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首页资讯

中国教育报:童话大王郑渊洁:父母正在毁掉孩子的7件事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5-08-13 09:23:08

      父亲给予子女的都是最无私的爱,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龙成凤,但是就在这些无私的爱当中,却“潜伏”着儿童教育的杀手,杀伤力之大,简直可以分分钟毁掉孩子,小编可没有危言耸听,不信,听听童话大王郑渊洁是怎么说哒!

      郑渊洁不仅是位童话大王,而且也是一位少儿教育的专家呢。早在1988年发表的《郑渊洁与皮皮鲁对话录8》中就有下面这段《父母毁掉孩子的7大秘诀》,过了30年,郑渊洁提到的这些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改善。30年前的孩子现在已经升级为父母,当年这些毁掉你的问题还在继续摧毁着你的孩子吗?

      小编以为,今天这篇文章,80后父母,一定要认真看哦! 

1、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马虎,粗心,让家人为他受累……总之,没有行的地方。

      小编说:“我什么都不行,别人永远比我行”,类似这种语录应该是很多80、90甚至00后的共同记忆吧?小孩子总是最相信自己的爸爸妈妈的话,以至于多年后,这些话留下的自卑感依旧如影随形,不管这个孩子后来多优秀、多成功。

2、经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在父母的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永远最棒。这种话时常挂在嘴边:“看人家××,从不让父母操心!”这类话最具打击力和摧毁力,是毁孩子的王牌语录。

      小编说:很多人都会觉得,“别人家的啥”都比自己家的好,如果觉得别人家的饭菜比自己家的香倒也不打紧,如果总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就会深深得伤害到自己家的孩子。很多时候,“别人家的孩子”总会成为“自己家孩子”的噩梦。

3、把自己塑造成为家庭牺牲者的形象,这样会使孩子产生罪恶感。而一个有罪恶感的人往往采用自暴自弃的方法度过一生。比如,经常告诉孩子,自从有了他,你连电影也没看过,你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来了,有的家长也会经常对孩子说,如果因为照顾他,自己早就在事业上有大发展了。

      小编说:以上这些话,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充满内疚感,也许父母是希望孩子懂得感恩、知道孝顺、学会珍惜,但是小编认为这种方式并不可取,甚至适得其反。为什么不选择一种快乐、健康、积极的态度去教育孩子呢?!

4、经常迁怒于孩子。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归罪于孩子的过错,然后教训他,并制止他流眼泪。这样做会强烈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增强孩子的自卑感。

      小编说:人都是感情动物,总会有发脾气的时候。但是无论什么情况下,也不要拿自己的孩子撒气(小编善意提醒:也不能拿别人的哦),家庭是你自己的选择和责任,工作和生活的烦恼不要迁怒到孩子身上。

5、和孩子说话时口气决不和蔼,从来不使用商量的口吻,一定要使音量达到70分贝以上,一定要使用命令式的口吻。如果还能配合一些挖苦讽刺的汉语词组,则效果更佳,如“你真蠢”“没见过你这么傻的”“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东西”等等。

      小编说:在很多家长眼中,孩子似乎是自己的附属物品,他的所有权归你,所以可以呼来喝去、可以教训命令,这样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过度依赖家长、很难独立。为什么不把孩子当成平等的对象来看待呢,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6、孩子的一切要由你来决定,不给他一点儿自由,他的行踪你要密切注视。如果有日记,一定要设法查看;他如果有信件,一定要审查。这样做能造成他“是一个受人操纵的木偶”的感觉。一个“木偶”怎么会有前途呢?

      小编说:不尊重孩子的意愿,不懂得与他们平等交流,喜欢左右他们的人生——这是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经常干的“好事儿”。他们老是自以为比孩子经验丰富,一心想让孩子按照他们的想法去成长。可是如果他们自己不喜欢,这样长成的样子再怎么优秀,他们能幸福吗?

7、当众出孩子的丑。前6条都是在家庭里的“单练”。真正要彻底毁掉他,这第7条才是杀手锏。很多家长喜欢当着外人(或同学或亲友或邻居)贬损孩子,让他们无地自容。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样做能使一个人产生惧怕社会的心理,产生自惭形秽的念头。而一个惧怕社会和自惭形秽的人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

      小编说:“赞扬当众说,批评当面讲”——这是现代社交礼仪的必修课,可是面对自己的孩子,怎么就忘了呢?好像非要当众出孩子的丑才痛快,才能让他认错。殊不知,这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做到以上7条任何一点就基本上可以毁掉自己的孩子了。

      有网友表示:“我哪点都犯了!但是儿子确实太调皮,不听话,怎么办?说好话,讲道理,还有就是打,都不起作用。”的确,这些儿童教育的误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千千万万的中国家庭没有几个能幸免。小编认为,就算现在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怎么去科学、有爱地教育孩子,起码要知道哪些不能做——比如上面提到的7件事。

(本文选自“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