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首页资讯

中国教育报:徐健顺:吟诵——中国式读书法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5-03-25 18:15:38

摘要:“母语的声音”是日前在南京举办的2013儿童母语教育论坛的主题。论坛旨在对如何回归儿童的母语教育、儿童本位的母语课堂如何构建等问题进行探讨,寻求母语声音的教育意义以及母语教育的文化意义。本期我们特约论坛主讲人徐健顺、薛瑞萍两位老师,从研究与实践层面解读吟诵的内涵、诵读的力量。

     我每天上班,都要经过一所学校,经常听到里面传出孩子们齐声朗读的声音: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我想所有的中国人都熟悉这种声音,这就是我们读书的声音。但是,您有没有想过:这种一字一顿的读法,源自何处?

    1920年,北洋政府下令小学课本使用白话文,这是白话文教育之始。但是关于白话文应如何读,当时并未形成统一意见。于是,模仿欧洲重音语言诵读方式的“朗诵”逐渐兴起,直至今日的规模。白话文朗诵是对的,但是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古诗文的诵读中,不是很荒谬吗?

    那么,自古以来,我们汉语的诗词文赋,是怎样诵读的呢?

    自古读书皆吟诵。百年以前,亦即辛亥革命那年,没有一个中国人会朗诵。朗诵是90年前从欧洲传进来的。由此上溯三千年,所有的中国人都是吟诵着读书的。

    吟诵不仅仅是诵读方式,它是中国式读书法,是一个上下贯通的文化传承体系。

    吟诵是汉诗文的主要创作方式

    中国人从屈原开始“作诗”,“作诗”的主要方式是“先吟后录”,鲁迅诗云“吟罢低眉无写处”,说得非常清楚。创作方式不同,作品的意义呈现方式就不同。“吟”是拖长腔的,“吟诵”的独特性几乎都来自于此,即“歌咏言”。在日常口语中,语音本身的意义不显著,然而一旦拖长,声音的意义就被放大了,它就承载了作品的部分意义。古代的文人都知道这点,所以创作诗文时会把一部分意义置于声音中。比如,最常见的,押韵就是主音和长音。单说长音,就是韵字拖得最长,实际上读古诗,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听那个韵!韵决定了诗歌的情绪、格调。“关关雎鸠”的意思,不是关啊关啊叫的雎鸠鸟,而是想让你听“iou”的声音,那是“君子”的心声,是他见到“窈窕淑女”时最强烈的感觉。

    关于吟诵的规则,我将其总结为“一本九法”。“一本”,就是吟诵的目的,是表达出作品的涵义,尤其是声韵涵义。“九法”,即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平长仄短、模进对称、文读语音、腔音唱法、入短韵长、虚字重长、平低仄高。创作时也是依此进行,所以一部分意义是用声音来表达的,声音的高低长短轻重缓急,都是有意义的。诵读的时候也就必须依法进行,才能还原声音的意义。阐释诗文,必从吟诵入手。

    因此,汉诗文的意义是由音义和字义两部分构成的。现在大家都只从字面上解释汉诗文,抛弃了音义部分,把诗文只当大白话,可惜可叹。

    吟诵是汉诗文的唯一诵读方式

    用何方式创作,就当用何方式诵读。读诗词不管平仄,读古文不管句读,只能是瞎子摸象。我们的古诗文,印出来,是一排排竖列的字,没有标点,但在每个文人眼中,哪个字长,哪个字短,哪个字高,哪个字低,哪个字急,哪个字缓,哪个字轻,哪个字重,都是清清楚楚的。那是有规定的,不可以乱念。

    以中古音为例,近体诗平长仄短,平低仄高,对称来读;古体诗上中下调,模进来读;古文讲究句读,句读即语法,外加入声促而虚字缓。如果能这样读,古诗文的涵义就自然呈现出来了,无需过多其他的讲解。所以,自古以来,我们的学校都使用吟诵的方式,并且也只是吟诵的,没有其他的诵读方式。

    吟诵包括有调子的吟咏和没调子的诵读。念不是吟诵,而是口语。一般刚拿到一篇诗文,先是念一遍,那不是诵读。唱也不是诵读,唱是重曲轻词的,与诵读的“志在达意”在本质上是相反的。那时候又没有朗诵,所以说,吟诵是汉诗文传统的、唯一的诵读方式。

    过去所谓“朗读”,就是大声吟诵,所谓“朗诵”,就是大声背诵,即吟诵着背书。为什么现在意义有所改变?因为1920年代,西方重音语言的诵读方式随着话剧和白话朗诵诗进入中国,他们使用表演的方式,需要大声才能让最后一排的人听到,所以他们把“朗诵”、“朗读”这两个带“朗”字的词拿走了,——所以我们今天被迫叫“吟诵”。我们本来应该叫“诵读”的,我们本来应该叫“读书”的。“中华经典诵读”就应该是“中华经典吟诵”。朗诵只能朗诵白话文。汉语古诗文,只能吟诵。有曲调地吟咏,或者没有曲调地诵读。诵读与朗诵是不一样的。朗诵是不管声韵的,诵读是按照创作时的样子,按照汉语的声韵来读的,所以能读出诗文相对完整的涵义。

    吟诵是古代教育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现在到处复兴国学,诵读经典,但是没有人去了解古代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几千年来,我们培育了那么多托起灿烂古代文明的人才,他们都是如何教育出来的?古代的老师是怎么教学的?

