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首页资讯

校长传媒: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竞争?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5-04-07 10:07:03

摘要:文/Camille S.Johnson 译/Johnson deng ,文章来源:译言网。

      新学年开始了,一系列的运动会也随之降临,我却在为如何教育我的孩子参加友谊赛而发愁。研究表明,竞争可能引起伤害,但要取缔所有竞争是不实际的。另外,身为大学教授,我当然清楚如果孩子们是成长在一个人人都是赢家、人人都能拿奖的世界里,那这个世界将会是个什么样子。为此,我们讨论的前提是竞争是必须的,那么孩子们能从竞争中学到些什么?

一、竞争的不同类型

      要一开始就掌握能从竞争中学到什么,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不是所有竞争情景都一样。我们倾向于将竞争情景视为竞争性的或合作性的,但事实上竞争情景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在同一时间人们可能既有竞争成分也有合作成分,而且还有可能在竞争与合作之间转换角色。因此,在教育孩子们如何参加友谊赛时,也许更多是要教育他们什么时候该表现出竞争行为,而不是教育他们如何去竞争。

(一)零和竞争情景

      有些情景本来就是零和情景。例如有的体育竞赛,赢家可能只有一方,而输家也必然只有一方。在这样情景之下就有可能体现出竞争的负面效应。例如,密歇根大学的斯蒂芬•加西亚(Stephen Garcia)研究表明,在赢家通吃的情景下人们更不可能表现出相互友好或彼此合作。甚至是一个人越接近排名榜单,这个人就可能表现出更大的竞争性和更不愿意合作的行为。因此,相比名次位列145位与146位,位列4位与5位时人们更不可能彼此合作。

(二)非零和竞争情景

      另外还有非零和竞争情景。例如课堂学习,人人都有可能获得成绩A,没有必要分出输家。在这样的情景下,负面效应就更不可能体现出来。此外,加西亚博士的研究表明,当人们都能取得正的分数(或积极的成绩)时,他们更有可能相互合作。还有一个重要提示是,在这样的情景下人们仍然有可能彼此攀比且表现出竞争性,但合作动机也许还是有效的。

(三)混合竞争情景

      最后一种是混合动机情景。在这样的情景下人们既可能表现出竞争动机,也可能表现出合作动机。例如在团体赛事中的单项运动如个人体操、高尔夫球或游泳。在这样的赛事中,团队的个体间为了拿到更高分而表现出彼此竞争的局势,但在整个团队上他们也是齐心协力的。在一个团队里,队友的成功对某个个体而言既有利也是威胁。

二、如何在竞争情景下习得技能

      每一种竞争情形不仅需要不同的应对技能,而且还可以教会孩子们不同的知识。在零和竞争情形下,父母也许需要重点培养孩子如何从失败中恢复过来,但也要培养孩子如何成为友好的赢家。

      当然,研究表明,赢家通吃的竞争情景可能会伤及个体自尊和表现,但现实生活往往就是这样,不可能所有人都是赢家。教育孩子,让他们知道失败是人生的一部分,表现出色是他们下次引以为借、自我提升的榜样,这样可以增强孩子们将来的顽强力。教育孩子如何成为友好的赢家还可以增强他们对他人的同情与尊重等的价值观。

      在每个人都有可能实现自身价值的竞争情景下,父母也许需要引导孩子去帮助他人。孩子们都可以凭自然竞争而且每个人都有份,这样的理念是孩子们很难理解的。相互合作可以是一种乐趣,应该为孩子们提供机会来体验这一点。此外,让孩子体验这样的情景——即组织整体成绩会受到其最差个体的约束,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领导力和鼓舞力。

      最后,混合动机情景是一种丰富的学习环境。经过反复研究表明,经常参加运动的孩子在他们今后的生涯中更有可能取得成功。因为团体性运动是一种复杂的情景,孩子在这样的情景中不仅可以领教更优秀的竞争对手的挑战,还可以得到更优秀的队友的鼓励。还有,竞争对手和队友可以是同一个人。学会如何通过团队荣誉来补偿个人自尊损失去驾驭这样的情景,可以培养孩子的课堂所需技能和未来的工作场所所需技能。孩子们要求超越自我、放眼未来,这样方可提升他们对人权与同情的认识。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