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首页资讯

蒲公英教育智库:郭初阳:不羁放纵爱自由的独立教师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5-09-24 17:42:14

      教材犹经,教参似典,奉为心中圭臬,不敢逾矩,墨守成规。许多老师其实明白教育革新的趋势早现,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育人目标已从工业时代跨入全球化,课程、教学、课堂、教材都该因应得宜。只是或性格固步自封,或思想患得患失,或方法不得恰当,犹自未能走出枷锁。

      2005年获得全国中小学“个性杯”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第一名,郭初阳在公立学校时,已被人称作“新生代教师”。在2008年创办“越读馆”,成为独立教师之后,获得了更广阔的自由,做着更纯粹的语文教育,提出语文课要“有趣、有料、有种”,出版了书籍《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

      郭初阳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敢于打破传统,甚至跳出体制甘当独立工匠。他为一线教师的革新探索了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一线教师向独立教师的跨界学习,因为差异或许更具创新的价值。


      为孩子寻找一个有韵律与节奏,清醒和乐观的世界——越读馆追求的方向,似乎带着一种使命,决不让孩子“饮着狂泉”长大。

      “离开学校,现在变得更加自由了。”郭初阳说,“我作为课程的产品规划师,自由的设计我想要的课程。课堂是纯粹的,课堂里来的孩子都是真想听,而我讲的课是我真想讲的课。”郭初阳的声音温文尔雅,声线带着一丝稚气,与我印象中的“新锐”教师有些不一样。好友蔡朝阳觉得,郭初阳骨子里就透着一股学者气质,精于研究却不空,总能把想法应用于实践,他是一名真正出色的“匠人”。

      在学校时,郭初阳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在课堂上和学生坦然地谈“性”,谈政治,谈死亡。有一次,郭老师给学生上了一堂以“梦”为主题的课。上课前一周,先让学生回家记录下自己做的梦,一周后,开始他的“解梦课”,以博尔赫斯的《双梦记》为文本。当记者问他小学生能从《双梦记》里读出什么时,郭初阳充满自信地说:“孩子们的理解力是超乎大人想象的——只要你不给出什么正确答案让他们去猜。比如今天孩子们总结出了三点:梦是会变成现实的;经历过磨难的人才有梦;人终究是会回到现实的。”

      之所以郭初阳的课堂新奇广泛,或源于他对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三个任何”理论的推崇:“任何学科的基本结构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

      这样天马行空的教学思想,不羁自由的率真性格,在离开学校后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先是与蔡朝阳、吕栋共同编辑了一本《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专门给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三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挑错,引起了各大报刊的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之后在越读馆里更是不断革新着课程与课堂。

创意阅读写作课

(1)剪刀作诗

《鬼》

大星星几乎消失

幽灵像一阵阴风从身边掠过

头顶上一阵猛禽扑翅的腥风

它们走了

东方的天空也已经发白

      这是一首光看文字似乎并不惊奇的诗,即使出自一位小学5年级的学生之手。有意思的是,这首诗并非写出来的,而是用剪刀和胶水把一本小说里的文字剪切、粘贴而成。

      这是郭初阳一堂创意阅读写作课上的内容。他认为,书就像一个水库,读书读得多了,情感和文字自然就要像泉水一样自动喷涌出来。而对于有些孩子而言,这种用剪刀作诗的特殊方式就像是给水库开了一个闸门,创作的灵感就会立马倾泻出来。他们只是需要一个适合自己的闸门而已。

      郭初阳本就好书,而且曾经说:“我喜欢一个城市的程度,与这个城市里面好书店的个数成正比。”正因为郭初阳的博览群书,所以,他的课堂才有那么有料、有趣。一学生曾撰文说,我很喜欢听他瞎扯,听他说这说那。

      他读书没有偏好,好书都能读;这点可以从他买书的方式上略知一二。据说他去南华书店淘便宜货的时候,计量单位是捆!