    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吟诵。

    吟诵教学法,就是老师带着学生吟诵几遍,外加少量讲解。这种方法,在今天看起来有点匪夷所思,好像老师太不负责任了,其实却是极聪明、极负责、极深刻的教学法。

    先说识字,这是童蒙教育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吟诵是怎样做到的呢?吟诵就是把每个字的声母、韵母、声调都发得很准确,而且拖长,让孩子听得很清楚,并且互相组合,编成了一首歌。吟诵是绝不倒字的,所以它是用于正音识字的。古代的时候,《千字文》就是一首歌,唱一遍,十几分钟。每个字的字音都是准确的。当然,那是古代的文读系统的读音。今天,我们可以改成普通话的文读读音。

    有了吟诵这个工具,古代的识字教学就变得很容易。古代儿童一般是三四岁开蒙,六七岁进学馆,这时他的识字量一般在三四千字左右,即他已经具备了自由阅读的能力。他可以看任何他想看的书,所以他自小就亲近文化、热爱学习。现在的教育体系下,12岁小学毕业时,按规定识字量才1700个汉字,还不能自由阅读。孩子对文化的亲近感、学习的能力都会弱很多。

    现在的情况是如何形成的?因为我们用的是西方教育体系。西方教育有它的优点,但不是什么都适合中国。用西方方法教汉语文,尤其是不适宜的。西方是重音语音,文字是拼音文字,如果不会拼,就等于没学会这个字。而我们的汉字是图画,孩子就是当作图画认的,会发音,懂意义,就是第一步了。写字则一般六七岁之后才开始,而且为适合儿童的学习特点,使用粗笔写大字。现在是初学时就用细笔写小字,不写会就不教新生字,实在让人心痛。

    有人说让儿童过早识字是拔苗助长,我觉得那是西方人的经验。西方的文字逻辑性强,识字多用理性,所以不该过早识字。汉字是图画文字,识字多用感性,不在儿童期识字,才是违背天性呢。

    吟诵的功能不止于此。看起来是老师简简单单吟诵几遍,就结束了课程,实际上,老师是把他对这篇诗文的理解,化成了声音的长短、轻重、高低、缓急,浓缩在一首歌里,教给了孩子。孩子什么也不懂,就是爱唱歌,于是就记下来。随着慢慢长大,每次读这篇诗文,都是这样的,他就会慢慢体会其中的涵义——为什么这个字长,那个字短?原来是那个意思啊!

    现在的国学教育,经常提倡小时多背,长大理解。趁着小时候记忆力好,多背,长大了理解力好,再理解。这种说法是不错的,我也赞成,但是并不完善。小时候背过,长大了不一定理解。古代是在小时候背诵时就埋下了理解的种子。埋的方法,就是吟诵。它就像是一套编码,在孩子不懂的时候当成歌一股脑儿教给他,等他有了理解能力,再慢慢自己解开。

    我们现在的背诵量,可能连古人的万分之一都不及,就这么点背诵,还背得很痛苦,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死记硬背的。在古代,一个儿童在老师教完以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也会开始背诵。那种背诵,是想唱得比老师好听,比老师舒服,所以是在琢磨的。那是自觉的背诵,而且还是审美的、快乐的,当然记得快、记得牢啦。吟诵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反复吟诵,直至满意,就是在反复琢磨,情通作者,直到自己觉得已彻底理解为止。你读李白的诗,你就是李白,你读苏轼的词,你就是苏轼。背诵和理解、审美、创造、快乐、想象一起进行,是一个自觉的行为,所以古人的背诵量如此之大,而又如此之好。

    致力于带领学生“日有所诵“的薛瑞萍老师说过一句于我心有戚戚焉的话:“吟诵的价值在哪里?吟诵的力量在于什么?就在于它是真的!”

    吟诵是每个汉语母语者的本能,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从娘胎里带来的本能!吟诵有其内部的规则,但至少可以开始吟诵,这是没有问题的。吟诵对汉语是母语的人来说,是天然的、自然的,所以吟诵对汉诗文才是必然的。当然,是否好听并不重要,因为吟诵的目的在于感人,感动自己,感动他人。

    由叶嘉莹、周有光先生担任顾问,亲近母语研究院组织国内著名的小学语文教师选定篇目,我与陈少松、戴学忱、程滨等吟诵家录制吟诵调,并撰写吟诵建议,作为我国第一套吟诵教材,《我爱吟诵》本乎儿童天性,达于健全人性,是中国教育之福,而又恰与吟诵传统相通。

    现在,传统吟诵只有极少的传承人在世,今天的我们,还有幸能听到赵元任、叶嘉莹、南怀瑾、赵朴初先生的吟诵。这是吟诵不灭的希望、中华文明复兴的福音。我不希望它成为文化遗产,我希望它能发扬光大,重新回到课堂,回归中国人的生活。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发起成立中华吟诵学会,致力于吟诵的抢救、整理和推广)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