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首页资讯

点灯人教育:邱凤莲:教室里的“说书人”—— 一个语文教师的回归之旅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5-01-27 09:25:26

摘要:关于作者:邱凤莲,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副校长。

      “当人们用故事讲述过去,讲述现在,讲述未来,人们总是把火炉旁最好的位置留给说书人。”这是上世纪80年代末,童话剧《吉姆汉森的说书人》开头的一段旁白。 

      事实上,很久以来,在我的教室里,讲台旁也有一个最佳的位置,留给教室里的“说书人”,每天,在这里,给每个孩子讲述过去、现在和未来。

回归,始于童年的轴线 

      从小到大,我听了很多的语文课,别人又听了我很多的语文课。

      我小时候听过的语文课,留下印象的极少。唯一记得的竟是一位老师给我们讲《西游记》时的样子和神态。而我的作文簿上,每每被老师红笔圈划的词句,很多都来自每天中午收音机旁定时的守候。那时候,还没有电视,也没有可看的书籍,袁阔成、刘兰芳、王少堂……这些说书人带给我们的就是一天又一天的精神食粮。

      我在这种倾听中长大,成为一个语文教师。

      弗洛伊德认为,成年后的风筝无论飞得多远,也会沿着童年的轴线找到根源。我知道,属于我的那根童年的轴线在日复一日的倾听里,在一个个故事里。于是,我把故事带进教室,带进课堂。每天,在孩子们打开语文书前,必会有一个声音在说着一本书的故事,必会有一段时光,让我们共同沉浸。

      我常常就是那个“说书人”。 

      我只是想回到童年,回到和我一样的童年的心里。

故事!故事!——看得见的声音,看不见的世界

      孩子们渴盼故事!

      于是,每天10分钟,我让孩子们倾听故事。 

      不是一个一个独立的故事,而是一本大书里的一个个。就像说书人一样,每天只讲一段,我们也每天只读一段。

      从40分钟的语文课里割舍下的这10分钟,何其宝贵!我只让孩子们享受故事!

      将一本本无声的书本,用声音展现给孩子,是一种艺术。在这10分钟里,你会听见声音,你也会看见声音:当小姐姐克拉拉和小弟弟偷吃蛋糕,吃坏了肚子时,你看得见,那一朵一朵的笑意在孩子脸上弥漫;当狐狸一家被困三天,狐狸爸爸宁愿让一家人静静死去,也不愿冲出去让敌人捉住时,你也看得见孩子们脸上和心里的那份肃静;你看得见八戒偷吃人参果的滑稽,也看得见赵子龙单骑救主的英勇……孩子们的脸色、神情,教室里的氛围,都在声音的起伏里不断变幻着。

伴随着这声音的,还有一个我们共同经历的世界。那个世界就像《哈利·波特》里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我们看不见,可是它一直在,在书里,在声音里,在孩子们的心里。

这10分钟,我们可以一脚踏进这个世界,和故事里的人一起,感受那里的一切。耳朵醒着,心也醒着。

      “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说书人和听书人共同经历的,此刻,教室里的我们也一起经历着。

      不要问这样的经历对孩子有何意义,我们能在故事里看见孩子,能在孩子心里看见故事,就是最大的意义!事实上,几乎每个孩子都是故事的热爱者。儿童的思维是故事性思维已经成为心理学公论。美国心理学家苏珊说,“我们所说的故事,和我们所听到的故事,会决定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故事中提供的情感要素、语言要素、思想要素会给孩子各种各样的滋养,从而帮助他们认识世界,融入文化,发现并建构自我。

      而一个个长篇故事,对于孩子来说还有着更为独特的意义。这不仅因为长篇作品情节曲折,容易吸引孩子,还因为它能够比较全面地展示作者的写作风格和人生态度。长篇作品通过自身宏伟的架构和整体设计展现给孩子的其实是一个宏大的世界,这个世界孩子们也许一下子看不明白,但是,他们却能够在倾听中轻松感受,并愿意在那个世界里作短暂或者长久的停留。

      有故事就好!有长长的故事更好!——这是孩子的简单要求。那么,这应该也可以变成对教师的简单要求。

期待是一束光——且听下回分解

      “听醒木一声收,故事里她还在等候……”书场上,且听下回,是一种节奏,是一种艺术,那种艺术能将所有听书者的心聚在小小的书场里,日复一日。讲台上没有醒木,“说书人”也没有合扇说从头,但是故事里的“他”和教室里的他们都在等候,等候我们10分钟的相遇。

      期待是一束光,它能不经意地照亮很多我们看不见、触不到的地方。

      每天一段故事的好处就在于,能激起孩子满满的阅读期待。这样的期待带来的不仅是倾听的兴趣和热情,还有很多附带的收获:

