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首页资讯

点灯人教育:邱凤莲:讲述者的角度和声音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5-03-05 17:06:37

摘要:关于作者: 邱凤莲: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亲近母语课题组核心成员,著有《大声读给孩子听》。

      自有语言以来,讲述就开始了。人类似乎有叙事的本能。而与之相应的另一个事实是:几乎每个孩子都是故事的热爱者。儿童的思维是故事性思维,这已经成为心理学公论。美国心理学家苏珊说,“我们所说的故事,和我们所听到的故事,会决定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故事讲述中提供的情感要素、语言要素、思想要素会给孩子各种各样的滋养,从而帮助他们认识世界,融入文化,发现并建构自我。

      但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一次面向孩子的讲述却并不那么简单。作为一种口头文学,讲述与读故事相比,不再停留于文本语言的语音再现,而需要讲述者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向倾听者转述故事的过程中,讲述者的角色可能会产生变化,同时会自觉地将自己的情感、思想通过讲述转达给倾听者。这就要求讲述者在讲述时选择合适的讲述角度和讲述方式。如何更好地把一个文本讲述给孩子,我们需要关注并探寻三个主要问题:

一、作者在哪里?——关注文本的叙述角度与主题

      对作者的追寻,是对文本叙述视角和根本意义的探寻。所谓“叙事视角”,指的是作者安排故事内容的角度,也就是“谁”站在什么“位置”来讲故事的问题。我们知道文本叙述者并不等同于作者。作者存在于现实社会中,而叙述者是虚拟的。他可能是作者思想的代言人,也可能是一个与作者没有任何相似性的人。叙述者有时被作者设置成文本中的一个角色,有时是置身在故事之外的旁观者。叙事视角的确定并不仅仅是为了故事叙述的方便,更重要的,它还体现着作者希望读者看到什么,取得何种效果的主观意图。

      叙事视角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方式。一般来说,可分为三类:

1.全知视角(叙述者>人物)

      所谓“全知视角”是指叙述者无处不在、无所不知,站在高于故事中任何一个人物的角度俯瞰全局,有权说出书中任何一个人物都不知道的秘密。比如绘本《铁丝网上的小花》的后半部分,叙述者知道布兰奇怎么死去的,而书中的其他任何人都不知道。

2.限制视角(叙述者=人物)

      “限制视角”是指充当叙述者的是作品中的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对自己来说是全知的,对别的人物来说就是限制的。作者仿佛坐在这个人物的大脑里,观察其他的人物和事件。因此角色不知道的,叙述者也无权知道。叙述者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轮流叙述。

3.纯客观视角(叙述者<人物)

      “纯客观视角”是指纯客观地展示故事,所有人物的内心活动,作者都不作交待和评论,读者看到的只是读者能“看”到的人物的“表演”:人物的行为、语言等。比如绘本《约瑟夫有件旧外套》,除了最后一个跨页有着类似于评论的文字,前面几乎都是纯客观叙述:“约瑟夫有件旧外套,已经很破旧了。于是约瑟夫把外套改成夹克……”叙述者好像面无表情,从没有赞扬约瑟夫的聪明能干。这种不露声色地叙述就是为了纯客观地让读者看到故事。

      叙述视点是作者置于文本的心灵投影方式,从中我们可以感知立在故事背后的作者,感知他看待故事和故事中人物的眼光和态度。不论是热烈的称扬、辛辣的嘲讽、还是深刻的悲悯,作品意旨的表达与叙述视点的选择密切相关。考察文本的叙述视点及其意义,对于我们选择合适的角度来讲述故事,并更好地传达作品意旨有很大助益。

二、“你”在哪里?——关注讲述对象的认知与感受

      成功的讲述者不会忘了他讲述的对象。教师的讲述是面对孩子的,从这一倾听者的认知和感受出发,我们在讲述中应注意这样几点:

1.选择合适的切入点。

      合适的切入点可以有效激发孩子倾听的愿望。即使是同一本书,面对不同阅读程度的孩子,也可选择不同的切入点。比如讲述《一百条裙子》,我们可从题目切入:你们见过谁拥有一百条裙子?有个女孩说她有一百条裙子,你相信吗?也可从人物切入: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她经常穿一件褪了色的、晾得走了形的蓝裙子,安静地坐在教室里最脏最闹的角落。这个奇怪的孩子有着一个奇怪的名字……如果面对年龄略小的孩子,前一种切入方式可能更合适。