      一个从读书中获得巨大收获的先生,深知多读书的重要,要孩子自觉地多读书就先得启发他们读书的兴趣。

      第一步:选择一本好书一起分享

      《哈利·波特》为什么是七本?因为作者J·K·罗琳小时候曾经读过一个关于“纳尼亚王国”的故事,那套书总共有七本。让小朋友对阅读写作感兴趣,首先要他们读一本好书。这堂课上,郭初阳老师选取了《纳尼亚传奇》这部经典儿童文学著作的第一本《狮子、女巫和魔衣柜》,和同学们分享阅读。

      课程开始,郭老师通过几个小问题,帮助孩子们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与要素。同学们积极举手发言,他们对小主人公在纳尼亚的经历非常熟悉,回答问题时带着一股兴奋劲儿。郭老师表示,没有孩子不喜欢魔法,没有孩子不喜欢冒险的故事。好故事能让人手不释卷,给孩子一本好书是培养阅读兴趣最好的方式。

      第二步:分角色朗读重现故事情境

      和同学们一起梳理清楚故事情节后,郭老师邀请现场3位同学和他一起朗读第15章中的片段。郭老师念旁白,同学们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人物。

      这种表演式的朗读让书中的角色瞬间鲜活了许多。“快速进入文本有许多方式,大声朗读是之一。分角色朗读能够很好地重现书中的情景,让孩子进入到故事情节中。”郭老师认为,朗读能够增加孩子读书的兴趣,集中孩子的注意力。他还建议家长参与到孩子的阅读之中,比如与孩子合作分角色朗读,与孩子互动,一同喜欢上读书。

      第三步:用剪刀和胶水写诗

      最让同学们兴奋的环节就是创意写作“用剪刀作诗”了。朗读环节结束后,郭老师发了剪刀和胶水,让大家自由地在《纳尼亚传奇》第15章剪下任意的字或词,拼成一首诗。诗的主题可以与纳尼亚有关,也可以完全无关,自己喜欢就好。

      同学们都觉得很新奇,马上开始动手圈画裁剪。十几分钟的时间,大家就交上了自己的作品。

      现在的郭初阳,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充当一个“导演”,而不是明星老师,他认为,吸引人的课堂,就像吸引人的电影,导演比明星更重要,教师只是发布一些指令——Action、Cut,做适当的组织与推进,把问题的球抛来抛去,让它引起更多的振荡,让所有人都能够加入这个场,都被激活。这个时候就会有意想不到的东西出现。这样的“导演课堂”就是他所要追求的。

      曾有人说,人天生是爱学习的,也天生是敏感脆弱的,在他还没有足够坚强的时候,有的人却过早的把他爱学习的天性摧毁了。

(2)与文本对话

      语文教材不等于权威,可以质疑、可以对话。郭初阳说:好读者必定是一个对话者,这种方式适合各类书籍。

      对话一:愚公近90岁才想到移山你怎么看?

      (见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一般看法:《愚公移山》是励志经典,愚公即使已近九十高龄依然不畏艰险,敢想敢说敢做的坚韧品质值得学习。

      郭初阳看法:也许愚公上面之前有长辈,如太愚公,直到快90岁他才熬出头,有了发言权,终于可以移山了。大家还可以这样思考:愚公知道天帝会派两个大力士来帮他搬山吗?如果知道,那愚公的确不愚,他是在做一场行为艺术表演。

      孩子看法:

      愚公可能之前一直忍,忍到90岁忍无可忍了才想到搬山;

      愚公年轻的时候身强力壮,翻几座山没问题,年纪大了爬不动山了才想到移山;

      如果我是智叟我会反问愚公:你就没想到你会断子绝孙吗?(全场爆笑,郭初阳点评:比较恶毒,但很有道理,愚公就那么相信你家族的生殖能力吗?)

      对话二:《地震中的父与子》在侮辱我们的智力?

