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点灯人教育资讯

【第十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岳乃红:文学阅读课《外婆,你好吗》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5-09-07 14:17:29

岳乃红: 孩子们,你好吗? 

学生: 好。(同学们齐声回答) 

岳乃红: 非常好,我们今天这节课就从一个童谣诵读开始,这个童谣你们可能非常的熟悉,我们一起来读。 

岳乃红: “摇摇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还有团子还有糕。”外婆一边摇晃这个小宝宝,一边哼唱着歌谣,这个时候是小宝宝最开心的时候,是吧?在这样的哼唱当中,这个小宝宝渐渐地长大了,可是在外婆的眼里,宝宝始终是一个宝宝,不管你长得多大。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外婆会叫咱们的小名字,你的小名是什么? 

学生一:汉堡包。

学生二:瑶瑶。

学生三:平平。

学生四:佳佳。 

岳乃红: 是啊,外婆也有一个外孙,后来这个外孙长大了。你们大多是11岁左右,而这个外孙比你们大,是一个长得很大的大人了,可是他的外婆还一直叫着他的小名“毛毛”,打开你们的材料,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来听一听外婆是怎么叫毛毛的,叫了多少回。

 岳乃红: 外婆说:“毛啊……”

我说:“外婆,我这么大了,你还叫我毛毛。”
外婆笑起来。
外婆说:“毛啊……”
长大以后,有了自己的家,我就不再和母亲住在一起,不再和外婆住在一起。每个星期回家,外婆早趴在窗口看我,我远远地就看见她在窗口。
她一定在说:“毛怎么还没来……”
这一天外婆总欢天喜地,跟在我后面说:“毛啊,毛啊……”跟我说了不少的话。
可是晚上总要到来,我要走了。外婆送到楼梯口:“毛啊,下个礼拜还来吗?”
我走出大门,走到路上,回头看看,外婆趴在窗口。
外婆一定在说:“我的毛走了……”
我朝外婆挥挥手。天已经黑了,但外婆看得见,我看见外婆看见了。走了已经很远,我回过头去,外婆仍趴在那里。
在送别外婆的时候,我念着悼词。
我说:“从此以后,窗口空了……” 

岳乃红: 大家听到外婆呼唤“我”的声音了吗? 

岳乃红: 外婆说的话其实并不多,可是通过外婆的声音,又能感觉到外婆说的话其实有很多很多。你看,这里有很多省略号,那你觉得外婆她想说的是什么呢?比如说第一个“毛啊……”,想说的是什么呢? 

学生一:毛啊,最近你过得还好吗? 

学生二:毛啊,最近你辛苦了。 

岳乃红: 我们可以想一下,今天的天气和前两天相比冷了许多,你说说看,在天气凉的时候,外婆会说什么呢? 

学生一:毛啊,现在天气冷了,多穿点衣服呀。

学生二:毛啊,感冒了没有?

学生三:毛啊,有没有着凉呀?

学生四:毛啊,要注意保暖啊。 

岳乃红: 如果今天毛回来的比较迟,迟了一点点,外婆会说什么? 

学生: 毛啊,怎么这么迟啊。 

岳乃红: 对的,“毛阿,怎么现在才来呀。”刚才文章里就说,他听到了外婆的声音,“外婆的眼睛始终跟着我,外婆的声音也始终跟着我”。文章里也说“当我回家的这一天,外婆总欢天喜地跟在我后面说:‘毛啊,毛啊……’跟我说了不少的话”。我们再回到最后这句话:“毛怎么还没来”,其实外婆想说的是什么呢? 

学生: 毛怎么还没来,是不是生病了? 

岳乃红: 再看这句话:毛啊,下个礼拜还来吗? 

学生: 外婆想表达的是“毛啊,你有没有多点的时间来陪陪我?我的毛走了,他还来吗?” 

岳乃红: 对,外婆在等待着毛的下个星期的到来,同学们很了不起,你们读出了这个声音背后的内容,是吧?这样的一些东西就包含在“毛啊,毛”的呼唤当中,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文章的题目叫什么? 

学生: 毛毛。 

岳乃红: 为什么在文章当中没有叫毛毛呢?你觉得叫“毛啊”和“毛毛”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 毛毛是小的时候叫的,毛就是长大了以后叫的,我觉得毛更亲切。 

岳乃红: 是的,用一个字表达比用两个字更亲切,更能凸显外婆对外孙的疼爱。接下来,咱们带着这种背后的情感再读一次这篇文章,好吗?

