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首页资讯

迦陵学舍落成,著名学者叶嘉莹定居南开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5-10-23 10:50:00

      2015年10月17日,迦陵学舍落成典礼在南开大学正式举行。至此叶嘉莹先生,这位91岁的古典诗词研究大家,著名学者,在海外漂泊半生后,正式定居于南开园。这也是继陈省身先生后,南开大学第二次为学术大家修建“学舍”。

      学舍以叶嘉莹先生的号定名为“迦陵学舍”,是一座四合院式的中式书院。“迦陵学舍”集教学、科研、藏书于一体,并开辟文史资料藏室,专门陈列叶嘉莹先生带回的大量宝贵文史资料,供研究者使用  。

(南开大学迦陵学舍)

      多年来,叶嘉莹先生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教育和传播方面投入了极大的心力,对古诗词吟诵教育的提倡更是身体力行,并强调诗词吟诵要从孩子抓起。2015年先生送给孩子及小学教师的吟诵专著《与古诗交朋友》、《古典诗歌吟诵九讲》,与叶先生亲作序言推荐的《我爱吟诵》出版,《中华读书报》、《燕赵都市报》等都曾做专访,和先生探讨中国诗教传统。 

“在心为志,表达出来就是诗。”

问:中国古代讲究“诗教”,请问您如何理解中国“诗教”的传统?

叶:《尚书》云:“诗言志。”《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繁体的“志”写做“誌”,左边是“言”,右边上面是“之”(意为到什么地方去),下面是“心”。按古人的理解,诗是表达“志之所之”,即呈现你心念、志意的活动。在心为志,表达出来就是诗。因此,中国的诗歌注重的是人内心的兴发感动。人对于宇宙、人生乃至万事万物要有一种关怀,学诗即可培养这样一种关怀和爱心。

 

(迦陵学舍揭幕,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女士前往先生寓所祝贺,与先生合影留念)

“所谓兴,就是兴发感动。所谓道,通‘导’,就是给小朋友一个正确的引导。”

问:您多年来提倡古典诗词吟诵,请问什么是吟诵,吟诵的方法是怎样的?

叶:《周礼·春官·宗伯》写道:“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讲的就是学诗的步骤。所谓兴,就是兴发感动。所谓道,通“导”,就是给小朋友一个正确的引导,要把这首诗真正的感发作用在哪里告诉他。什么叫讽?古人有注解,说讽是“不开读之”,也就是不打开书本地读,背诵的意思。什么叫诵?古人的注解是“以声节之”,也就是要有一个节拍和调子。什么是言和语?发端曰言,你说一句话引一句诗;答述曰语,我答一句话也引一句诗。《左传》里记载了很多这样的故事,特别在外交场合,用诗句来问答,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时代!

我看报纸上报道有人提倡读经,让小孩子背古书,可是不讲解,也不教他们认字。这样怎么可以!读书当从识字始。而且,教孩子读诗的话,你要告诉他诗人的兴发感动在什么地方。比如杜甫的《秋兴八首》,你要告诉他,杜甫是怎样一个人,他在怎样的历史环境中,他如何到了四川,到了巫峡、夔州,他过去有什么理想和抱负,他是如何准备回北方去,因为路上不平静,所以羁留在夔州,写下了《秋兴八首》,然后你再带他读“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这样,他才能对诗有理解,有感动,然后才是背诵、吟唱。如果一上来就是背诵,仅仅是背诵,还背的一串错字别字,有什么用! 

吟诵,让孩子掌握正确的古诗词学习方法,

《与古诗交朋友》、《古典诗歌吟诵九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 

“读诗,要注重平仄。”

问:古人有古音古调,比如《诗经》,可能他原来的发音和声调我们不了解,读起来都不押韵,不像唐诗宋词那样朗朗上口。这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处理?是一定要去了解它原来的读音和声调呢,还是可以有一定的妥协?

