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首页资讯

中国教育报:老师,您会叫学生“宝贝儿”吗?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5-11-19 10:19:39

      老师,您一般是怎样称呼学生的呢?

      “我初中时的一位班主任教师李葆科。现在回想起来,他是我学海生涯中与学生关系最为融洽的一位老师。我记得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在称呼我们时,除了双字姓名的学生外,他无论课内课外,都只称呼我们的名,绝不称姓,即使称呼双字姓名,语气也饱含亲切关爱之情。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他叫我‘孝会’时那饱含感情的语气语调。”一位老师在文章中回忆起初中的老师仍然满含深情。

      但也有老师反映,现在学校里面老师对学生的称呼都变啦,有的管学生叫“宝贝”,有的管学生叫“亲”呢!

      不知道老师,您怎么称呼学生?

做老师,会“叫”学生很重要!

      班级有一个问题女生,平时不是逃课就是与男孩子打架,我曾多次找她谈话,但她很不配合,在我面前把头一低便只字不语。我还发现,她在作业本上写的名字与她入学登记时的名字不一样,找她询问多次都没有结果。后来,我从与她很要好的学生口中得知,作业本上写的是她过去的名字,她很喜欢过去的名字,却不适应家长给她改的新名,所以私下里,她让几个要好的同学都叫她过去的名字。

      了解之后,我再一次把她叫到办公室,面对依然低头不语的她,我亲切地叫出了那个她喜欢的名字,她听后先是一愣,然后脸上竟然露出了笑容……

      那一次的谈话很成功,我还答应她,除了考试和填表等情况外,她可以写自己的旧名,而且在平时,我也会称呼她过去的名字。从那以后,她不再是问题女生,性格也开朗了许多。

      这是一位老师讲述的真实故事,可见老师的称呼对学生有多么重要,甚至称得上是一门艺术。

      一个恰当的、令学生满意的称呼能推动我们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性格中的积极因子,能控制学生的情感表达,让我们的孩子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更不用说,这样的称呼还能成为我们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粘合剂”,让我们的感情更加深厚!

      所以,看看,一个小小的称呼,在我们教师行业中也是如此重要!

      所以也有老师对此进行了讨论,一位老师就在文中这样写:前一阵子,听到一个教师夸耀自己对学生的亲切友善。她说:我一直管我们班上的学生叫“宝贝儿”,哪怕学生犯错误,我也先叫一声“宝贝儿”,然后再批评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称呼的亲昵程度,有“与时俱进”的迹象。但是这样真的好吗?

      那么,老师我们在称呼学生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小编为您总结了一些,不知道您怎么看?

这些称呼不能用,有些玩笑开不得

“傻瓜”“傻蛋”“差生”,这些称呼太过分

      孩子处于身心和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其发展具有差异性,并且在同一个班级内,由于孩子的先天条件不同,家庭教育不同,所以呈现出来的状态也不一样,在同一个班级内经常出现有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快,有些对知识的掌握慢,这时教师往往会因自身情绪的影响,从而对知识掌握慢的学生叫出相对侮辱性的外号,如“傻瓜”“差生”“笨蛋”等,殊不知这些称呼会非常伤害学生。

“小胖子”,“小矮子”“小黑妞”,外貌协会要不得

针对某个人的生理或性格的缺陷而起的。如叫背有点弯的同学“驼背儿”、叫皮肤较黑的女同学“黑妞”、把脾气、动作比较慢的同学称“老肉”等等。这些绰号虽然把同学的相貌、性格特征描写得比较形象,但也同时揭示了他们的缺陷,很容易伤害同学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师生关系的恶化。

“借读生”“贫困生”,别把孩子“特殊化”

      小李从中学退学了,之所以退学,是因犯错后被老师当着众人面反复叫“借读生”。

      或许小李的行为有些过激,但老师对“借读生”们的忽略,的确会让孩子们心里很不舒服。在铁西区某重点高中的百度帖吧里,一个女孩子写下了自己的担忧:“我要来借读了,会不会受歧视?”在校生热情回帖,纷纷表示同学之间肯定不会,但也有同学指点说,千万别摊上某某老师,否则日子肯定不好过。

      某省重点高中班主任告诉记者:“借读生很容易被打入另类,老师之间谈论时经常忽略他们的名字,一律以‘借读生’代之。遇到教育局来检查,借读生还得离开校园,以免给学校惹麻烦。”

      所以,我们老师是不是也应该将这些孩子重视起来,不要再把他们淹没在“借读生”“贫困生”的名号之下啦!

解读:为啥这样的称呼千万不能用!

1.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

      侮辱性的称呼,毋庸置疑的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使学生对自己在心理上进行错误的定位,影响孩子今后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建立。

2.不利于孩子品德的发展

      孩子被伤害性称呼之后,会潜移默化的认为对别人起”侮辱性“的称呼是正确的,从而影响孩子称呼他人的方式,影响孩子今后为人处事,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3.容易造成孩子心理问题

      学生受不同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尤其是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比较冲动、敏感、脆弱,容易因受到他人的轻微不敬的言语和行为而产生强烈的反应,一方面对于外向冲动的孩子,可能就会采取叫同学绰号,或给老师起侮辱性绰号的方式来回击,从而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暴力极端的想法,另一方面,对于内向胆小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因心理脆弱敏感而产生自闭,抑郁的现象,从而造成不同的心理问题,影响孩子身心发展。

这些称呼引担忧,老师你们怎么看?