2.设置合适的讲述场境。

      合适的场境除了用语言去建构,也需要选择合适的讲述时间(请不要在课间十分钟给孩子讲故事),安排好讲述者与倾听者的位置等。最佳的位置是让每个孩子都能看见你、听见你,感觉离你很近,离书很近。即使位置不能够随便调动,我们也可以用声音、眼光缩短和孩子的距离。

3.注意与孩子情感的交流。

      讲述是教学的一部分,不能变成讲述者的自说自话。讲述中虽不能时时停下来照应孩子,但是目光的交流、态势语的运用都应是讲述者的基本功。

4.运用“浅语”的艺术。

      面向孩子的讲述,使用“浅语”尤其重要。“浅语”不是俗气的大白话,应有“听觉意义”。虽然平常,但绝不平淡。

三、“我”在哪里?——关注讲述的角度和声音

      作为讲述者的“我”,既不等同于叙述者,更不能等同于作者。讲述者需要以“我”的参与,在讲述过程中对故事进行重构。这样的重构极富挑战性。优秀的讲述者会让倾听者很快进入故事,并看到他独立阅读时不能看见的东西。拙劣的讲述者却可能把一个好故事讲得令人反胃。如何在讲述中为“我”的声音准确定位,需要讲述者关注这样几个问题:

1.角度的选择

      讲述的角度不一定和文本叙述的角度一致,我们可根据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讲述角度,也可在讲述过程中进行角度的转换。以绘本《铁丝网上的小花》为例,可以完全按照文本的叙述角度进行讲述,从开始罗斯的限制视角,转换为后来旁观者的全知视角;也可以一开始就选择全知视角:有一个小姑娘名叫罗斯·布兰奇,她住在德国的一个小镇上……当然,随着现代文学叙事方式的革新与突破,讲述也有视角越界的现象。那就是说,我们也可全部以罗斯的限制视角讲述,尽管后来她已经死亡,仍可以越界讲述:“随着那一声枪声,我倒下了。母亲一直等我回家,等了很久……”

2.内容的剪裁

      讲述需要根据时间和讲述目标对内容进行剪裁,但必须凸显文本自身的精华。比如讲述《夏洛的网》这个长长的故事,我们可较为详细地讲述夏洛第一次织“王牌猪”这几个字的经过,后面几次则可简略带过。

      除了删减,我们也可在讲述时,把有独特感受的细节放大。这也是讲述与读故事的区别。比如《铁丝网上的小花》,第一页画面上卡车头从框外开进,预示着战争闯进了人们平静的生活。讲述时,我们可以提醒孩子注意类似细节。 

3.风格的把握

      审美是文学存在的本质之一。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审美倾向、文学风格。要让孩子在倾听中接受文学的、审美的熏陶,需要讲述者对文本风格的准确把握。全国讲述大赛特等奖《鸭子骑车记》和《海的女儿》的讲述,就分别体现了不一样的风格:一个泼辣、欢喜,充满喜剧意味;一个安静、美好,充满悲剧意味。两种不同风格的讲述源于两部作品风格的迥异。

4.“我”的声音

      关于讲述,梅子涵教授说过:“只有喜欢,只有天真不够,还要有阅读和理解。还要有感情、思想、哲学。”讲述中,有时讲述者的声音巧妙地与文本声音融合在一起,以契合文本的叙述方式延伸、拓展故事内涵,听者甚至没有发觉;有时讲述者的声音又跳出文本,将自己独特的看法凸现出来。有的讲述是“情感派”、“表演派”的,以文本再现和角色模仿为主;有的讲述是“思想型”、“文学型”的,融入了讲述者的理解和评述。但是无论哪一种方式,无论哪一种表达,需要的都是讲述者的“感情、思想、哲学”。因此,对于一个讲述者来说,不读书不行,光读文学,也远远不够。要发出独具个性的声音,需要讲述者广阔的视界和深度的思考。

      总之,最好的讲述一定不是技术型、功利型的。在各种规范和技巧之上,讲述中融于无形的情感、理解和思考会生成语言的气脉和神韵,让讲述的声音更具美的力量。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