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点灯人教育资讯

【第七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第七届“亲近母语”学习记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5-09-14 14:34:15

摘要:[ 2011-4-17 22:13:00 | By: 二小陈宁 ]

      周末,我来到了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参加第七届“亲近母语”研讨会。这项活动在几年前就听说过,但这是我首次参加,不免好奇:“亲近母语”研讨会与平常的语文教研活动有什么不同?

      1、亲近母语重在推广阅读,让更多的人亲近母语。“点灯人讲述”就是在推广学生阅读、亲子阅读上做出成绩的各地代表的交流。之后蒋军晶老师上的《驯鹿之国》是和学生交流整本书。如何充分利用40分钟交流整本书?蒋老师给我们暗示:如让学生读5、6个句子,然后把这些句子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发现,结果,学生很容易地发现这是写声音的。这里,教师是在暗暗指导学生阅读方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去倾听大自然中的声音,学生说得非常好,如“我听到云朵飘浮的声音”、“我听到嫩芽生长的声音”……学生对自然细腻地倾听多好,这就是教师的魔力。

      2、小学上哲学课。周日上了两节哲学课——《说自由》、《牧人的故事》。前者是李老师上的,后者郭老师所教。《说自由》是单刀直入,聊“自由”;《牧人的故事》是借助故事来谈“话语权”。应该说,这两节课(尤其是第一节)不是语文课,但很有意思,增添了小学课堂的色彩。

      哲学课该怎么上,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对哲学都是迷雾一片的感觉。今天听了哲学课,发现我们的日常说教若从哲学的高度去带着孩子思考,不断有意思,而且教育的效果会更好。如《说自由》,老师先让孩子说自己希望得到的种种自由(太多太多),接着出示第44届联合国大会第25号决议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5条,学生一对照发现,自己没有这些自由,接着反思自己刚才所要的自由是“为所欲为”式的自由。接着听《骑士和马》的故事,听懂寓意,明白自由要有度。然后推荐《像自由一样美丽》,当一幅幅惨不忍睹的照片、画面出示时,学生隐隐觉察出另一种自由。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两种自由——去做的自由、免于的自由(这是哲学史上很晚发现的),看一段血腥的奥斯卡获奖影片片段,学生对“freedom is not ftee. ”进行思考。

      自由,我们班学生多次与我探讨的话题,言外之意是受学校和家长约束过多,他们课间追逐喊叫受约束,参不参加活动受约束,就连举手发言也受我的约束(我要求自觉举手发言,不要被动点名发言)。我们老师和家长只告诉孩子要做什么,并且以自己的理解向学生解释为什么这样要求。但毕竟肤浅。而哲学课《说自由》则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用世界的视角去思考两种自由。在这过程中,学生朦朦胧胧地感觉到“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这样简单,“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课堂上的解读)等等。这样上课多有意思,对于优秀学生来说,亲近母语,不仅是母语表层的文字,还要有母语的内涵,引导学生做些哲学思考,就有了思维深度和广度。

      为人师,多读书,多思考,在寻找快乐的教书(教育教学)之路上边行走边欣赏。

原文链接:http://221.226.37.98:818/u/1427/archives/2011/12913.html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