      比如语言的积淀。每天读故事的时候,孩子们手里都有一本书,有时同桌两人合用一本。故事里那些半生不熟的词汇,似懂非懂的句子,借助听觉和视觉的共同作用,在连续的情节里,被消解,被认同,被吸纳。由于一本书叙述风格的相对统一,孩子们甚至会模仿作者的口吻或者故事里人物的口吻来说话、玩笑。而模仿正是创作的开始。(不用担心孩子们提前看下面的故事,实际上,尽管有的孩子已经知道下面的情节,他仍然乐于和大家一起共听故事,享受共同经历的快乐。)

      比如思维的拓展。10分钟的故事,中间或者结束会有一两个探讨的话题。时间很短,故事能给的绝不多说。这一两个话题,往往能激发孩子的思考。还记得读《鼹鼠的月亮河》,孩子们一直被米加的光环吸引着。直到读到乌鸦黑炭为了拯救族群不惜牺牲自己,咕哩咕把铁嘴老鹰变成了小鸡,一下子,孩子们对这两个配角的兴趣浓厚起来。趁着大家意兴正浓,我抓住黑炭的一句话,询问大家如何对待变成小鸡的铁嘴。一个孩子说,不同意黑炭的意见,应该好好惩罚铁嘴小鸡,否则它变回老鹰时还会欺负大家。于是,追问他准备怎样惩罚这只小鸡呢?他想了好一会儿,最终说,还是教育教育它吧,惩罚它太可怜了!另一些孩子则发表意见,认为不能再欺负小鸡了,只有关心它才会改变它,让它懂得爱!孩子们的发言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探讨,需要孩子们将人物放在作品大背景下考虑,还需将故事前后联系,无疑拓展了孩子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比如审美的熏陶。

      比如精神的滋养。等等。

      对教师来说,带给孩子一节毫无新意、毫无期待的课,是对自己、对孩子的双重惩罚。这样的课上,你会看见孩子眼里的无所谓,甚至是沉默的抵抗。 

      有时候,孩子听不进我们的教学,不是因为难懂,而是因为无味。无味的教学,就像无味的饭菜,再好胃口的人,也不愿品尝。

      如果每一节课,都能上成“说书人”的“请听下回分解”,那么你的心里一定是满满的亮光、满满的喜悦。因为期待这束光,照亮的不仅是孩子,还有你自己!

我们都是“听书人”,我们都是“说书人”

      一开始,教室里的“说书人”就是我一个。

      我希望孩子们都是快乐的“听书人”。

      直到有一天,因为胃绞痛,临时让一个孩子读故事。那孩子是个小北京,语感不错,声音又响亮。让我惊讶的是,一个故事读下来,她居然只读错一处,还有一处不认识(“挪动”的“挪”),其余都顺溜得很。这是远远超出她原先的读书水平的。要知道她才三年级,原先读一篇生课文都有些吃力,何况这么长的故事?

      惊喜之余,深感整本书的班级“共听”让她很有长进。更让我激动不已的是,孩子们看到她受到表扬,非常踊跃地申请要为大家读书。我于是开始“奢望”这10分钟不仅是大部分孩子的享受时间,也是一部分孩子的历练时间。

      于是,每学期两本书籍的选择更加慎重,不仅适合听,也要适合“读”。内容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艰深。好在,有的是好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从《小猪唏哩呼噜》,到《绿野仙踪》,从《火鞋风鞋》,到《夏洛的网》,从《三国演义》,到《小王子》……故事从未间断,故事外的故事也从未间断。

      教室里的“说书人”不再是我一个,而是一个接着一个。每天,除了讲台上的一个,其余都是听书的。而听书的,明天也许就是接着给大家“说书”的那一位。申请朗读的孩子很多,得首先选择语感好的,并要求他们精心准备,否则,这10分钟会变成可怕的煎熬。

      每个小小“说书人”为了一次难得的登台机会,会在家一遍遍演练。这不仅促进了孩子朗读能力和整体语感的提升,也让他们经历了一个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过程。

      曾经担心孩子的朗读不够精彩,结果却发现同伴的朗读让孩子们觉得特别亲切。因为年龄的接近,心灵的相通,他们常常是“说者有意”,“听者有心”。会心处,回头再看看我,不觉莞尔。那一刹间,我知道,我不仅是一个“说书人”,也不仅是一个“听书人”。在“教室”这个特殊的“书场”里,教师的意义在于,让每个孩子的心灵在故事里获得释放和成长。

  注:本文转自亲近母语点灯人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qjmyddr)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