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点灯人教育资讯

【第十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薛瑞萍:作为教师的孔子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5-09-07 13:26:32

“学而时习之”,《论语》其实是教我们怎么学习的。课堂阅读怎么做?阅读经典。每个星期讲一个故事,少则得,多则惑,阅读是慢不是快。

 关于孔子的讲课,一定要从吟诵开始。如果不说吟诵,我们可以说作为哲学家的孔子,作为思想家的孔子。

 我们班的孩子每天的生活都是从吟唱《我爱吟诵》开始的。教育是要培养完整的人,吟诵能够培养完整的人,它用身体唤醒孩子的情感。孩子们还特别喜欢《日有所诵》,因为对写作文很有帮助。

“子曰”又有趣又好玩,而且很好懂,有些句子需要解释,明白意思后就能理解得更透彻了。如果你教给孩子们的知识,必须要他们三四十岁之后才能懂,那是死概念的真理。接受这样的教育,他将提前进入衰老和僵化的状态。所以,诵读也好,阅读也好,解释也好,孩子们需要一下子的明白。这才是适合当下,可以随着时间和生命的变化而改变。

孔子的一生,教育成果最美的体现是在哪里?是他的一个个学生。如果有一个弟子当官了,孔子就带着其他弟子去观摩,到了那里一看,杀鸡的,扑狗的,扫垃圾的,家家都在那里敲,孔子就说了“割鸡焉用牛刀”?音乐能让人温婉,后来孔子又说:“我说错了,前面我说的是戏言,他做的是对的。”这里说的是琴声。

子路死了之后,孔子特别孤单。子路小孔子9岁,子路走的那一年孔子72,子路63。说是师生,其实更像特别亲的哥俩,子路对孔子真可谓忠心耿耿。《史记·弟子列传》里,孔子一个一个点评他的弟子。在他得到子路之前,经常有人讲他的坏话,得到了子路之后,子路就拿着一把宝剑说:“谁敢讲老师的坏话?”这种气魄很动人。

子路死了,孔子病,子贡请见,这一年子贡42岁,他小孔子30岁。孔子拄着拐杖说:“你怎么来得这么晚啊?”因为孔子的儿子也死了,他知道自己是天地的梁柱,现在梁柱就要折了,所以他说天下无道久矣。

孔子是宋国人,祖先是商人的王室,但是孔子一生不以宋人自居,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说:“夏人死了棺材停在东阶,周人死了,在西阶,殷人死了在两柱之间。我想起来了,我的祖先是殷人。”于是,叶落归根。

司马迁一辈子最崇拜的就是孔子,他发誓要著一部不朽的著作。所以,我们在《史记·孔子世家》里能读到司马迁和孔子的那种联结。

孔子十分重视音乐的教化,他一生都活在音乐当中。孔子既务实、理性,又优雅、浪漫。他做到大司寇,相当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时,辞掉职务,带着一拨弟子周游列国。这时候的他已经55岁了,多么浪漫!他强壮的身体和强大的精神是连接在一起的。  

孔子周游列国,他推崇的理想是什么?“克己复礼为仁”,然后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的意思是在今天的物质主义社会里,每一个人要克制自己的贪欲,过一种既符合社会道德,又符合自然道德的生活。怎么过这种生活?四条原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听和看是吸收,不要吸收负能量,然后说和做是释放,不要向社会传播负能量。这是一种自我保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一向讲究天人合一。人和人,人和天地,人和自己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和谐就是孔子的政治理想。”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这个伟大的理想,2500年后还没有实现。孔子就是那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他的政治理想在当时是失败的。然而,恰恰是他事业上的失败,成就了他精神的成功。孔子的政治事业失败了,周游列国四处惶惶无望,如丧家之犬。他给后人树立了一种什么精神?不问成与不成,只问该与不该。中华民族之所以没有终于毁灭、沦丧,就是靠着一代一代这样的人,不问成与不成,只问该与不该,埋头苦干,舍身求法,为民请命,鲁迅说这些人就是中国脊梁。为中国脊梁注入了第一股力量的是孔子,恰恰是失败成就了这种脊梁的力量。不管成与不成,只问该与不该,还有天下兴旺,匹夫有责。孔子用他的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尽管在当时的政治事业中失败了,但是在建立和塑造这样一种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上,孔子还是成功了。虽然有着很大的缺陷,轻思辨,轻幻想,太重实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成功,精神的成功,乃至教育的成功,原因在哪里呢?孔子对自己有一些评价。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人将至云尔。”

准确地说,这是作为教师的孔子,关于文科学习的方法。如果我们要学习孔子,首先要学习他这种理智客观的态度,不能无边地把它扩大。

什么叫《论语》?论语的意思是弟子们集中在一起,回忆老师说过的话,然后把老师的所有语录编次,按照顺序编下来。所以在《论语》里面,学而篇第一。为什么是学而不厌在前,诲人不倦在后?首先要学而不厌,才能谈得上诲人不倦。当老师,首先,你要是一个每天都在学习的人,学而不厌是智慧,诲人不倦是智慧,这样你的生命就互动了,就不知道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的学生年龄最大的是子路,小他9岁,最小的是子章,小他40岁。请想一想,有一个老师在这里,有一群学生跟着他,有的一辈子都跟着他,他的学生年龄相差那么大,他跟最小的学生年龄相差40岁,他该是一个多么有魅力的人啊!