      (见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一般看法: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个在校孩子凭借着顽强的信念,带领同学们战胜了灾难,得到了父亲的救助。

      郭初阳看法:这篇课文开头第一句话几乎每隔两三年就要修订一下,2002年和2003年版本是“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事实上1989年洛杉矶没有发生地震。2004年改成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但事实是,1994年1月17日,洛杉矶的确发生地震了——然而地震的时间是当地时间凌晨4点31分,美国学生如此勤奋?凌晨就已经在学校了?2005年,课文又进行修订,变成了“有一年”……这样一篇捏造事实的课文,是在侮辱教师和家长的智力吗?

      对话三:《致女儿的信》为什么不敢涉及性和爱?

      (见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一般看法:涉及到性及爱情描写的内容不宜出现在语文教材中,即使原著中有也应该删节或修改。

      郭初阳看法: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是作者致女儿六封信里的第一封,若读者能有机会把六封信通读就会理解作者最本质的目的:防止女儿在理智的婚姻到来之前意外怀孕。遗憾的是课文选择的那篇除了童话故事外几乎别无所有,关于爱情的本质部分甚至还没来得及展开。

通过对话、批判性思考,学习做一个理性的读者。它能帮助下一代形成独立思考能力,了解获得教养的途径,认识真理而获得自由。

面向市场的课堂

      在学校里,某个学生也许不得不坐在教室里听着他根本没兴趣听的课,而某个老师正在进行着他交差式的教学。这是违背自由精神的,甚至可以说是在强迫吸食慢性的精神毒药。

      真正理想的课堂,是师生双方你情我愿的共同选择。学习也不是简单的以教师或学生为中心,而是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以伟大事物(道理、生命)为中心。郭初阳说,在越读馆,学生选择喜欢的课来听,老师选择符合要求的学生来听——那些不满于教育现状的,要做一个有趣的、有料的、有种的人。“我们是面向市场的课堂。”郭初阳对此无比自豪,“所以,我们经得起检验。”

      越读馆现在面对4至8年级的孩子,每个年级都有一套他们自己开发的教材。

      优秀的老师应该执教于一套尚未存在的教材——这套教材的每个文本都是好的。郭初阳认为老师应该自由的掌控课程,包括教学材料,而不是除了这套甚至连三流都不到的教材之外,再也教不出其他的文本。他开玩笑道:万一这套教材废掉了呢?万一这种考试模式哪天取消了,你还怎么混饭吃?

      在郭初阳的课堂里,通常会将同一主题的相关文章聚到一起,带着孩子们一起进行比较阅读,体会各种不同表达方式。他在讲“罗丹的雕塑艺术”课时,流程如下:自由交流,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展示交流,回答刚刚提出的问题——细致分析文本,比较不同的人对罗丹雕塑中人物的刻画——欣赏视频,增强对雕塑的感性认识,同时理解“要敢于表达与众不同的想法”——四人一组进行雕塑创意。

      课堂中没有“找不会的生字”,没有“有感情地朗读”,没有“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没有“开头、中意、结尾”的作文辅导;没有师道尊严的一板一眼。有的是“带着问题阅读”、有的是“比较阅读,综合分析”,有的是“个性化阐释与追问、点评”、有的是“边玩边作文”、有的是生动媒体展现,有的是老师与学生的平等、放松与自由。

      一学生家长在博客里感慨道:“慨叹这样的课堂,美妙如诗,难怪儿子才上了三节课就深深地爱上了。”

殷切的期望

      在郭初阳的心中,理想的语文课堂就像童年,又仿佛爱情。他曾借用龚定庵的诗句来表达:“不似怀人不似禅,梦回清泪一潸然。瓶花帖妥炉香定,觅我童心廿六年。”

      《说文解字》:语,论也。所谓语文,就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研习与谈论(口头或书面),让人获得教养,成为一个温和文雅的人。语文教会一个人说什么(关注世界也关注内心),也教会他怎么说(在不同场合使用得体的形式),自然也教会他尊重别人,安静地倾听。这是郭初阳对语文的理解,对此他一直没有改变过。

      “我很希望有一天,中国的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教育理想,为学生选择他们成长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像小说、诗集、电影、戏剧等等,让中国孩子的生命与创造力像花儿一样地自然盛开。”郭初阳说。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