叶:这是可以有伸缩的。一般读诗,要注重平仄,平仄声一定要读对了。普通话里把很多入声字都念成了平声,这样就不合乎格律了。要尽量把它念到正确,把格律念对了。至于古音,像《诗经》和《离骚》,有人写过《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这样的著作,我们现在并不需要做那样的工作,因为如果按照古音来读,现在根本读不下去。我在加拿大UBC大学时,我们的系主任蒲立本专门研究中国古代的声韵,他教大家读《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严格读古音,大家都听不懂。我想平仄还是要讲究的,比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节”和“发”都要念入声,不能念错了。

 

《我爱吟诵》,国内第一部吟诵教材

主编:徐健顺、陈琴,顾问:周有光、叶嘉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

问:近年来,有的地方语文教科书减少了古典诗歌的数量,引起了批评,您怎么看?

叶:具体情况我不太了解,我不知道课本里选了哪些诗歌,又删去了哪些诗歌,所以无法具体地进行评论。我认为重点不在数量,而在于你选得好不好,是不是选了真正精华的作品,你选得再多,如果是糟粕的作品,也毫无意义。另外也在于你怎么教。还有,不要看低小孩子的智能,只让他背浅近的诗。你让他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这是骆宾王几岁时写的,算不上好诗。你就让他背杜甫的“玉露凋伤枫树林”,只要讲解明白,他一样会喜欢。

问:您如何看现代诗,以及西洋的诗歌传统?

叶:现代诗也有很灵巧的句子,像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现代诗有很多种,从胡适之的白话诗,到后来郭小川、贺敬之的朗诵诗,再到顾城、舒婷的朦胧诗,还有台湾的现代诗,不能一概而论。现代诗接受的影响其实主要是外国的传统。

      汉语的“诗歌”翻译成英文是poetry,其实poetry不是指我们这样的诗,而是指古希腊的epic(史诗)和drama(戏剧)。西方特别缺中国的词这样的作品。中国的诗还可以翻译,词很难翻译得好。中国早期的词都是写男女之情的,温飞卿、韦庄、冯延巳、李后主,都写爱情,外国人看不出有什么差别。其实温韦冯李,大晏欧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西方人很难体会这些,翻译出来都是“有一个美丽的女孩,我很喜欢”,其实,没有这么简单。

(《迦陵学舍题记》迦陵学舍落成,乃天时地利人和三才和谐之善果也。)

“我提倡‘弱德之美’。”

问:您觉得学习传统文化和古典诗词对您一生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叶:我想影响是太大了,特别是《论语》。《论语》有几句话,“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躬”就是说自己,说自己要求自己要厚,要求自己要重,对自己要苛求,“而薄责于人”,而责备别人要轻,“躬自厚而薄责”,它是厚责和薄责,厚责自己,薄责别人。《论语》里面有很多话都是非常好的。我可以说平生是受了《论语》很大的影响,所以我提倡“弱德之美”,就是说自己要谦虚,“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行事你觉得做得不通,人家不能接受,你要反身来要求你自己,看是不是我自己做得不好,所以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要求自己要严格,这是我从小一向受到的教育,所以我管这个品德叫“弱德之美”,我是取弱势的,不是像现在的年轻人觉得是要强势,我要夺取,争取,我要打倒别人,要不择手段地去取得一切。而我们小的时候就觉得弱德才是值得提倡的,而不是这种强暴的夺取观念,这个“弱德之美”我现在还给它有个英文的翻译,“the beauty of passive virtue”,passive是“退让的、谦退的”,virtue是“美德”。“the beauty of passive virtue”就是“弱德之美”,现在都以强者为德,不管是家里,夫妻吵架、朋友吵架,都是你要凶恶,我比你还要凶恶,都是自己以为要做一个强者才是好的,我小的时候学习的不是如此。“弱德之美”不是说你软弱就是美,是说你要坚强地持守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所以我是不向别人去争取什么,是我自己把我自己持守住了,无论是在多么艰难困苦之中,我都尽到了我的力量、尽到我的责任,也许你们不知道,我一生不是很顺利,所以我觉得我是弱德之美,但是我并不是一个弱者。

(叶嘉莹先生畅谈中国诗教)

(本文转自“点灯人教育”微信公众号)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