  孔子去世之后,所有的弟子都回来了,大家抱头痛哭,为孔子守孝三年。那样的日子,真不是一般人能够受得了的。但是孔子走了之后,所有的弟子回到孔子坟前,一个都不差,为他守孝三年。三年期满了,所有的弟子又抱头痛哭,一一惜别。最发达的子贡乘肥马大车,送走了所有的学哥学弟,留了下来又守了三年,他从42岁一直守到了48岁,亲父子又如何呢?孔子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真理,当老师可以拥有比当父母还大的福气,只看你能不能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天地君亲师,“天地”是我们生命的自然之根,“君”不是国王,“君”代表了社会性的管理机构存在,父母是我们肉身的来源,“师”放在了最后,但是你看三百六十行,谁能入这个牌位?天地君亲师。孔子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在课堂上给孩子做仆人”,老师是有尊严的。

孔子收学生的前提是“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当时他周游列国就是靠这些束修奠定的基础。他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当时的贵族必须通的。作为士的人,是从平民上来的,他的六艺只要通一艺。士来自于自由农民,只要身通一艺,就可以为贵族服务。由于孔子的教育,中国有了四个阶层,士农工商。士是中国传统社会领导的力量,平衡的力量,知识的力量。

孔子为什么能做到这些?因为他为自己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这是孔子对学生的期待,曾子是他的学生,当他的学生也做老师的时候,他做了如下的阐释。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孔子培养的是对自己负责的个人道德主义者。我对我个人的行为负责,“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一个人百步穿杨,射箭射得好,他就成了天下的名师,就可以为自己赢得很好的生活。然后孔子要求他们,儒家本来是一个行业,跟剃头的,烧锅的没两样,这就是孔子的“下学而上达”。下学学什么?下学学六艺,为贵族服务的六门手艺而已。上达达天道,下学而上达,树立了道德风尚,培养了两千多年传统社会稳定的领导阶层。所以孔子给我们后代同辈立下了一个什么规矩?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你的目标应当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的教育从何入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在社会上立足,最后的成就在哪里?一个人最完美的成就,在于他对音乐的欣赏和音乐的体验。现在我们已经很缺乏这种感官的能力了。

诗的作用是什么?好比是盐。文学写的是日常生活,可是文学和诗就如同盐一样,为我们的日常生活保鲜,让它有滋味。你回头再看日常的生活,便会觉得多了亲切,多了新鲜,于是你就更能合群。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在当时如果不学礼,是不能开口说话的。如果你说错了话,轻则遭人嘲笑,重则会引来杀身之祸。

“天命靡常,唯德是亲。”自周朝起,中国人确定了一个信念:怪力乱神是靠不住的,最靠得住的是“德”。我们的天下原本不是靠武力争取的,因此要想拥有这个天下,就不能靠武力,要靠亲情、礼节和孝道。于是这一套就在封建社会形成了。

将近四五百年不断的分封,他们带来了政治制度、礼乐、诗歌和舞蹈,这一片大地上至少有了共同的文化,各种力量的互动和平衡,靠得就是极其繁复的礼乐。朝贡、分封、通婚、赏赐,都特别讲究,可是再繁复也比打仗好。就是这一套礼乐,使得孝成了这一块土地上最高的道德。一说不孝,天下人共诛之。

到了春秋时,礼崩乐坏之际,孔子用一张古琴把琴瑟钟鼓的乐,从上层社会带到了民间。当时礼和乐和诗是融为一体的。孔子55岁开始做教育工作,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诵各得其所”。把雅的诗放在雅的音乐上,把诵的诗放在诵的音乐上,下面是《关雎》,《关雎》是什么?《关雎》就是风啊,南风,我们有阵风、宾风、朝风。《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春秋时代的民歌。

孔子从来没有删过诗,他做了一件什么事?就是把诗和音乐放在一起,并且编次。孔子把诗三百编了,就像我们编《日有所诵》,谁在第一?第一就是《关雎》,《关雎》是一首情歌,他认同民歌,于是把《关雎》放在《诗经》的首篇。他的这种情怀,表达了他与时俱进的精神和汲取的力量。      