 岳乃红: 用自己的气息和声音朗读是最美丽的事情,我们回过头再看看这五句话,会发现这五句话也有一些不同。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 是想象外婆心中想的话。 

岳乃红: 也就是说,我想象外婆的声音,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的想象呢?我们回到文章里找找看,“毛怎么还没来”是什么情况下的我的想象? 

学生: 是在我还没来的时候。 

岳乃红: 这个时候外婆在哪里? 

学生: 外婆在她家里的窗口。 

岳乃红: 对,外婆在窗口等着我的到来。第二次是什么意思?“我的毛走了。” 

学生: 第二次“我的毛走了”,作者想表达在“我”走了以后,外婆没说出来的话。

 岳乃红: 对,那么这个时候外婆又在哪里?在干什么? 

学生: 外婆还趴在窗口和外孙道别。 

岳乃红: 好,刚才我们发现,外婆无论是等待还是送别,都是在那个窗口。那你看到窗口里的外婆了吗?看到她的样子了吗?是什么样子?

 学生: 外婆已经满发苍白,脸上有很多皱纹。 

岳乃红: 你看到在等待和送别的时候,外婆脸上的表情有什么区别?

 学生一:外婆很难过,想让他回来,再陪她一会儿。

学生二:外婆还有点期盼,因为外孙走了,很希望外孙再来陪她 

岳乃红: 好,刚才我们发现,外婆无论是等待还是送别,都是在那个窗口。那你看到窗口里的外婆了吗?看到她的样子了吗?是什么样子?

 学生: 外婆已经满发苍白,脸上有很多皱纹。 

岳乃红: 你看到在等待和送别的时候,外婆脸上的表情有什么区别? 

学生一:外婆很难过,想让他回来,再陪她一会儿。

学生二:外婆还有点期盼,因为外孙走了,很希望外孙再来陪她。 

岳乃红: 是啊,外婆在等待着下一次的到来,所以目光里充满了期盼的神情,因为她舍不得外孙离去,一直盯着外孙消失的地方看,尽管街道上比较喧闹、人比较多,可是外婆的眼中,却只有她的毛,尽管外面很吵,可是外婆能听到毛离去的脚步声。 

岳乃红: 文章里说:如今窗口还在,可是窗口里的外婆却永远地走了,所以在悼词里面我说,从此以后窗口空了……,外婆她走了,她真的永远地走了,每年春天,我都到乡下去祭拜她,外婆去世以后,每年春天我都乘火车或者轮船去看她。去看的是一个墓。外婆的墓在她的家乡。她在我出生的时候,从家乡来到我身边,40年一瞬间过去了。那时候我睡在摇蓝里是个伸手伸脚的婴儿,外婆放下包袱就说:“我的毛毛怎么这么好玩啊!”她把我领大。她还把我的女儿领大。然后是我送她回家。人生就是这样,总要分别,在一起的时候真没有好好珍惜啊。我送她是乘船的。那时候,外婆带我去乡下,也常常乘船。外婆叫它大轮。我们在十六铺码头上船,经过南通,镇江,南京,马鞍山,到芜湖下。外婆领我乘四等舱,也第六过三等舱。外婆坐在舱里,我满船地走着玩。从上走到下,从头走到尾。看江里的流水,看岩上的景色。无穷无尽的旅途乐趣和感觉,都因为有外婆还着而无忧无虑,尤其在今天想起来,那是最温馨的童年记忆和诗画了。也恍惚和伤感。可现在外婆已不在。我送的是一个很小的盒子,用红的布包着的。我捧着盒子走上大轮。小的时候,外婆抱着我上船,背着我上船,搀着我上船。这是多么不同的两种情景,当中隔着的是时间。我把它放在床头。坐船的感觉依旧,江水的声音依旧,岸上的景色依旧,但是我的外婆不在了。我没有任何的心情,只是坐在外婆的盒子旁边,想陪陪她,自从长大以后,奔进了外面的世界,坐在外婆身边的时间就很少,但是现在来不及了。下船后,外婆的盒子将被放进地下,那更是真正永远地分开了外婆的墓在长江边上。我离开她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夕阳照在墓群,照在她的墓上。我说外婆我走了,我泪水涟涟,趴在她的碑下。离开的时间是那么难啊,我把外婆留在这里,我却要走了,我说外婆我走了哦。我走几步,就回一下头,每年都这样。 

岳乃红: 这就是刚才我们一同走进的第二篇文章《外婆你好吗》,这篇文章比刚才第一篇长,但是这篇文章你仔细看一下,其实就写了两件事,哪两件事呢?我们请同学来说说。

 学生一:是小时候婆婆怎样陪我坐船的。

学生二:是外婆带着我从十六铺码头上船到芜湖。 

岳乃红: 对呀,那是外婆的家乡。第一件事很简单,那第二件事呢? 

