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首页资讯

南方周末:戴志勇:【立言】教育革命,旧邦新命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5-12-14 16:51:40

      坊间流传这样一句颇有冲击力的话:“教育是中国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这并非愤青的调侃,在办学准入、学费、招生、课程设置、教材使用、人事安排、师资管理等几乎所有与教育直接相关的环节,都存在过度行政管制。中小学教师的评价,基本由行政部门操作。

      从常识出发,都知道要强调知、情、意兼顾的全人教育,但落到真实世界里,却依然是结结实实只看分数的应试教育。对这种教育现状,中央政府有很明确的认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宣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一种愿意面对问题的表态。

      2015年12月7日最新消息,“中期评估教师队伍建设专题评估报告”公布,已有22个省市在打破教师铁饭碗。通过注册与考核来打破教师的职业倦怠,尤其是清除个别害群之马,出发点是好的,但核心问题依然没变:谁来评价教师是否合格?这个权力在官僚手上还是在学生及其家长手上?用什么配套改革,来保证这种考核不会变成一场依然由行政力量主导的形式主义

      在2015年12月3日的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李克强重提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并重的教育观。前者关系国家正义,后者关系国族在地球上的竞争力。目前来说,教育起点公平主要靠政府良知,提升教育质量靠什么?

      答案只能是:真正的现代教育家。

      什么是真正的现代教育家?对人的发展有全盘了解,对教育过程有透彻认知,甚至对人类文明的现状与未来有清晰判断的人。不仅如此,他还需要有能力凝聚起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教育者,将大家的认知与判断,变成适合不同阶段学生的一门门具体而生动的课程,使他们的天命之性,在艺术、文学、数学、科学、医学、建筑工程、商业乃至体育等等各个领域,开花结果。 

      教育过程在生活、天地之间展开,激发学生的感受力、道德感、求知欲、终极意识、意志与行动力,这种尽人性的过程,也就是尽物性的过程。人与人、人与世界,在教育之道中彼此呈现,相互成就,在各个具体的学科分类中,才有可能出现真正杰出的人才。

      不把中国的教育改革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追问,面对“为什么出不了大师”的钱学森之问,就很难回到根源上去建地基。教育之为教育的真义,就会被闷裹在工具理性的层面,而不能着眼于人的自我实现。

      教育能“救国”、“强国”,恰恰是因为教育能最充分地释放人的天命之性,通过成就真正的人,在各个领域进行革新,而将社会与国家,带上新的境界。

      为世人称道的芬兰,在1960年代还是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为解决其发展困境,议会通过决议,将“举国之力投入公共教育”,创建好的教育制度让教育者充分发挥创意,激发学生自由生长的潜能,而造就了芬兰的发展奇迹,其国家竞争力水平在数十年间跻身全球前三。

      芬兰的教育革命,只是正在发生的全球教育革命的一个缩影。大规模的学校教育,培养拥有基本常识与工业技能的国民,这已经是只能适应工业化生产的传统教育体系。在个人创造力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基本驱动力的智能时代,各种从个人出发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正在世界各地诞生和扩展。

      由前哈佛校长、美国财长Larry Summers、前沃顿校长Patrick Harker等共同创办的密涅瓦大学,不设固定校园,实行“游读”制,四年读遍世界七大城市,该学校对翻转课堂进行周密设计,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将学习的自主权最大限度地归还给学生。没有围墙的学校,正成为现实。

      在中国,也有老师真做到了“引万物入课堂,以世界为教材”。他们启动学生对日常万物的感官,通过各个环节的“格物”,来引导小学生进入“天-地-人-物-思”的整体存在,将生活、艺术、文字学、科学、历史、文明比较在一门长达两个月的瓷器课程中融合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这种学习重构中,学生不再工具化地进行知识学习,而是利用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便利获得的资料,在各种活生生的学习场景中,发掘自己天命之性的各个维度,成就植根于个体生命的好奇心、行动力与道德心。

      文明冲突与以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等技术为核心要素的智能社会正在同时发生,中国面临的三千年未有之大转型,正在叠加新的维度。无论从个体生长,还是从国族竞争的角度,教给学生再多知识,都已不足为凭。

      中国的教育变革,需要站上风口浪尖,回应时代的基本挑战。

——————————————————————

本文原载《南方周末》2015年12月11日(第1659期)

作者:南方周末评论员 戴志勇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