为什么把《关雎》放在第一篇?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我们都说不清。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有一个承载体是什么?家庭。家和万事兴,教育一个男人是教育一个人,教育一个女孩是教育了全家人,一家人的幸福全在于你娶的这个女孩子贤惠不贤惠。在我们传统道德里,爱情和婚姻,从来都不是两个人的私事,你俩的婚姻是对后代,对祖先,对社会的一份责任,所以情色有之远远不够,一定要钟鼓乐之、反复试之。

中国人在2500年前就用乐教达到了一种教化的作用。乐教为什么能起这个作用?答案在《斯坦纳给教师的实践建议》里,它是这样说的:“人类的艺术分两种,一种是造型艺术,雕塑、建筑、绘画;一种是音乐艺术,戏剧、音乐、诗歌。请记住造型艺术与音乐艺术的不同,美术艺术和造型艺术,让人成为更加独立的人。”

为什么西方的独立精神特别发达,源头在哪里?希腊雕塑。音乐的作用是什么?刚才音乐一起来,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我们都觉得和孔子在一起。美术让人成为独立的个体,音乐让大家成为朋友,各有好的一面。为什么中华民族没有选择美术?先天就不行,我们是黄河流域文化,黄河流域水患不断,首先要求的就是团结。当我们的生存成为首要问题时,那么个性能不能张扬就不是首要问题了。马克思所说:“环境往往决定了这个地方的人选择什么样的哲学。”

《做适合人的教育》一书说:“艺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请记住,艺术不只是唱歌、跳舞、做游戏,一切学科的知识都应该努力通过形象和韵律的方式进入儿童,一切知识都要和人联系起来,要用艺术的方式教学。

孔子怎么教?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孔子说:“我没有一样事情隐瞒你。”过去的老师怎么带学生?吃穿,衣食住行,时时刻刻不分课堂课后,这才是真的教学。

苏格拉底怎么教学生的?散步,吃喝拉撒在一起,佛陀跟他的弟子也是这样,耶稣跟他的弟子也是这样,孔子跟他的弟子也是这样。耶稣的弟子也很少,就是因为少,所以才是真教。就是因为少,才培养出了学生对老师什么样的感情?集体守孝三年。

真教育的精髓三个字:“连续性”!连续性是教育第一重要的原则。在华德福学校里面,孩子7岁上学跟同一个老师八年,这才是真教育。斯坦纳说:“一年换一个老师,这是疯子才能想出来的做法。”我们的孩子在这种教育上不懂得专一,因为他们从小就没有被专一地对待过。

我们要坚守教育的连续性。如何坚守?哪怕你和这些孩子只有一年的缘分,你照样可以实施教育的连续性。如何实施?让你所说的话,让你所做的事,和你的想法真实对照。哪怕教一年,也要给孩子完整。这个完整在哪里?珍惜一年的缘分,给孩子真实的教育。我所说的、我所做的和我所想的,是真实的、完整的。

考虑到我们所教的是7-14岁的孩子,所以哪怕你教孩子1年,你也要在家长这一面实现教育的完整性。我的意思是教育的连续性还包括让家长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哪怕你离开了这个班,家长也会接过你的火种继续走下去。

0-7岁的孩子,无限信仰、信赖他的父母。7-14岁的孩子非常服从教师的权威。14岁之后才是个人的独立和思考。教师的权威来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课堂不是茶馆,不是喝喜酒,妖风阵阵,小组讨论。孩子在长身体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好好汲取。组织讨论是最难的一件事情,我们现在的老师最迫切的是什么?是带着孩子老老实实读。除非必须,不要用多媒体和麦克风,给孩子看真正的书、真正的自然。

今天的孩子应该读什么?儿童的天性是喜欢节奏和韵律的,儿童天生喜欢听故事。今天的孩子首先应该听故事,中国的孩子首先应该听中国老故事。《三顾茅庐》,孩子一次又一次百听不厌,孩子们最愿意听我说赤壁之战,然后围绕它继续讲“草船借箭”和“借东风”。

做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这是需要大家一起探索的事情。孩子应该诵什么?一到四年级诵什么?从儿歌开始,一直诵到五年级的《蒹葭》。

孔子是与时俱进的,也应当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这是做适合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尝试和能力。

2500年前,在中东的希伯来的犹太教的先知们,2500年前印度的佛陀和我们中国的孔子,还有苏格拉底,那个时代被称为世界闻名的轴心时代,被称为人类时代的第一次大突破。人类文明的第一次大突破,发生在成人教育的领域,从那以后,人成为人,有了宗教的情怀,有了价值的追求,有了对天国的仰望。人类如果再想往前走,突破的希望在哪里?肯定是在0-14岁之间。这一段,责任在我们的身上。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