学生: 长大以后,外婆去世了,作者自己坐船的事。 

岳乃红: 对,一个是小时候外婆带我到乡下,一个是我长大了之后送外婆回乡下,其实这两件事发生在不同的时间,但是他们走的是一条路。

 岳乃红: 其实这条路是一条路,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接下来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件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大家分组来讨论一下。

 学生一:景色是一样的。

学生二:感觉不同。

学生三:心情不同。 

岳乃红: 下面老师说几点相同和不同。一、在40多年前,作者还很小,那个时候只能由外婆抱着、背着、搀着上船。可是长大以后,是我捧着外婆的骨灰盒上船的,所以回去的方式不一样。二、小时候外婆带着我回乡下的时候,我的个子还很小,而外婆的个子好高,可是当我长大以后,送外婆回乡下的时候,我的个子长高了,而外婆已经被装在一个骨灰盒里。三、心情不同。小时候是那么开心,有外婆的陪伴,可是我长大了以后外婆去世了,当我带着她的骨灰盒回到乡下去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心情是悲伤的、沉重的。 

岳乃红: 所以大家会发现,这篇文章里的语言是简短的,甚至一句话就是一个小结。当你心情悲伤的时候,你的语速快吗?所以这篇文章的感情就是慢慢地在我们面前铺展开。当你最好的、最亲的人离世,你会相信这个事实吗?你的心里会在不断地说不可能,你会不断重复同样的话。 

岳乃红: 大家想象一下,你的亲人经常会和你说些什么呢?他们无时无刻都在关心着我们,所以我们要学会看日常生活中看不见的东西,要珍惜和亲人在一起的每时每刻,享受爱的进行时。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梅子涵先生写过一本书叫《走在路上》,希望大家去读一读,感受其中的温暖和爱。 

主持人: 谢谢岳老师和孩子们,我刚才已经看到有些小朋友眼睛里充满了眼泪,大家感受到了岳老师诵读的魅力,文学声音的魅力。 

主持人:我刚才已经看到有的小朋友眼睛里的眼泪,我也看到了岳老师眼睛里的眼泪。如果我现在告诉你们,这个毛毛已经长大了,而且还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而这位作家现在就在现场。我想问一下你们,想不想听听这位作家朗读一下他自己写的故事?去年在上海的国际图书展活动中,有一个中外作家朗读会,其中有个人就读了这个故事,现场有无数人潸然泪下,即便是不使用汉字,听不懂汉语的那些外国作家们,也充分体验了梅老师早上说的文学的声音的魅力。你们想不想听一听这个人的朗读呢?这位作家就是梅老师,我刚才说的读得让别人潸然泪下的也是梅老师,有请梅老师为我们朗读他自己的作品——《外婆你好吗》。    

梅子涵:我写了很多文学作品,但是没有什么机会用自己的声音朗读我的文学作品。去年的11月份,在上海举办的一个国际图书展上,有一个活动是八个中外作家朗诵自己的作品,其中的一个中国作家就是我,我朗诵了自己的这两首散文诗。那天晚上我朗读的时候,下面有外国的作家,他们完全听不懂我的汉语,通过翻译才知道故事的内容。我完全没有想到,这个作品会让一个英国作家,一个波兰作家感动。后来我朗读的时候,我看到有一个英国作家哭了,当然后来我也哭了,所以今天的朗读我可能也会哭,因为这个作品里的故事、情感和声音,全都是我心里的东西,每一句都很真实。刚才岳老师朗读得非常好,其实叫我来朗读,真的是多余的。但是既然希望我朗读,那我就朗读一下。我的普通话从来就没有标准过。

《 外婆,你好吗》

外婆去世以后,每年春天我都乘火车或者轮船去看她。

去看的是一个墓。

外婆的墓在她的家乡。

她在我出生的时候,从家乡来到我的身边,四十多年一瞬间过去了。

那时候我睡在摇篮里,是个伸手伸脚的婴儿,外婆放下包袱就说:“我的毛毛怎么这么好玩啊!”

她把我领大。她还把我的女儿领大。

然后是我送她回家。

人生就是这样,总要分别,在一起的时候真的没有好好珍惜啊。

我送她是乘船的。

小时候,外婆带我去乡下,也常常乘船。外婆叫它大轮。我们在十六铺码头上船,经过南通、镇江、南京、马鞍山,到芜湖下。

外婆领我乘四等舱,也乘过三等舱。

外婆坐在舱里,我满船地走了玩。从上走到下,从头走到尾。看江里的流水,看岸上的景色。

无穷无尽的旅途乐趣和感觉,都因为有外婆带着而无忧无虑,尤其在今天想起来,那是最温馨的童年记忆和诗画了。

可现在外婆已不在。

我送的是一个很小的盒子,用红的布包着的。

我捧着盒子走上大轮。

小的时候,外婆抱着我上船,背着我上船,搀着我上船。这是多么不同的两种情景,当中隔着的是时间。

我把它放在床头。

坐船的感觉依旧,江水的声音依旧,岸上的景色也是依旧的,但是我的外婆不在了。

我没有任何的心情,只是坐在外婆的盒子旁边,想陪陪她。自从长大以后,奔进了外面的世界,坐在外婆身边的时间就很少,但是现在来不及了。

下了船以后,外婆的盒子将被放进地下,那更是真正永远地分开了……

外婆的墓在长江边上。

我离开她是夕阳西下的时候。

夕阳照在墓群照在她的墓上。

我说外婆我走了。我泪水涟涟,趴在她的碑下。

离开的时间是那么难啊,我把外婆留在这里,我却要走了。我说外婆我走了哦,我走了哦……

我走几步,就回一下头,每年都这样。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梅老师,所以人生的每一次相逢,我们都要好好珍惜,谢谢孩子们,谢谢!下面开放两个问题。

    提问一:谢谢梅老师,梅老师的朗诵让我们感受到了很多的意义。我经常在想,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在教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优秀的老师,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课堂资源,无论他怎么教,孩子都会好好学习。如果我们的孩子有这样的老师,无论这个老师怎么教,我们的孩子都能得到很好的熏陶,他们都能享受到文学文字的魅力。 

    我有一个小小的问题,梅老师的朗诵让我们很感动,这篇散文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感受,但是我们的老师,今天最后的一个问题,到最后的总结阶段,都在试图把它引到一个主题上。我想请教一下,我们的生活经历、阅读经历都不同,感受也有个体差异,面对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如果简单地去看主题,尤其是让不同的人都走到同一个主题,事实上这有点牵强。在这样的环境里面,我们如何让学生通过文字做一个连接,每个人都能够寻找到自己对文字所表达的情感的体悟?谢谢。    

岳乃红:谢谢,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要感梅老师创作了这个作品。这个作品我想不仅打动了孩子,也打动了我们的老师。作为一个上课的老师,我觉得作品的力量首先感动了我。刚才老师讲,是不是把这样一个主题用一个“爱”概括了。今天早晨梅老师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梅老师说儿童文学的作品,很多时候带给孩子们的是一种温暖。我们希望这样的两个作品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一种亲人逝去的悲伤,更是珍惜当下的亲情和情感。现在很多的孩子会嫌我们外婆的话罗嗦,会对妈妈的关心感到不耐烦,忽视生活中很日常的关爱,而文学作品对于唤醒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爱的觉知能力十分重要,所以我想这个作品是一个很好的通道,所以我选择了这个路径,谢谢!    

提问二:岳老师你好,首先是非常感动于你诵读的那一遍,感染力很强。我的问题是接着刚才那个问题来的,是否每一次的感动,我们都要对接自己的生活,一定要他谈到我的外婆、我的奶奶、我的爸爸妈妈?课上到这之前已经非常好了,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时候,整个课的感觉好像走了一点下坡路,略显苍白。因为我觉得并非所有的感动都要联系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活中也确实可能没有作者的那份心里的感动,一定要我说的话,学生他是觉得无话可说,有的时候感动就是感动,无须多言,不需要跟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第二个,繁简之间如何解读?今天上午梅老师讲了很多,文学不一定要很华丽的辞藻,有时简单就是一种美。今天岳老师特别强调这一点,比如说悲伤时你的话会很少,可能于我的性格而言,我悲伤时却会有很多很多的话。我妈妈生病住院的时候,我在旁边写了很多文字,心里的情感一下子喷涌而出。可能是因为性格的差异,所以选择繁的方式还是简的方式表达,要根据个人的经历、性格和背景的不同,视诸多方面而定。解读的时候不一定是在意简单还是繁华,更是在解读一个人的经历。    

岳乃红:我自己个人的理解不一定正确,读书的最高境界是读出自己,找到自己和这个作品之间的联系。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建立和这个孩子的联系。今天的孩子和这个世界联系的凭借是什么?就是我们的这个作品。所以我希望孩子们能通过这个作品建立与他生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的联系。今天可能因为在这样一个场合,在聚光灯下,由于这样的安排,我们不能充分地表现课堂本来的味道。上课之前,我还跟丁老师说,我更喜欢在课堂上,只有我和孩子们在一起上这一节课,那个时候我觉得才真正还原到课堂的本质,所以我想这样回应我们的李老师,谢谢!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