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首页资讯

快乐吟诵

作者:  发表时间:2015-03-25 16:38:42

      与吟诵结缘,首先是因为学习传统文化,诵读经典。

      两年前,我做了全职妈妈,那时很强烈意识到孩子的教育,文化的传承比任何工作都重要,在看过一些全日制私塾后,当时我看到很多学堂八到十小时读经,而且要求孩子目不斜视,正襟危坐,大声齐读,最小型的私塾也有十多个孩子,而且给孩子们艺术的熏陶很有限,我潜意识中觉得哪里不对,但当时只找到一个原因,我很认同我们传统私塾的先生一对五六个学生或十个左右学生,现在的私塾面对的孩子太多,背离传统的因材施教,最后决定把女儿留在我们在乡村的竹林小屋中,每天我们一起学习。

      我们以诵读四书及大量阅读为主,学校功课及艺术为辅,两年中,我们与所有读经的孩子一样,用朗诵白话文的方式诵读四书及诗词,晚上带着几个体制内小学的孩子及她们的家长一起读经一小时。我很认同王财贵教授提出的“老实读经,大量读经”,女儿在家中基本保持三四个小时读经时间,虽然达不到大多读经班读经时间的标准,但还是按王教授所说读够遍数。我不是个习惯建立远大目标的人,并没有每年读完多少的计划,当初选择读经,因为觉得几千年来这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只是因为历史原因而断层导致人心的浮燥,我希望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能修养身心,为自己及孩子今后的人生扎好文化的根基。

      读了这两年,今年是我思考得最多的时候: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古人文章中出现的这种乐不是因为达到目的的快乐,那古人这种发自内心的读书之乐到底在哪儿,这种每天朗诵的方式或快读的方式只感觉到自己的气息不够,我从没往读书的方法上去想过。直到今年七月初,偶然一个机缘,一位一起读经孩子的家长与我提起陈琴老师博客,当时我上去看到陈琴老师提倡素读及她带孩子们吟诵的视频,我一下被打动了,原来古诗词还能这么表现,当天我一直顺着她博客的连接,不断的打开有关吟诵的网页,直到半夜两点多,我看到咱们吟诵学会在网上公布“吟诵中级班师资培训”,我看到其中课程安排,被吸引住了,如此丰富的教学,而且不仅仅是吟诵,所以吟诵背后的文化全都集中在一起:文学、音韵、古琴、昆曲、中、西方文学、诗词创作、声乐、教学法...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个学习班应该会解决我们学习古文中所遇到的问题。第二天我迫不及待地与学会的老师联系,得知能够报名,而且还能带孩子,我便决定去北京学习吟诵。

      我从初级班开始学习直到中级班结束,在学习的这四十二天时间中,我与女儿收获非常大,特别是女儿,一直跟在教室中听课,而且有关实践的学习学得比我还快,非常喜欢这种诵读古诗文的方式。对于孩子,收获最大的并不是会吟诵多少首诗文,而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们认真学习的态度及授课的学者们毫无保留的教学,会直接影响她今后的学习之路。一年前我接触过诗词创作,但对格律为什么要这样形成始终不明白,这一次终于明白,因为今人与古人在读诗文,用的是完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而导致了用白话文朗诵的方式去读古文,不但没办法做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而且对诗词的理解也是错误的。古人在读每一首诗每一篇文都是有音韵的,所以吟诗作赋到得意之处时,身体便情不自禁地随着节奏而摆动,每每在这种自得其乐中修养身心,而我们现在所有的读经孩子们在正襟危坐的规矩中压制自己的天性。

      在学到中级班的后期,我能够欣赏老先生们的传统吟诵调,这些才是吟诵的精华与魅力之所在,也让我明白了表演性质的吟诵与自得其乐的吟诵,普通话吟诵重要,各地方言吟诵更重要。因为吟诵是个口耳相传的声音文化,从前也没录音机,所以吟诵而临着断层而无法恢复的危机,这次回来,我与我的老师秦国伟先生聊起这次吟诵学习的内容时,才发现我的老师会粤语、客家话吟诵,我的师公张桂光及师伯便是分春馆最早一辈的创建人,而且也录制了VCD。但这些老先生们仅限于自己或自己朋友圈中自得其乐的吟诵,还没重视到应该教授给老师再让孩子们来传承,或者他们觉得这么读书很正常,但没意识到下一代用朗诵方式读古文是不正常的。所以为了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吟诵接受吟诵,必需先用动听的普通话吟诵来推广,再去了解传统吟诵。而到深入时,我们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吟诵方式。当西学统领我们的教育时,很感谢吟诵学会为我们打开了吟诵的这扇窗,用中国式读书法读古文,当我们按平上去入平低仄高等古文创作的规则吟诵时,才是真正的快乐读书的同时种下了解经的种子。

      这次来学习,我想学会了利于自己及身边的孩子们,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各位老师的无私付出及授课老师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及责任感深深的打动了我们,文化的传承属于每一个中国人,分享才能继承与发展,所以在得知惠州只有我一人参加过培训后,我更觉得自己有责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吟诵,学习吟诵,在这个浮华的世界中为自己为孩子找到如古人般清静的心灵。

原文出处:http://www.yinsong.org/bencandy.php?fid=41&id=735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