      随着青年老师“入驻”校园,校园里的称呼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它们或许有些“洋气”,抑或有些亲昵,还有的有些调皮。但这些亲近的称呼,却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担忧,不知道各位老师对此怎么看呢?您会这么叫学生吗?

“小美女”、“小帅哥”,心灵美跑到哪去了?

      如果教师对所有女孩都称呼为“小美女”,那么已经能够判断长相“美”或者“不美”的学生,会因此渐渐知道“美女”一词只不过是性别的代称,但同时可能感受到教师用词的不真诚、不严谨;如果教师只称呼容貌姣好的女生“小美女”,一方面伤害了得不到“小美女”称号的女生,另一方面,对长相漂亮的女生可能会有“因为长得好看就可以得到偏爱”的误导。

亲啊亲,就真的很亲吗?

      随着淘宝体“亲”的出现,一些时髦的教师也开始称呼学生为“亲”,甚至还把它写进期末的班主任评语或者任课教师寄语中。流行的,一定就是合适的吗?

      教师不是淘宝店的掌柜,学生也不是买家,“亲”这个称谓有时并不太得体;“小美女”、“小帅哥”这样的称呼,有时也会误导学生。有时我们在需要烘托教学气氛的时候需要用一些有趣的称呼,但要因人而定,因情况而定,才能使亲切的称呼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桥梁,并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和品德的塑造。

“宝贝儿”,怎么听起来娇滴滴?

      对于教师来说,我们经常会用“宝贝”等昵称来拉近我们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但是其实在不恰当的场合,或者对不同的学生,“宝贝儿”有时不但不能起到拉近和学生的关系作用,有时反而还会对关系造成疏远。比如,一个正处于青春期人高马大的高中男生,如果我们用“宝贝儿”去称呼他,反而会让他觉得不好意思,或者一位男老师用“宝贝儿”去称呼一名女学生,小编认为也是不恰当的。也有人认为,这一称呼是不是过于亲昵呢?会不会让孩子总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孩子呢?

称兄又道弟,说好的严肃呢?

      对于年轻的老师来说,在年龄上可能与高中,甚至初中的学生相差不多,这个时候,难免会有老师要与学生称兄道弟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但过于模糊地师生关系,第一不利于教师威信的树立,第二会使课堂气氛松散,从而不利于教学开展。

解读:为什么这些称呼有争议?!

1,对学生来说,会误导他们的对师生关系的准确定位

      过于亲昵的称呼,不但不能使学生在自信心上得到满足,还会误导学生对师生关系的准确定位,过于亲昵的称呼往往会使学生认为老师和他是平级的,从而认为自己不必去尊重老师。不利于学生尊师重道的品德形成。

2,对于老师来说,也不利于开展课程和组织教学

      亲昵的称呼在拉近师生关系的同时,也对教学工作和课程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隐患,过于松散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散漫的情绪,从而不利于教学和管理。

看看他们是怎么称呼孩子的?

称呼专长

      一名体育成绩突出的学生,我们可以称呼他“体坛新星”,短跑优秀的学生我们干脆叫他“小刘翔”,唱歌好的就叫他“歌唱家”,画画好的就叫“艺术家”……

      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在各方面取得好成绩,老师可以给有专长的学生以特定的称呼。

只称名不称姓

      “记得读初中的时候,有段时间我几乎天天缠着父母将我两个字的名字改成三个字。因为我发现凡是三个字的名字,别人叫起来大多将姓氏省去而只呼其名。就拿王明军来说吧,无论同学还是老师一般都是‘明军明军’地叫,既方便又透着亲切。可我呢,姓单名浩,只有两个字,哪怕是爸爸妈妈和最亲密的朋友也只好连名带姓地呼来喝去,听起来感受不到丝毫的亲切与关爱。”一位网友写道。

      可见,这种称呼可以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与安全感,因为在家中父母大多数都是这样称呼自己的孩子的,所以学生听到这种称呼会很舒服。举个例子,如名字叫“王春雨”,我们就可以称呼他“春雨”,如果名字叫“王雨”,我们就可以在他的名前加“小”,称呼他“小雨”。

给孩子一个好听、文雅的小别称

      这种绰号称呼首先要得到学生本人的认同和肯定,要不然,绰号就成了取笑人的外号,会戳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绰号最好是好听、文雅一些的,绝不能带有侮辱性的成分和字眼。比如在过去,带眼镜的同学总会被别人叫做“小四眼”,这就是一种不雅并带有侮辱性的绰号,而称呼他为“小学究”或“科学家”等等会让他感到自豪。绰号一般是在学生中间流传起来的,教师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为我所用。

尊重学生的意愿来称呼

      这是体现平等的师生关系,让老师能得到学生的充分信任并成为知心朋友的一种很好的办法。比如有一个学生,他不喜欢父母给自己起的名字,觉得没有明星感觉,于是,他为自己起了一个颇有明星感觉的名字,并频频在周记和作文中出现。作为老师,我们就绝不要抹杀他潜意识中的明星梦,而要尊重他的意愿,可以一边称呼着他的新“名字”,一边给予正确的引导,鼓励他只要现在努力学习、好好做人,以后一定会成为明星。

友善的语气是爱的真切体现

      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语气都应是严肃中带有温和的,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理解、关心和爱护。总之,恰当的称呼再配上合适的语气,会触动学生那幼小、纯真、脆弱而又敏感的心灵,能让学生能在快乐、自由的天空翱翔,所以,让我们从现在起,送给每一名学生一个崭新的称呼吧。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