、“探寻矿石之美”、“走访胡杨林”等三份项目式学习设计,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舒凯老师现场精彩点评。

  下午,亲近母语总课题组核心成员,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吉忠兰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虫子旁》的导读课。

  简单的互动后,吉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虫”字的甲骨文,让学生们猜是什么字。接着,电子屏上呈现出一段段文字描写,猜猜看这都是什么昆虫。孩子们兴趣很浓,你一言我一语,猜得不亦乐乎。

  快下课时,吉老师向孩子们揭秘:其实,这些有趣文字和图片,都是来自于同一本书——《虫子旁》,而且他的作者就坐在台下,大家找出他是谁,提出你想问的问题,课后也可以找来此书读一读。

  《虫子旁》的作者、著名设计师、“世界最美的书”国际大奖获得者朱赢椿先生,也来到了我们的活动现场,并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作经历。

  “我的讲座的主题是《在虫鸣鸟语中做书》,其实应该改为《从发现到创造》。”现在,低头沉迷于电子产品的我们,丝毫不关心周围发生了什么,错过了太多风景,也看不到身边还有那么多好玩的东西。

  “蜗过有残篆,琴润无断弦。”、“蜘蛛自道张罗巧,网得飞花误当虫。”当朱先生从诗文中看到清代诗人袁枚六十多岁还在观察大自然的时候,开始关注起了那个一直被我们忽略的世界。

  他把学校的老厂房改造成工作室,不仅保留周围的花草树木,还开始自己种菜,慢慢地,蚂蚁在这里安家,蝴蝶在这里飞舞,就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也多次光顾……

  从《虫子书》到《便形鸟》,这些成书的过程,就是一个个从发现到创造的过程。“当我们满怀好奇,用心观察,用心阅读自然,阅读天地万物,总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虫子先生未泯的童心,超高的创作设计才华,无不打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至此,五天的研习之旅,圆满结束。

  孔晓艳老师做结营总结:“带着五天的收获,让我们从阅读出发,以母语抵达,向着明亮那方前进,给孩子一个书香童年。期待,未来的一天,让我们在阅读中重逢。”

  依依不舍,念念不忘,愿大家未来都能传来最美的回响。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