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首页资讯

中国教育报:冯建军:应试教育还在消磨孩子的个性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5-04-28 16:38:55

 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明确了2015年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 

  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实现教育公平,是当前基础教育转型的方向。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如何理解质量。对其理解不到位,很有可能会导致教育实践中的南辕北辙。 

  什么是质量?这不需要严格定义。但质量以什么来衡量却是个难题。我们常说,这个学校质量好,那个学校质量差,原因是这个学校的升学率比那个学校高,这个学校的考试成绩比那个学校好,这是唯升学率、唯分数的质量观。 

  在最近两次的PISA国际学生测评项目中,上海在阅读、数学、自然科学三个科目中都名列前茅,为中国基础教育赢得了高质量的美誉。显然,PISA的质量观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自豪地说,在基础知识和技能上,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有成效的,就连美国等发达国家也赶不上。但对于基础教育质量而言,有远比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质疑批评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和独立的人格、个性化的思想。 

  目前,人们对教育质量存在着许多不同认识,这反映了社会各个阶层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但站在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角度,中国的教育质量不能只看知识、技能,而是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人人成才负责。 

  与知识、技能相比,对独立人格和个性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而在这些方面,我们还没有把它们作为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功利的应试教育还在不断地消磨孩子的个性和独立人格。中国基础教育最大的成功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培养出很多有独立思想的人。 

  基础教育的质量中,最核心的应该是创新能力和独立人格。其中,创新能力包括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的个性。个性是独特的、有差别的,不可能统一。 

  什么是均衡?我们追求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教育质量的均衡,其实,就是两个地区教育质量的基本相同。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均衡只适合于知识,对于能力和人格而言,整齐划一的均衡观是不合适的。 

  提升教育质量就是要解决“上好学”的问题,对每个学生来说,什么是好教育,什么是好学校,应该是不同的。最好的教育是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唤醒自己,最终成为他自己,这才是基础教育的本真。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规划纲要》把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措施。资源对教育发展是必要的。但我们必须清楚的是,资源不是教育的根本,质量才是根本。而且资源与质量的关系不是完全的正相关。当资源达到一定标准后,再多的物资资源对于教育质量的提升不会有明显的作用。 

  教育均衡不能只停留在资源上。在政府提供基本办学条件的前提下,重心应该转向质量的提升,这必须依靠学校内涵发展,依靠教师学生,依靠教育教学。 

  好的教育就是尊重学生成长规律,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彰显学生的个性。建立在这种质量观上的基础教育均衡是差异的均衡。 

  在转型过程中,政府要做好两件事:第一,提供基本的办学条件,履行政府的基本责任,体现政府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第二,为学校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激发其内在的活力,促进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区域的教育均衡不是学校间的同质均衡,而是异质均衡。异质性的学校才能满足不同主体对教育的多元化需求,促进学生选择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这才是当下我们应该追求的新的教育质量。(冯建军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教育报》2015年4月21日第6版

当前文章标签: