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点灯人教育资讯

【第八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辛意云:孝道哲学溯源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5-09-10 13:28:50

 

我们正处于一个开放的大时代,它比任何时代更迫切的要求我们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的过程以及所创造的文化,为新的未来做一个问题。我们想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我们人的大脑,因为我们感受到人的创造是有如此巨大的可能,而人的核心就在于人的智慧、人的知识以及人的创造。
    
    中国是三个具有哲学创造力的民族之一    
    自古以来,看“人”,然后把“人”当做是整个宇宙的主体,我想只有中国人了。在古希腊时代,整个古希腊所追求的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世界,他们希望弄清楚这个客观的物质世界的根本材质以及所完成的那样一个结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至于人所面对的,觉得有太多的冲动、太多的愿望、太多的期待、太多的欲望,很难控制,于是建构一个宇宙的秩序,从中发现这个不可更动的部分,希望人也合乎这个秩序。至于人的价值,是必须依附在这个价值之中的。在世界上另外还有一个民主,它作为世界另一个文化的代表,也就是说这个宇宙何以创造出来,它创造的目的是什么,它偏重在一个宗教性的探索上。此外,就是我们对人的探索。    
    我之所以讲这三个是希望老师们了解到,在今天全世界认为人类哲学,具有创造哲学能力的民族到目前只有三个,一个是我们刚才说的古希腊,它探索了一个客观世界,以至于影响到今天。第二个是印度所做的一个代表,它不断地问何以会有这个世界?而也同样影响到现在。到了第三个,也就是我们,同样是具有一个创造性能力的民族,创造了哲学。    
     “什么是人”?我还是从西方哲学观来说。人是一个有机体,这个有机体有强烈的内在自我建设的倾向,他能够从一个最基本的发展中开展出自身的潜能,而人的这个肌体潜能如同生物潜能一样,在生命中为自己寻求出路,只是人的这个肌体潜能发展中还包含了心理潜能,人的心理潜能的一个趋向,总是希望从低处走向高处,然后以达成自我实现的可能。每位老师所做的工作是不是基本上就是为孩子们奠定这样一个自我实现的基础?    
    我们今天大部分都是以西方的古希腊哲学方法论来看一切事情。目前老师们似乎看到了在教学中不是完整的,有吟诵的老师,突然在吟诵的过程中看到孩子们的开展,甚至于从某些自闭性的孩子们中也看到他在吟诵、在开心的时候自我强烈地展现出来。也因此而了解到,原来孩子的教育中某一种制式的方式并不是完全适合于我们从事教育。

    关于孝和慈        
    其实我们从小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认为整个中国在各方面似乎都跟不上这个时代,特别是在传统的中国上应该放弃它,特别是“孝道”,这似乎是捆绑了我们数千年来的一个观念。
    人的“慈”、“孝”不是一个动物的行为。这是中国人在自己的生命历程里突然开始意识到生命的可贵,生命是值得珍惜的,也因此我们报本反始,我们如何感谢我们生命的来源,而所兴起的一种属于人所特有的。同样,“死”也是来自于当我们意识到生命的延续与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宇宙中的事件,也因此而开展了出来。    
    所以站在人生物的立场,人是一个极其奇特的东西,我们今天从生物进化论而言,好象一切就是自然,孩子生了那是因为男女孩子本身到了那个阶段中所发生的一切,生了孩子怎么办呢?那就只有养了,那还能怎么样呢?这一切是生物本能。实际上人已经不是生物了,人是生物然而又不是生物,人基本上已经从生物跨越到一个特殊的群体叫做“人”。   
     在这里所有来自于生物上种种状态和需要,他不再是属于生物性的,生物要恋爱吗?生物春天来了就去找伴了,可是人一定要经过恋爱的过程。生物需要婚姻吗?生物也不需要婚姻,人要婚姻。生物对子女有它一定的限度,而人对子女可以无限的付出,包括教师对学生可以无条件给予支持和照顾。    
    而至于“孝”何尝不是如此,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一切,现在他老了我们照顾他;又如同今天的环保意识,我们照顾弱势团体,这是人对生命重新认识并且给予特定的观点。中国人之所以能够活这么久、能活这么长就是这个观念的提出以及这个生命延续的重要性的认知,所展现出来的。[!--empirenews.page--]

    孝其实是一种情感教育    
    《诗经》里甲骨文“孝”不多,不过在《诗经》里大量出现一共35个字,谈“孝”,《诗经》大约在西周初年这个观念一直蕴藏到春秋,我们小的时候,我记得高中老师在高二课堂上,吟唱着,摇头晃脑,起先学生们大笑,可是最后老师唱着唱着哭起来了,一位男老师大哭起来了,所有学生不敢出声。这位老师说他想妈妈,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到她。    
    我昨天去了浙江富阳永兴小学,参加他们那边的一个吟诵大会活动,第二天有两个朋友陪着我去看黄公望故居的时候,其中一位朋友问我:现在大陆社会中都是一个孩子,六个大人全力照顾这个孩子,这个孩子指挥我们六个大人,你还能谈“孝”吗?    我就问他说:你们很爱他对不对?他说当然,不然干吗全部集中在他身上。我再问他:你有没有想过:到青春期的时候如何让孩子觉得这个爱不是压力?青春期很自然是呈现自我的时候,即使父母再爱都想要摆脱,不然他自己长不大,如同要穿出自我成长的空间,不然他没有办法有成长。所以心理学上说这是一个万恩年,顶撞父母、发脾气、摆脱父母对自己的各种要求。    
    到了这个时候,你们能不能够自我调整?不让孩子有剧烈的反弹?第二,你希不希望你的孩子能意识到你们是爱他从而意识到爱?什么是意识?意识是一 种再认识,你能够让孩子们意识到这是爱吗?第三,你们希不希望孩子在将来因为你们的爱让他的生命成长,他真的是幸福极了,因为他拥有你们的爱,这位老师说 想,我说想就是“孝”的教育,中国的“孝”到了孔子时强调的是一个爱的认识,其实是情感教育。
    其实我想做父母的在批评中也有爱,你能不能让孩子们不误解,不过是因为一时的性急影响到你的语言,甚至于让他看到:哎呀,我的脾气怎么会这么坏,我爱你,可是忍不住我的脾气而骂你。他知道是因为成长中间有太多的挫折了,以至于我有一点点藏在心中的愤怒,能不能让孩子意识到我的妈妈跟我一样年轻美丽,有过年轻的岁月,只是她那个时代过程中却不像我获得这么充足的各种条件而有了今天,你可不可以让孩子们离开了做子女的立场回头因为了解爸爸妈妈,而对爸爸妈妈有更大的爱?

    真正的爱从尊重开始             
     我以前在中学教书,有一个孩子的母亲是一个寡母,再加上这个寡母的成长很辛苦,她的母亲是一个养母,所以被送去做佣人,然后做酒女,然后结婚,但是先生又早逝。所以孩子长大之后,所有的情感都在孩子身上,她每天顿一锅鸡汤给孩子吃,我们12点下课时她一定站在门口,下课了她就叫她的孩子来喝鸡汤,结果她的孩子冲出去逃走不敢出来,因为觉得丢脸极了。    
    “己之所欲,施之于人”是有限制的,在这样的情景下“不欲”什么意思,我不喜欢,我有自己的个性,我有自己的喜欢,我不要,当你有这个不要,有这个选择,退而想之,你能不能想到他会有他的不要,因此所有的爱是从尊重开始。你要喝茶还是矿泉水或者是咖啡?你要什么?以对方为主,所以真正的爱从尊重、从体贴、从关心到理解,这是爱的开始。    
    所以当我们真懂了这个之后,才能完成对人的爱,而惟有在爱中我们才知道如何的爱人。当我们真正懂了爱以后,无恶也,我们不会去做伤人的事情。在这个前提里,我们有了这份情感的教育.我们在社会上不会老跟人顶撞,甚至于喜欢打倒一切,来追求我们要的。所以作为一个真正的人,孔子提出真正的一个君子的人,一个真正有了爱醒觉的人,希望自己真正站起来就从爱开始,换句话说对待孩子的教育也同样如此。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